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春詔均田_胡沙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胡沙錄 > 第147章 春詔均田

第147章 春詔均田(1 / 1)

平城的春雪來得遲,三月初二的太極殿外還堆著殘雪,簷角的冰錐滴著水,在青石板上敲出細碎的響。陳五站在丹墀下,玄色朝服的廣袖沾了晨露,腰間的魚符硌著胯骨——這是拓跋濬登基後新賜的"安邊魚符",玄鳥紋用金線繡在銀胎上,比從前的更沉些。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司禮太監的尖嗓子在殿內回蕩。陳五望著龍案後的少年皇帝,拓跋濬的劍穗在案角晃著,胡漢兩色的絲線被炭火烤得暖融融的。他想起半月前在太廟,少年捧著太武帝的牌位說"朕要把爺爺的均田令再鋪開"時,眼裡的光和甜市屯田點的麥芒一個亮。

"臣拓跋拔有本啟奏。"西首的鮮卑老臣跨前一步,皮裘上的狼頭銀扣撞出脆響。他是太武帝時期的鎮北將軍,此刻白眉倒豎,"新帝初立,當以穩國本為先。太武帝的均田令推行時,鮮卑貴族丟了千頃牧場,漢人豪強失了萬畝良田,如今舊事重提,恐生亂!"

陳五的手指在魚符上摩挲。他想起甜市屯田點的胡漢百姓,想起阿史那雲的狼騎和李昭的玄甲衛在田埂上分麥餅的模樣,喉結動了動:"拓跋大人,甜市推行均田三年,胡漢百姓共墾荒五千頃,去年秋糧比往年多收三成。牧民把草場分一半給漢農種苜蓿,漢農教牧民修水渠,哪家不是糧倉滿、馬膘肥?"

"甜市是邊鎮特例!"拓跋拔拍了拍腰間的玉板,"平城周圍的貴族莊園,哪家沒養著三百私兵?動他們的地,就是動他們的命!"他轉向龍案,"陛下,當年太武帝推行均田,被刺客砍了車駕;文成帝想接著辦,被老臣們攔在承明殿外哭了三日——這前車之鑒,不可不防!"

殿內突然安靜下來。陳五聽見身後的漢臣崔浩咳嗽了一聲,想起昨夜在崔府,老臣摸著《均田疏》說"當年太武帝的朱批還在,可人心變了"時的歎息。他摸出袖中疊得方方正正的紙卷,是甜市百姓按的血手印:"陛下,這是甜市八百戶百姓的聯名信,說"均田令是甜餅,誰都能咬一口"。"他展開紙卷,血印在晨光裡像片紅莓,"去年冬天,甜市的鮮卑老婦把陪嫁的銀鐲子捐出來買耕牛,漢家小子把祖傳的犁鏵分給牧民——這不是亂,是人心聚了。"

拓跋濬的手指在禦案上敲了敲,劍穗掃過案頭的《魏書》。陳五看見他的目光落在"太武紀"那頁,那裡夾著片乾苜蓿葉,是甜市牧民送的:"拓跋大人,朕記得您在漠南打柔然時,說過"兵無糧草,不如棄甲"。均田令就是給大魏的兵囤糧草,給百姓的胃填甜餅。"他轉向陳五,"陳卿,你說該怎麼鋪?"

陳五的心跳漏了一拍。他想起前世做項目經理時,第一次在董事會上彙報方案的緊張,此刻卻比那時更熱——因為台下坐著的,是把命交給他的皇帝,是等甜餅的百姓。

"分三步。"他說,"第一步,派禦史去各州查田畝,把貴族隱沒的荒地、無主的絕戶田登冊;第二步,按戶分田,鮮卑牧民分草場和耕地,漢農分熟地和桑田,每戶留半畝菜園子種甜蘿卜;第三步,設"均田司",由胡漢官員共掌,甜市的阿史那雲管草場,李昭管耕地,互相監督。"

"胡漢共掌?"東首的漢臣王弘撚著胡須,"這會不會亂了體例?"

