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長瑞當時問夫子:“何為萬民?”
夫子答:“那天下百姓,愚昧無知,不知禮數,狡詐貪婪,如待哺之嬰,需我等以聖人之言喂養;如未開化之頑石,需我等以德行之刀雕琢。”
“若沒有我等讀書人去教化他們,約束他們,這天下,便會綱常崩壞,淪為人間煉獄啊!”
這也是他一身傲骨的來源。
因為他們不一樣。
他們讀書,他們明理,他們知禮!
他們是高高在上的,文明的化身!
可現在……
愚昧無知?不知禮數?
一個三歲的孩童,得到至寶,第一念頭是與家人分享,是孝敬長輩!這難道不是“禮”最本源的模樣嗎?
狡詐貪婪?
那漢子,辛苦一天得來的獎賞,毫不猶豫地給了侄兒。
這一家之主,寧願自己和兒子睡陰冷的柴房,也要將唯一的床鋪讓給一個素不相識的“嬌貴”客人。
這難道不是“義”最樸素的體現嗎?
他堅信不疑的一切,都在這一刻,被這間破屋裡,一個光著屁股的孩童,一句最簡單的“謝謝哥哥”,一次最淳樸的分享,擊得粉碎。
他們不是需要被教化的愚民。
他們不是低賤狡詐的賤民。
他們……是一個人。
一個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悲有喜,有愛有恨,懂得感恩,懂得親情的人!
他們的“道”,不在書本裡,而在生活裡!在汗水裡!在這一塊小小的糍粑和玫瑰酥裡!
孔長瑞呆呆地跪坐在地上,看著那個正把玫瑰酥一小口一小口喂給床上奶奶吃的孩子,第一次,對自己的世界,產生了懷疑。
他引以為傲的那個由文字和道理構築的世界,似乎……正在一寸寸地崩塌。
他低下頭,看著自己那雙修長乾淨、連一絲薄繭都沒有的手。
這雙手,能寫出錦繡文章,能辯駁朝堂群臣,可在此刻,他卻第一次感到,這雙手是如此的蒼白,如此的……空無一物。
“我……都讀了些什麼啊……”
一聲低不可聞的呢喃,從他乾裂的嘴唇中溢出,消散在這混雜著煤灰與飯香的空氣裡。
然而,這片刻的沉寂,卻被屋外驟然爆發的喧嘩與慘叫聲撕得粉碎!
“啊——!放開我!我乃朝廷士子!未來的國之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