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麼乾應該會出事兒吧?”最終費彬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
不論怎麼想,這種功法逆練的事兒,都不可能說一點事兒都不出吧。
不說彆的,他掌門師兄搞得陰陽兩極氣要是沒有嶽不群的紫霞神功幫忙,那隻會是實實在在的自殺神功。
想要成為現在這種確確實實可以由普通人一步步修行可控的功夫,不知道要經過多少代人的努力才行。
就這還未必能成功,更有可能害得自己的徒子徒孫,一代代的在這門以陰極陽極真氣完成天地大爆炸為理念的天坑功夫裡麵不斷打轉,白白浪費他們的精力。
更彆提阿難破戒刀這種佛門的著名修心功夫,而且還是由傳說中的阿難本人創造,而非後來人托名所創的武學。
“差不多,本來阿難破戒刀的七式刀法就是以阿難的一生經曆,或者說他的修行經曆凝練而成,是他佛門正果的一部分體現。
可以說這是真正的易學難練難精的武學,再被他這麼一搞,這門佛門正法的練功要求直接高到天上去。
甚至可以說這門佛門正法差不多已是徹底被他改成了外道的苦修武學。”癩頭和尚聽到費彬的話,讚同的說道。
說完以後,癩頭和尚繼續解釋道:“佛門最開始因為人少是沒有戒律的,或者說那個時候甚至都不能稱之為佛門。
隻不過是一些苦行外道為了對抗阿泊門教而聚集起來的一幫修行人罷了。
不過後來釋迦摩尼成道以後,廣開法門,傳道四方,跟隨他的人自然也越來越多。
佛門或者說對抗阿泊門教的力量越發壯大之下,不論是為了自己人能更好的修行還是為了應付外敵,戒律的產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兒了。”
說到這裡癩頭和尚停了下來,看著左冷禪說道:“左掌門是一派之主,應該能理解這是怎麼回事兒吧。”
聽到癩頭和尚的講解,左冷禪也是點了點頭說道:“當然了,自古以來,無規矩不成方圓。
更何況當時佛門初興之下,想必拜入門下的弟子恐怕也不是個個都品德高尚吧。”
左冷禪這話還是說的委婉了,哪怕是現在佛門那麼多清規戒律都不能避免佛門子弟胡搞,更何況在那個原始佛門之時。
至於靠個人品德?
有一個現成的例子,儒門對個人的道德修養,那可是有全方位的指導的。
然後儒家君子是個什麼模樣?大家都明白。
九個君子裡麵十個加上一個偽字都不為過。
這還是已經有了一套完整個人修身理念和規矩的儒家,要是換成那個時候最開始的佛門或者說苦行外道團體。
品德是個什麼鬼東西?對修行有用嗎?對苦行有用嗎?對乾死阿泊門教有用嗎?
麵對左冷禪的反問,癩頭和尚平靜的說道:“當年天竺之地,阿泊門教一家獨大,為了反抗他們,天下眾生那是各種修行路都在嘗試,這其中不乏有些極端之舉。”
說到這裡,癩頭和尚也是歎息道:“阿泊門教以四姓出生劃分天下眾生,可生靈的欲望又怎麼可能被人一言而決呢?”
雖然說天竺那裡一直都是婆羅門教換了個名字,一脈相承的統治整片土地,但實際上眾生對婆羅門教的反抗從來就沒停過。
不說佛門這個從誕生就是為了跟阿泊門教打擂台的教派。
在後來的阿育王,這個信佛堪比梁武帝蕭衍。
不,更準確來說,佛門在這個遠比蕭衍更信佛,能力也比他更強的人手中。
佛門把阿泊門教給揍的媽都不認識,甚至讓他們不得不低下頭來開始學習佛門和外道的東西,以更好的延續自身。
是的,阿育王時期的佛門,他的興盛程度可以說是做到了獨霸天竺及周邊的附屬國家。
這句話絲毫沒有誇張,在阿育王時期佛門的膨脹速度遠遠不是後來赤縣神州的佛門從南北兩方發力一起膨脹的態勢能比的。
甚至可以說如果不是阿育王對佛門的支持,佛門彆說想要四處傳播,為成為世界級宗教打下基礎。
佛門恐怕早就被婆羅門教困在天竺,成為當地那些各種奇怪教派的一員了。
實際上阿育王對佛門乾的事兒換成赤縣神州來說,那就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這還不隻是口頭上說一說,政治上表一表態,像早期的漢家天下拿儒家當夜壺一樣用。
阿育王那是真的要錢給錢,要人給人,要資源給資源,甚至是讓佛門舉行大結集。
這是類似編撰永樂大典的活動,其中活動內容包含的比較多,有驅除外道、整理經典等事。
也是在這第三次大集結,佛門編撰了《論事》。
這個活動為後來的佛門傳法可以說是打下了堅定的基礎,因為阿育王期間還在用使節團向周邊的國家傳播佛教。
不是等人家來取,而是主動送上門去傳。
這種活動需要耗費多大的資源,可想而知。
當然後來佛門風頭大盛之後,被人反攻倒算又是另一回事兒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天竺除了佛門在反對阿泊門教,那些外道實際上也是反他們的。
對,沒錯,佛門說不是正法的外道,實際上也是反對阿泊門教的。
他們雖然教義上相對,但立場上反而是一樣的。
《大毗婆沙論》卷六十六:“信有因果,不愚因果,如是正見,九十六種外道所無。”
九十六是個虛數,就跟佛門裡麵的三千之數一樣,喻指數量之多。
而且對於外道的數量認定和類彆認定,各家經典也是不一。
不過大家都確定一件事兒,就是這些人都不滿阿泊門教,而且他們的修行法也是不一。
所以這般魚龍混雜之下,指望有什麼規矩來約束他們,實在是奢望。
感歎完後,癩頭和尚看著左冷禪又語音古怪的問道:“左掌門,不知道你們嵩山派的門規是怎麼來的?”
聽到這話左冷禪也是一臉奇怪,門規是怎麼來的?還不是因為那些弟子亂搞才來的,不然的話。
“嗯?等等。
阿難破戒刀?持戒苦行修持?羅摩是瘋了嗎?
這也敢乾,這也能乾,武道還能這樣修?”
仿佛想到了什麼,左冷禪看著癩頭和尚問道:“佛門的戒律是因何而來?”
如果說原本的左冷禪是練武天才的話,現在他被嶽不群的紫霞神功掃清心中迷障之後。
於武學之道上悟性或者說靈性直覺大增之下,聯想到剛剛癩頭和尚一直說阿難破戒刀這門功夫被改成了苦修持戒的武功。
他對於羅摩搞的騷操作已經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隻不過他隻覺得心裡的猜測有點太過離譜了。
看左冷禪仿佛明白了什麼的樣子,癩頭和尚點了點頭說道:“佛門戒律是因事成戒,如因比丘蘇陣那另一個說法是須提那)的行為,佛陀製定了第一條淫戒。”
簡單來說,就是這個人出家之後,回到家鄉傳教之時被家裡人認了出來。
然後家人就想要他留個後代,當時也沒有規定出家人不可以近女色。
他也就為了讓家裡人安心,跟他的妻子來了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