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身著青袍的翰林直接跪倒在地:"微臣願以手中筆墨,為大明江山社稷鞠躬儘瘁!若違此誓,天誅地滅!"
戶部尚書傅友文擦了擦額頭的汗,高聲道:
"臣掌管天下錢糧,必當精打細算,不讓一個百姓餓肚子!這才是真正的為國儘忠!"
工部尚書秦逵也不甘示弱:
"臣回去就督促各地修橋鋪路,讓百姓出行便利!"
外圍的百姓聽到這番對答,無不感動落淚。
一個白發老者顫聲道:"有這樣的太子,有這樣的百官,咱們老百姓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朱元璋看著這一幕,龍顏大悅:
"好!好!這才像話!標兒啊,你這一番話,比咱當年在軍前訓話還管用!"
朱標連忙躬身:
"兒臣不過是說出了父皇平日教導的道理。"
馬皇後笑著打圓場:
"好了好了,你們父子就彆互相誇了。這壽桃都要涼了,快讓大家入席吧。"
隨著壽桃和禦酒的呈上,宴席的氣氛重新熱鬨起來。
但所有人都知道,今夜的感動與震撼,將如同那首《赤伶》的餘韻,久久縈繞在心頭。
而太子那番擲地有聲的誓言,也必將隨著這場特殊的壽宴,載入大明的史冊。
在一片歡笑聲中,侍者們開始引導賓客移步。
朱雄英走在最後,望著眾人臉上尚未乾涸的淚痕和此刻綻放的笑容,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知道,這場演出帶來的震撼與感動,將會像一粒種子,在這些大明朝的棟梁心中生根發芽。
夜色漸深,白金瀚內的宴席也到了尾聲。
眾賓客酒足飯飽,臉上都帶著微醺的紅暈。
朱元璋顯然喝得有些多了,那張飽經風霜的老臉泛著紅光,連標誌性的白胡子都沾上了幾滴酒漬。
"嗝——"老朱打了個響亮的酒嗝,大手一揮,"今兒個高興!明兒早朝免了!讓大夥都睡個懶覺!"
此言一出,滿堂文武頓時喜形於色。
六部尚書們互相交換著驚喜的眼神——要知道,自從朱元璋登基以來,除非重病在床,否則雷打不動每日早朝。就連去年除夕,都是天不亮就召集百官議事。
"謝陛下恩典!"藍玉第一個高聲應和,那張粗獷的臉上笑開了花,"老臣這把老骨頭,總算能睡個囫圇覺了!"
常茂更是直接拍案叫好:"陛下聖明!臣這就回去告訴家裡那口子,明早不用叫我了!"惹得眾人一陣哄笑。
朱雄英站在一旁,看著這些平日裡威風凜凜的朝中重臣,此刻因為一天假期就喜不自勝的模樣,不由得陷入沉思。
他想起前世那些"996"的社畜們,再看看眼前這些每天寅時淩晨35點)就要起床準備上朝的大臣們,突然覺得他們是真不容易。
“8小時工作製度現在有點不現實...”
"要是能搞個單休雙休製度..."朱雄英摩挲著下巴,小聲嘀咕,"每周固定休沐一日,或許效率反而更高?"
他腦海中已經開始構思具體方案:六部可以輪值休息,重要崗位錯峰輪班...但轉念一想,以老朱大朱那兩個工作狂的性子,這個提議怕是要碰一鼻子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