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先生過獎了,學府的老師們才讓我大開眼界呢。"
她掰著手指細數,"李師傅教的水力紡紗機,王師傅改進的造紙術,還有張天師傳授的煉丹...啊不,化學知識..."
朱雄英夾了塊紅燒肉,笑問:
"生活上可還習慣?聽說你每天都熬到子時才回寢舍?"
"啊,被殿下發現了。"王貞儀吐了吐舌頭,"實在是學府藏書太豐富了。光是那套物理課本,就讓我看得廢寢忘食。"
她突然想起什麼,從隨身的布包裡掏出一個精巧的銅製模型,"殿下請看,這是我根據書上的鐘表原理設計的自鳴鐘縮小版。”
“這隻是模型,若是能解決這些精密的部件,一定可以準確報時呢。"
解縉湊過來細看,不禁嘖嘖稱奇:
"這齒輪咬合之精密,堪比工部最好的水運儀象台!王姑娘若是男子,定能入翰林院!"
"解大人此言差矣。"朱雄英正色道,"在我這中央學府,隻論才學,不分男女。"
他轉向王貞儀,"對了,你上次說的"蒸汽提水機",工部已經按圖紙造出樣機了,下午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王貞儀激動得差點打翻湯碗:"真的嗎?太好了!"她隨即又有些忐忑,"不過...我那些想法真的可行嗎?畢竟都是些天馬行空的..."
"天馬行空才好!"解縉拍案道,"當年張衡造地動儀,不也被譏為奇技淫巧?如今看來卻是利國利民的重器!"
三人正說話間,食堂門口突然傳來一陣騷動。
原來是楊榮帶著幾個算學科的學生走來,每個人懷裡都抱著厚厚的賬本。
朱雄英招手讓他們過來同坐,小小的餐桌頓時熱鬨非凡。
朱雄英挑了挑眉,將手中的筷子輕輕擱在青瓷碗上:
"哦?工部?"他饒有興味地打量著眼前這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孤還以為,以你的算學天賦,定會選戶部才是。如今寶鈔改製在即,戶部可是急需精於計算的人才。"
楊榮聞言,將懷中厚重的《數學書》小心放在餐桌一角,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回殿下,學生確實深思熟慮過。"
他指了指窗外正在修建的新式水車,"就像那台按照王姑娘圖紙改良的水車,不僅需要精密的計算水流衝擊力,還要考慮木質齒輪的承重極限。"
解縉夾起一塊醃篤鮮,笑著插話:
"這小子最近可癡迷了,整日泡在藏書閣,前幾日還拉著秦逵大人討論什麼...拋物線?"
"是拋射體運動軌跡的計算。"
楊榮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隨即又興奮起來,"殿下,您知道嗎?工部最近在修的黃河堤壩,光是土方計算就用了三套不同算法交叉驗證。
還有新設計的拱橋,需要計算每塊石料的承重分布..."
王貞儀突然眼睛一亮:
"楊學弟說的可是《營造法式》裡那個"絞角造"的改良方案?我看了圖紙,確實精妙!"
"正是!"楊榮激動地從懷中掏出一卷草圖,"學生發現若是將橋墩的收分比例調整到10.25,再配合新式糯米灰漿,能節省三成石料!"
他指著圖紙上密密麻麻的算式,"這些天我重新驗算了七遍,絕對可靠!"
朱雄英接過圖紙細看,隻見上麵不僅換算標注著傳統的"丈、尺、寸",還密密麻麻寫滿了阿拉伯數字和奇怪的符號。
喜歡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請大家收藏:()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