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武失守之後,曹操大軍退至許昌,魏營大亂,士卒軍心惶惶,百姓亦驚恐不安。
曹操閉門不出,晝夜沉思於中軍大帳,帳外賈詡、荀彧、荀攸等人焦慮不安,卻皆不敢擾動。
直至第三日,曹操披甲而出,冷聲吩咐:“召諸將入議。”
魏營中,眾將環立,曹操環視一周,語聲森冷:“官渡一戰,我軍不敵,陽武失守,主將連敗,是誰之過?”
眾將麵露愧色,唯賈詡出列:“主公莫怒。今非將士無勇,而敵謀詭計多端。呂布手下諸葛亮、龐統、張遼、趙雲,皆不容小覷。若不緩則難整軍心。”
荀彧亦道:“此時用兵,非急進可勝,當解圍而圖長久之局。”
曹操緩緩頷首:“既然如此,我欲暫守許昌,修養兵鋒。”
荀攸上前一步,低聲道:“主公,或可激袁紹南動,以分呂布之勢。”
曹操一怔:“袁紹?”
“是。”荀攸眼神深邃,“袁氏雖雄據冀州,然其誌未死。今呂布勢大,若逼其無路,袁紹必動心南下。可遣使通之,以求共抗。”
賈詡冷笑:“袁氏心高氣傲,恐不願與我共謀。”
荀彧卻道:“不必實結,隻需假意求援,使其知南方可圖,激其先動。”
曹操目光轉冷,沉吟良久,道:“賈詡、荀攸,草書一封,送往鄴城。即日遣人送去。”
與此同時,冀州鄴城。
袁紹正於府中與沮授、郭圖、田豐商議。
自陽武失守消息傳來,鄴城震動。袁紹站在城樓之上,望著南方天際,心潮翻湧。
“呂布連破曹營,已至許昌之下。”郭圖言辭激烈,“此時不動,更待何時?主公若出兵,可趁勢吞並曹地。”
田豐卻搖頭:“曹操未必全敗,且呂布兵少地窄,正勢鼎盛,若主公貿然南下,恐落於其算。”
沮授沉聲道:“二公皆有理。但此戰之機不常有,若觀虎鬥之利至,則當審時度勢。”
正此時,軍士稟報:“曹操使者至,獻書一封。”
袁紹展開書信,隻見字跡遒勁,卻隱含懇求之意,大意言:“呂布狼子野心,誌吞中原,今兩方皆危,願與袁氏共抗。”
郭圖拍案而起:“曹操已窮途末路!若與其合,則失主導;不如直南出兵,先下許昌,呂布、曹操兩敗,冀州可坐收漁利。”
田豐道:“不可!南方未穩,若深陷其局,一旦被反擊,後悔莫及。”
袁紹眉頭緊鎖,低聲道:“呂布……曹操……若能兩敗,我便可定中原。”
他緩緩起身:“傳令下去,整備軍馬三萬,於清河、陽城一線南移,觀其變。”
沮授一驚:“主公欲動兵?”
“非戰。”袁紹語氣堅定,“但要讓呂布、曹操知——我袁氏之刀,仍懸於北地。”
黎陽。
呂布於中軍帳中召集諸葛亮、龐統、張遼、趙雲等人。
“曹操退守許昌,然未徹底崩潰。”諸葛亮展圖道:“今之局勢,實乃三家角力。然袁紹未明,乃最大變數。”
張遼捋須而語:“若袁紹南下,我軍當腹背受敵。”
龐統笑道:“此時不如以計對計,反設疑雲。”
諸葛亮點頭:“可令小股兵馬假作曹軍舊部,北上擾陽城,使袁氏疑其背盟;又遣使入冀州,假言欲與袁氏聯兵共破曹操,使其左右難定。”
呂布大笑:“好!曹操暗施借刀,我便以假敵擾其鋒。傳令下去,調赤羽軍五百,夜入冀北。”
夜半。
赤羽軍冒充魏軍殘部,襲擾冀州邊境,火燒陽城倉廩。鄴城震驚,袁紹怒召沮授:“此乃曹操之伎倆,竟敢反咬?”
而與此同時,呂布密使喬裝入冀州,暗訪郭圖之弟郭封,私議聯兵。
郭封見利心動,密上密報袁紹。袁紹頓感狐疑:“呂布亦欲與我和?”
“曹操信來求援,呂布暗使來聯……”
田豐默然:“這正是兩人之計,欲使主公左右難決。”
袁紹拍案:“愈如此,愈顯中原非我莫屬。”
他轉向使者:“回信呂布,若願共討曹賊,袁氏可出兵汴水。”
諸葛亮聞訊,緩緩笑起:“果然,袁紹入局矣。”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