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水之畔,夜如墨染。月光隱於雲後,山林靜謐如死,唯有水聲潺潺,雜以輕舟劃水的細響。
龐統立於渡船前緣,身披黑袍,眸光森冷。身後五百夜襲兵已然整備,皆披夜行衣,裹甲藏刃,靜如雕像。
“今夜,隻許成,不許敗。”龐統低聲道,“若糧倉焚,則陽武根基不存。諸葛兄為我引局,我等,須破此心骨。”
他目光一掃,喚來副將道:“辰時前,務必抵達曹軍糧倉之東,焚而不擾,若敵起伏兵,則退於黎水南岸,不可貪功。”
副將領命,悄聲一叱,夜襲兵分作三股,隨波而行,穿林踏草,如影遁形。
而此時,陽武東嶺中軍帳。
曹操麵色肅穆,靜坐於燈前。荀彧、賈詡、曹仁皆在帳中,張合已率兵北巡未歸。
“張合守烏角坡,徐晃巡營三道,我等之營,布則密,防則嚴。”曹操緩緩道,“然今夜似有風動。”
賈詡目光一閃:“風動不止烏角,黎水未必安穩。”
荀彧點頭:“若為諸葛之計,其破局不止在烏角聲張,實攻必另有所在。”
曹操起身,拂袖令道:“令典韋領夜騎兩百,速探黎水兩岸;曹洪親領五百,守糧倉西路,不得懈怠。”
諸將領命而去,帳中隻餘曹操與賈詡。曹操忽而道:“你我皆識此局為試,而諸葛不止於惑。他若能亂我心誌,便能亂我大軍。”
賈詡點頭:“但他錯了一點。”
“何點?”
“他以為我軍糧倉乃孤立,實則已為我暗設死衛百人,於倉後密林待敵來久矣。”
曹操聞言輕笑,眸光漸冷:“既如此,便放他來一次‘殺而不成’的‘伏反’。”
黎水南岸,龐統率隊已接近曹軍糧倉。遠處僅有兩道微火照明,顯然守備鬆散。龐統心中微驚:“果如所料,陽武主力皆調於北側,倉後必虛。”
他令左右分兵包抄,親率中軍直撲糧道,手中火油早已備好,一聲令下,數十火瓶擲出,烈焰卷起。
“起火!”有人低呼。
突兀間,糧倉後林一聲響箭,數百曹軍突現,竟自林中殺出!為首將軍身披黑甲,虎目如炬,正是曹將典韋!
“殺!”典韋大喝,手執雙鐵戟,當先衝陣。
龐統麵色一變,急道:“退!退入東林!莫與之纏!”
然伏兵已成掎角,四麵皆敵,夜襲兵倉促迎戰。火光映林,殺聲如雷。
龐統步步後撤,忽聞一聲爆響,前方濃煙騰起,正是東側退路亦遭封鎖!
“火圍?”龐統心頭一震,頓悟:“是我中計了!曹操……他亦設局於此!”
遠處典韋雙戟飛舞,呼嘯開道,血肉橫飛。夜襲兵雖勇,奈何陷陣無援,連退三十裡。
龐統腹中一痛,低頭望去,竟被箭劃腹甲,血跡已滲。他咬牙勒馬,強令退兵:“撤回黎水南岸!救我者,重賞!”
同一時刻,烏角坡北,趙雲率軍已完成布陣。營火連綿,旌旗飄揚,儼然大軍主攻之勢。
張合觀之,神色警惕:“諸葛虛張聲勢,未必無實攻之意。”
他命前軍設拒馬壕溝,自坐鎮中軍,與徐晃互為犄角。
然夜中鼓聲未動,趙雲大軍卻未發一矢,隻隨風揚旗,鼓聲若隱若現,虛實莫辨。
張合耐性極佳,按兵不動;而趙雲卻在暗中微調陣線,將營地前移百丈,每一夜換位,如幻如影。
徐晃數次請戰,皆被張合拒絕:“諸葛借趙雲虛兵擾我軍心,若我輕動,則墮其算。”
黎陽。
龐統傷而歸,營帳中,諸葛亮神色平靜,為其敷藥。龐統低聲道:“為兄之局……失算矣。”
諸葛亮不語,良久歎道:“非你失算,而是賈詡亦知我之意圖。他借你之行,反設伏圍。”
“但曹操亦因此暴露主力於黎水糧道,陽武北嶺已現空隙。”
趙雲自烏角坡返報:“張合按兵不出,徐晃亦未動,然烏角布防極重,曹仁所守之東嶺,戒備忽減。”
諸葛亮眼中閃過一道精芒:“好,明日再擾營中三鼓,趙將軍率輕騎突入東嶺,若其為虛,則可破之!”
呂布一聲冷笑:“終於等到一場真殺。”
“來吧,曹操。”諸葛亮執扇起身,眸中神色淩厲,“你的底線,我也想試上一試。”
夜風再起,旌旗獵獵。諸軍未戰,已處三局之後。陽武之爭,風雨欲來。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