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始終未發一言,粗糲的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龍椅扶手,眼中閃爍著難以捉摸的光芒。
殿角的銅壺滴漏聲清晰可聞,時間在這激烈的爭論中悄然流逝。
"好了,都安靜一下!"
良久,朱元璋終於看不下去了,揮了揮手道。
"標兒,你怎麼看,可有什麼想法?"
朱標緩步上前,先是朝朱元璋深施一禮,而後轉身麵向滿朝文武。
他嘴角噙著溫潤如玉的淺笑,眼神卻透著一股前所未有的銳利。
"諸位愛卿的建議,孤都一一細聽了。"他的聲音不疾不徐,卻讓喧鬨的朝堂瞬間鴉雀無聲。
目光首先落在李原名身上:
"李尚書所獻"永熙"二字,文采斐然。"他略作停頓,指尖輕撫腰間玉帶,""永"字寓國祚綿長,"熙"字取《詩經》"於緝熙"之典,確實雅致..."
李原名聞言,布滿皺紋的老臉頓時舒展開來,忍不住捋須輕笑。
然而這笑容還未完全綻放,就聽太子話鋒一轉:"不過..."朱標輕輕搖頭,"此號未免太過柔和,恐難彰顯新朝氣象。"
老尚書的笑容頓時僵在臉上,手指不自覺地揪斷了幾根胡須。
朱標的目光又轉向陳德文:
"陳禦史力薦"宣德",取自《尚書》"德懋懋官"之句,立意高遠。"
他微微頷首,卻在陳德文剛要鬆口氣時繼續道:"隻是..."太子的手指輕輕敲擊玉帶,"此號未免太過拘泥古訓,失之靈活。"
陳德文的身子明顯晃了晃,默默低下頭,手中的笏板不自覺地握緊了幾分。
劉三吾看著侃侃而談的太子,心中有些不好的預感。
當朱標的目光移向練子寧時,這位秘書長不自覺地挺直了腰板。
"練卿所提"景泰",取《論語》"泰而不驕"之意,寓意國泰民安,確實貼切。"
太子的聲音依舊溫和,卻讓練子寧的後背沁出一層細汗,"隻是..."朱標輕輕歎息,"治大國如烹小鮮,此號未免太過理想化了。"
最後,他的目光落在兵部尚書沈溍身上。
這位沙場老將竟不由自主地繃緊了身子。
"沈尚書所獻"弘武",直抒胸臆,彰顯我大明軍威。"
朱標說到這裡,殿中武將們都不自覺地昂首挺胸,卻聽太子繼續道:
"隻是..."他的目光若有似無地掃過禦座上的朱元璋,"此號與父皇"洪武"年號頗有相似之處,恐有僭越之嫌。"
沈溍聞言大驚,連忙就要出列解釋,卻被朱標一個抬手製止。
這個動作優雅從容,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讓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硬生生止住了腳步。
喜歡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請大家收藏:()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