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封地,寒風四起。
定陶城中,呂布坐於主堂,披風未解,神情肅然。曹營一役敗退已半月,定陶軍帳漸穩,諸將歸營,士卒整編。
諸葛亮、龐統立於下方,趙雲、高順、張遼、魏續等俱在列。
“諸君,許昌之敗,非兵之惰,乃謀未足。”呂布目光如刃,橫掃諸將,“我不怨誰,隻問下一步,該如何走?”
諸葛亮微躬身道:“定陶雖小,地據豫東咽喉,控通兗、徐、冀三道。主公可借此設府,暫代許都,行使中原政務。”
“定陶設府?”高順皺眉,“此地邊荒之郡,能當大任?”
龐統笑道:“曹操據許昌而攝天子,布公據定陶而控三州,有何不可?王者之所,非在地,在人心也。”
呂布沉思片刻,緩緩起身,邁步至堂前,抬手一指府圖:
“好,自今日起,定陶為我中原幕府,設左右都曹、內外三署。”
“亮、統為中議使,主調政略。”
“趙雲為武衛中郎將,掌左右巡營,清剿三郡盜殘。”
“張遼、高順統兵,整軍五萬,分屯定陶、雍丘、譙郡。”
諸將齊聲領命。
三日後,呂布大設“幕府開賢榜”,傳令冀、兗、豫、青四州,凡有才識之士,願投布府者,皆可登堂入議。
榜文傳出,四方響應。
冀中流亡士族如張範、田豫、郭嘉故友荀攸之侄荀橫,兗州寒門文士如許攸舊弟子李申、陳留講士楊縉,紛紛投書定陶,求見主公。
呂布命諸葛亮主“薦賢院”,設三日一辯、七日一試之製,士人可進營而辯、入府而陳,擇其誌誠忠直者,立為“府佐”、“講吏”、“行錄史”。
諸葛亮白日接賓,夜讀三卷,連夜挑燈不歇。
龐統則據舊律新章,定“六署章程”:設中議署、外政署、兵籌署、驛務署、穀屯署、典法署,以統籌定陶新政。
呂布見其章法井然,大悅,命府中刻印立牒,廣傳諸郡。
如此三旬,定陶之中人氣日盛,四方商賈來朝,士人百餘歸附,府中漸有“王者氣象”。
趙雲率軍清剿青徐邊境山賊,開路通糧,魏續領騎直取濮陽餘叛,斬首數百,傳首於城門。
呂布登中樓而望,一夕雪落,定陶已似新都。
他長笑而起:“三年逐戰,今日方得一靜。”
“亮,統,我若在此設朝,能成否?”
諸葛亮道:“定陶不產龍脈,然主公自帶虎威。”
龐統亦笑:“若使人心所向,千裡草莽,亦可號令天下。”
就在呂布整軍布政之時,幽州來報:
“袁尚自冀北再起,收烏桓助兵,擁三萬人馬,破代郡,意欲南下鄴城。”
呂布聞之沉聲道:“袁氏猶存餘火,不可輕視。”
諸葛亮道:“主公可借冀中招賢之勢,名義征召河北文武之士,先收人心,再謀其地。”
“袁尚孤軍無援,烏桓兵非久戰之士。待其逼近鄴郡,我軍可借機南北夾擊。”
呂布點頭,目光如炬:“如此……便讓定陶,再震河北!”
當夜,風雪再起。
呂布披甲立於城樓,望北而立。
城中燈火萬家,文士登堂,將吏如林。
他低聲自語:“我呂奉先,不再為人下將。此一戰,便為天命。”
身後趙雲拱手:“主公,北地已動,需我先行否?”
呂布一笑:“不急,此役非為快戰,乃謀定而動。”
“且再招五十賢,煉五萬兵,再論中原。”
寒夜中,呂布披袍而歸,風過其袍,大旗下的“定陶幕府”,獵獵作響。
而北地風雷隱起,正待下一場驚變。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