"不亂。"陳五想起甜市議事帳裡,胡騎隊長和漢弩手隊長為分田吵得麵紅耳赤,最後卻勾肩搭背喝馬奶酒的模樣,"甜市的均田帳本,胡官記草場,漢官記耕地,兩本帳對得上才蓋印。去年冬天,阿史那雲的堂弟多報了三畝草場,被漢官查出來,當眾罰了他給全帳煮三天奶茶——牧民們都說"這官當得值"。"

殿內響起零星的笑聲。陳五看見拓跋拔的皮裘角動了動,知道這老將軍的氣消了些。他趁熱打鐵:"陛下,太武帝的均田令裡寫著"田不分胡漢,人不分貴賤",這不是要奪誰的地,是要讓荒了的地長莊稼,餓了的人有餅吃。甜市能行,平城周圍的"代人"能行,漠南的"新民"也能行。"

拓跋濬突然站了起來。他的龍袍下擺掃過禦案,案上的茶盞"叮"地碰響。陳五看見他的眼睛亮得像甜市望火樓的燈,和太武帝畫像裡的眼神一個樣:"傳朕的口諭:即日起,均田令複行大魏全境。陳五為"均田使",加散騎常侍,節製各州刺史;拓跋拔為"監田使",帶羽林軍查隱田——你二人同署公文,互相監督。"

拓跋拔的狼頭銀扣又撞響了。陳五以為他要發作,卻見老將軍突然跪了下去,皮裘在地上拖出條痕:"陛下,老臣當年攔過太武帝,今日...今日願給均田令當馬前卒。"他抬頭時,白眉上沾著淚,"甜市的百姓能分餅,大魏的百姓也該能。"

殿內的漢臣們陸續跪下,玄色、紅色的朝服在地上鋪成雲。陳五望著龍案後的少年,想起昨夜拓跋濬在承明殿說"朕要做個能讓百姓記得住名字的皇帝"時,手裡攥著塊冷了的甜餅——那是阿月特意烤了送來的,餅麵還留著指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退朝。"司禮太監的聲音又尖又顫。陳五跟著人群往外走,靴底踩碎地上的冰錐,"哢嚓"聲裡,他聽見拓跋濬在身後喊:"陳卿留步。"

承明殿的東暖閣裡,炭盆燒得正旺。拓跋濬解了龍袍,穿著胡漢兩色的中衣,正掰著甜餅往嘴裡塞:"阿月的手藝,比宮裡的點心甜。"他指了指案上的《均田令》,"這是太武帝的朱批本,爺爺寫"田者,國之基也"時,墨汁濺了個點,像顆麥籽。"

陳五接過奏折,指尖觸到朱批的痕跡,溫溫的,像太武帝的手還按在上麵。他想起甜市屯田點的石碑,碑上刻著"均田惠民"四個大字,是胡漢百姓用犁鏵刻的,比任何禦筆都深。

"陛下,臣想去甜市看看。"他說,"均田令要鋪開,得讓各州刺史看看甜市的樣子——胡漢百姓怎麼分地,怎麼合種,怎麼一起修渠。"

拓跋濬咬了口甜餅,糖渣掉在中衣上:"準了。朕給你調五百玄甲衛,再讓阿史那雲帶三百胡騎跟著。"他摸出塊羊脂玉牌,"這是"巡田符",見符如見朕,各州府不得阻撓。"

陳五接過玉牌,觸手生溫。他望著殿外漸融的雪,想起甜市的麥浪該冒芽了,胡漢孩子們該在田埂上追蝴蝶了,阿月該在灶前揉甜餅了——這一切,終於要隨著均田令,在大魏的土地上,一浪浪鋪開來。

"臣領旨。"他說。

喜歡胡沙錄請大家收藏:()胡沙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