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四年,歲末,冀北風雪初霽,幽州大地寒氣逼人。
代郡之地,袁尚站在高丘之上,望向南方,神色冷峻。
其後軍帳之中,集結的烏桓騎軍已達七千,袁家舊部三萬餘眾重整旗鼓,旌旗蔽野。檄文傳遍冀中六郡,打著“複袁氏舊業、討逆賊呂布”之名,號召舊族歸附。
袁尚披狐裘,緩緩道:“父兄之仇未報,曹操雖敗,呂布圖中原,冀州之地,豈能為他人所奪?”
“今夜,襲鄴!”
其部將劉希、沮鵠、顏良舊屬郭圖等皆應聲:“請主公下令!”
袁尚目光如冰:“三軍皆聽令,分三路夜行,破門即入,鄴中舊臣多我袁氏舊部,今夜不破,誓不還軍!”
鼓聲擂響,夜色如墨,烏桓騎軍自漳水渡口南進,步卒潛行於鄴城之外。
鄴城,昔為袁氏根本,今歸呂布所轄,由韓莒子、張晟二將暫守。
是夜風雪驟停,街市雖冷清,城頭卻仍燈火不熄。
韓莒子方於內營修書,忽聞外哨急報:“北軍突至,數萬之眾,兵臨漳南!”
張晟麵色大變:“是袁尚殘軍?”
韓莒子沉聲:“來得好快……速鳴金鼓,封四門!”
鄴城雖設防,卻久無大敵,守軍不過八千,糧草也未複舊時之足。加之城中舊袁吏多有潛伏者,夜半鼓動,竟有城門外卒響應暗號,放下絞盤。
外軍如潮水湧入,一時大亂!
北門失守,袁尚親率突騎破關而入,揮鞭大喊:“袁家男兒在此,諸將隨我蕩除逆賊,複我大冀!”
南城烽火起時,鄴中已混亂不堪。
韓莒子率兵死守中營,力保糧庫。張晟於東市結寨,拉攏民兵自保。
袁尚兵鋒如破竹,一夜連下外三坊,鄴城已危!
定陶。
黎明未至,急報先至呂布行府。
諸葛亮翻閱軍書,臉色凝重:“袁尚突襲鄴中,守將韓莒子死守中宮,恐難支三日。”
呂布沉吟不語,許久才低聲道:“袁尚敗亡已久,竟能複起至此?”
龐統拈須笑道:“此為逆勢反撲,兵貴神速。然若其攻不下,士氣則儘。”
諸葛亮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此時若援兵北上,不獨救鄴,更可收冀中人心。”
“袁尚名為複冀,實為再亂。主公若解鄴之危,冀州百姓自會歸心。”
呂布點頭:“趙雲、張遼何在?”
二人上前。
“爾等各率三千突騎,繞雁門、出鄴西,晝伏夜行,三日內抵達城下!”
“救人者,不在兵多,而在其速。”
趙雲抱拳:“末將願往,保鄴不破!”
張遼亦道:“請賜令!”
呂布望向北方天邊,沉聲道:“袁尚此來,不足懼。但我呂布,不許他再踏鄴中一步。”
“出兵!”
鄴城城頭,烽火三日不熄。
韓莒子咬牙苦守,衣甲殘破,左臂已中一箭,仍挺身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