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長瑞站起身,走到他們麵前,目光掃過每一個人。
“諸位,歡迎來到順天府。”
他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卻充滿了力量。
“從今天起,這裡就是你們的課堂,也是你們的戰場!”
“你們的考卷,不在聖賢書裡,不在詩詞歌賦裡!”
他指著桌上那堆積如山的文書。
“它就在這裡!”
他又指著府衙外,那廣闊的京城。
“它就在那萬家燈火,街頭巷尾!”
“我不要你們引經據典,我隻要你們,給我想出法子,辦成事!”
“都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
那震天的呐喊,讓整個府衙的房梁,都嗡嗡作響。
一場風暴,開始了。
這些在政務學堂裡學了算學、格物、律法、營造的“新式”讀書人,就像一群餓狼,撲向了那些積壓的卷宗。
他們沒有老官僚的推諉扯皮,沒有讀書人的空談誤國。
他們分工明確,行動力驚人。
陳默直接拿起那份關於城西水渠的公文,對身後幾位同窗道:“乙組!工部說圖紙丟了,王侍郎病了,是吧?那我們就不需要他們了!帶上學堂發的經緯儀和水準尺,我們自己去量,自己去畫!兩個時辰內,我要一份比工部更精準的渠線圖!”
“是!”幾名學員立刻領命,背著造型奇特的工具箱就衝了出去。
“甲組!”陳默又拿起戶部的撥款文書,“負責核對戶部往年賬目,他們說主事腹瀉?就把他曆年經手的賬目全調出來,用咱們的記賬法,把所有虧空、爛賬,給老子一筆一筆地算出來!我看他是真腹瀉,還是心虛!”
“丙組,上街去!挨家挨戶地問,去聽,去看!把百姓最需要解決的問題,給老子一條一條地記下來,分出輕重緩急!”
整個順天府衙,徹底活了過來!
那些留任的老胥吏們,目瞪口呆地看著這群瘋子一樣的年輕人。他們不拿俸祿,不計報酬,每日隻啃著乾糧,喝著涼水,卻乾得熱火朝天。
他們丈量土地,規劃街道,甚至還挽起袖子,親自下到臭氣熏天的水溝裡清淤。
他們用最笨的法子,做著最實在的事情。
不到半日,一份標注著精確高差和土方量的水渠改造圖就放在了孔長瑞的案頭,旁邊還附上了三種不同預算的施工方案,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效率之高,手段之新,簡直聞所未聞!
京城的百姓們,看著這些每日奔波在街頭巷尾,真正為他們辦事的“青衣官人”,眼神裡充滿了好奇與尊敬。
一股新的力量,正在這古老的京城裡,悄然生根,野蠻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