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北之戰方歇,黎陽營中卻不見一絲輕鬆。龐統將沙丘之戰的殘圖鋪開,諸葛亮則凝神於陽武山地形圖上,神情如冰。
“曹操退守陽武東嶺,非避戰,實為固守之策。”諸葛亮低語道,“荀彧設陣、賈詡布疑,非正麵之戰,乃三道惑局。”
“哪三道?”趙雲站於案前,手扶銀槍,目光如炬。
“其一:正兵於陽武山前築陣,明為拒敵,實則守心。”諸葛亮手指山嶺東線,“此陣四麵設壕,堅壁而不出,欲我疲兵相逼。”
“其二:疑兵之陣。”龐統接道,“曹軍於南嶺草澤布旗成列,常夜間點燈紮營,虛實難辨,擾我耳目。”
“其三,則是袁紹。”諸葛亮一笑,“欲使袁軍疑我圖之,曹操便可坐觀其變,破我兩線。”
呂布聞言,冷哼一聲:“我便不信他敢如此分兵!吾親率五百夜襲斥候,踏他營前之氣。”
當夜三更,呂布親率白鬃赤羽,繞行至陽武前緣。夜風如刀,月隱雲中。曹軍哨騎尚在輪換,忽聞營側鼓聲一震,火光乍起。
“賊至!”
呂布戰甲映火,方天畫戟破風而至,一騎當千,衝陣如雷。
曹營守軍未及反應,已被撕出一條血路。呂布手起一戟,挑翻兩將,馬下箭陣亂響,鐵蹄踏碎營障。後方趙雲與三百突騎合圍,白羽銀槍直穿斥候主營,殺聲震天。
然火光之中,呂布忽見一片草帳空懸,兵器雖陳,然甲衣皆假,竟是一座空營。
“中計!”
雲中鼓響變急,左右丘中火把升起,伏兵蜂擁而至。賈詡於高丘指揮:“閉營,放火!”
伏兵以油灌草,烈焰騰空,火圍成陣。呂布勒馬於煙火之中,回望趙雲方向,突圍道僅剩一線。
“破東隅!”呂布大喝,猛催白鬃,躍馬破帳,一戟開路而出。
趙雲率軍接應,二人交錯而行,如流星墜野,終殺出重圍。然突騎三百,僅餘百餘。
黎陽。
呂布負傷而返,軍帳之中,諸葛亮沉吟道:“陽武實為空殼,賈詡之謀,非求斬將,而欲亂我心誌。”
“他以空營誘敵,又設火陣困騎,欲以假象疲我戰意。”龐統歎道。
“此為其三惑局之一。”諸葛亮眯眼一笑,“既如此,我等便設‘三策試陣’,以惑破惑。”
“願聞其詳!”趙雲一躍而起。
“其一,虛襲其糧。”諸葛亮道,“遣兵偽裝為袁軍,夜襲陽武北糧道,以致敵自擾。”
“其二,夜擾軍營。”龐統補道,“小股快騎三夜連擾,鼓而不攻,聲勢浩大,使其夜不能安。”
“其三,激疑袁軍。”諸葛亮道,“遣使密告袁紹,稱曹操欲西攻黎陽棄官渡,引袁疑變。”
呂布大笑:“好!諸葛之策,巧借其謀,轉而自反!”
是夜,陽武營內風起,曹操凝望營外星空。
賈詡來報:“營側響箭三至,不見敵蹤。”
荀彧皺眉:“營後糧道傳報,有‘袁軍斥騎’潛襲之象。”
曹操沉聲道:“袁紹真動?不可能!”
賈詡卻道:“非敵強,而是敵巧。恐為諸葛之謀。”
曹操沉默半晌:“令張合嚴守糧道,徐晃巡夜三營,傳檄袁使於河東,不許其妄動。”
而北方五十裡,袁紹中軍。
田豐看報文色變:“曹操棄官渡,意欲突襲黎陽?”
沮授卻搖頭:“未必。或為離間之計。”
田豐怒道:“若我觀望不前,曹軍破瀾,吾軍何顏立中原?”
而袁紹背手而立,目望南方沉思不語。
第三夜,黎陽營前。
趙雲率百騎再次夜行,鼓聲連夜,箭未出而營火不熄。曹軍警覺漸高,軍心微亂。
陽武東嶺之上,賈詡立於夜風中,眯眼看向北方山頭。
“諸葛亮……此局你步得巧。”
“但試陣之後,誰主沉浮,尚未可知。”
夜,深沉如墨,三軍將動,風過旌旗,戰火將起。
官渡之前,最緊的一弦,已然繃緊。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