陽武城外,晨霧沉沉,寒風如刀。
魏軍自官渡敗退後,於此修築新營,曹操親坐中軍大帳,麵色灰暗,帳外號角低鳴,猶如敗軍沉哀。陽武雖為重鎮,但地勢開闊,若敵軍來襲,防守難保。
荀彧進帳,低聲勸道:“主公,此處不可久守。陽武乃平原要地,易攻難守,敵若強襲,必破我軍。”
曹操緩緩轉身,望向遠處營門之外隱約可見的塵煙:“可退之地已無,若再不穩住陣腳,中原儘失。”
“可否依靠袁本初?”許褚插口道,“若與其暫合兵,或可穩守兗豫之地。”
“袁紹?”曹操冷笑,“昔年官渡,他袖手旁觀;今我困頓,焉能仰人鼻息?”
荀彧正欲勸言,賈詡卻緩步而入,道:“主公,此局未失。但須施以疑兵之計。”
“講。”曹操目光一凜。
賈詡揚起一幅兵圖,道:“呂布多詐,我軍可於陽武北側設空營,假裝棄城而退,再於後營設重伏。誘其精騎突入,四麵埋伏一擊破之。”
曹操凝視良久,道:“此計可行。但若呂布不動,又當如何?”
“主公可派細作潛入黎陽,散布我軍潰逃之言,擾其軍心。又可派兵假意投降,引其失策。”
與此同時,黎陽城中,瀾台軍帳。
呂布端坐營內,諸將列席。
“曹操已退至陽武,欲據守此地。汴水糧道已毀,其軍心疲弱。若我軍強攻,可一舉破之。”張遼挺身請戰。
諸葛亮卻微微搖頭,道:“不可輕進。曹操之謀,常藏刀於笑中。陽武雖敗,然地勢開闊,適設疑陣。”
龐統亦道:“若敵誘我入伏,反令我軍陷困。”
趙雲持槍而立,沉聲道:“願引三百輕騎探其虛實。”
呂布沉吟道:“允之。但謹記不入營、不圖功,查明敵意即回。”
趙雲領命而去。
三日後,趙雲於夜色之下潛至陽武東門,見敵營營帳稀疏、旌旗飄搖,似有潰逃之象,然營後卻隱有黑甲伏兵。
“果然布置反常。”趙雲退兵回報。
諸葛亮聽後輕歎一聲,道:“賈詡之計,不出我料。”
呂布起身:“既如此,我等亦施三策。”
“第一策,”諸葛亮道,“派小股精騎夜擾陽武西營,以焰火聲東擊西;”
“第二策,”龐統接道,“命人假裝叛軍,投誠敵營,實為臥底;”
“第三策,”呂布一錘定音,“我親率主力南下假攻陳留,使其以為我避戰,實則夜渡汴水,由榆林口直擊其後。”
計定。
是夜,瀾台軍小騎擾營。陽武西營突起火光,鼓聲震天,魏軍倉皇應戰,實則敵軍未至百人,僅擾而不攻。
曹操震怒,命李典、樂進出營追擊,未果,反為龐統伏兵所截。然幸而及時收兵,未遭重創。
次日,一小股叛兵來投,自稱受呂布壓迫,願為內應。曹操雖疑,仍命人收容觀察。
夜半,呂布則領兵悄然南下,繞行榆林口。
魏軍東營中,張合察覺汴水岸異動,急報中軍。
“敵有動向!”
曹操心驚,急遣夏侯惇率兵迎戰,未料遭遇呂布伏兵突襲,戰至五更,東營大亂。
呂布長戟破營,趙雲與張遼從側夾擊,三路合圍,魏軍連折兩營。
曹操緊急撤軍,棄陽武,退守許昌。
黎明時分,陽武營壘被瀾台大軍徹底接管,士卒登旗立寨。
呂布登高望遠,麵朝許昌方向:“此地既定,魏軍氣斷。”
諸葛亮拱手:“主公,宜穩紮穩打,勿貪功進逼。曹操未滅,中原未穩。”
龐統笑道:“北伐之機,已開一線。”
呂布點頭:“命軍整頓,三日後北出,攻宛,取中原之鑰。”
戰雲未歇,瀾台之勢,愈盛。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