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萬兩白銀!蟒袍!龍虎盔甲!禦賜寶劍!更兼陛下親登午門擂鼓送行!
這潑天的恩寵,砸在剛剛抵達京師、本還對前途心存忐忑的唐通頭上,讓他一時間有些暈眩,但更多的是難以言喻的激動和感激!
五十萬兩銀子,對於此刻極度空虛的國庫而言,絕對是一筆巨款。崇禎皇帝知道,這筆錢,再加上從駱養性、陳演、周奎、鄭三俊以及山西晉商那裡抄沒來的巨額財富,幾乎是他最後的家底了。但為了穩住軍心,為了讓這些前來“勤王”的驕兵悍將肯為他賣命,這筆錢,必須花!
分攤到唐通帶來的兩萬多名兵士頭上,平均每人也能拿到將近二十兩銀子。這在連年欠餉、軍士甚至需要靠搶掠才能勉強糊口的明末亂世,絕對是一筆足以讓所有士兵感恩戴德、士氣爆棚的巨款!這筆銀子,是崇禎買來的忠誠,更是唐通穩定軍心、鼓舞將士為大明死戰到底的最重要的資本。
崇禎深知“恩威並施”的道理。在給予了唐通無上榮耀和豐厚賞賜的同時,他也沒有忘記敲打和警告。通過王承恩的轉達,或是私下召見時的提點,他明確告知唐通:朕信你忠勇,故委以重任,但軍國大事,非同兒戲,爾必須嚴格聽從兵部及朕的統一指揮,與京營張世澤、神武軍周經武等部協同作戰,切不可擅自專斷,更不可重蹈某些戰事或許暗指之前某些將領的失誤,或提醒他寧武關之戰中敵軍的教訓)的覆轍!
這番話,既是提醒,也是警告。崇禎用這種方式,在給予信任的同時,也給唐通戴上了一個“緊箍咒”,防止他擁兵自重或臨陣怯戰。
而唐通的表現,也確實讓崇禎暫時放下了心。在皇極殿的召見中,他不僅對皇帝的恩寵感激涕零,叩首不止,更拍著胸脯,立下軍令狀,表達了為大明死戰到底的決心:“請陛下放心!臣唐通受陛下如此厚恩,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臣與麾下兩萬弟兄,定不負聖望!隻要糧餉、器械能夠到位,臣保證,絕不會因軍心不穩而後退半步!定與流寇血戰到底!”
看著唐通那副慷慨激昂、忠勇可嘉的模樣,崇禎心中的那絲疑慮也漸漸淡去。“好!有愛卿此言,朕心甚慰!”他開始相信,或許唐通真的是目前可以倚重的一員忠勇之士。
唐通不僅表達了決心,還主動分析起當前的軍情,特彆是針對從南麵逼近的劉芳亮所部流寇:“陛下,依臣之見,那劉芳亮所部,雖號稱二十萬,看似勢大,實則外強中乾!其部多為新附流民或被脅迫的降兵,並非闖賊主力精銳。且其孤軍深入,遠離賊巢,糧草補給必然困難重重。此等軍隊,看似龐大,實則戰力有限,最是容易遭遇潰敗!”
他進一步闡述了自己的判斷:“隻要我軍能在黃村一線,利用逸待勞之勢,給其當頭一記重挫,哪怕隻是一個小小的勝利,便極有可能引發劉芳亮全軍的恐慌和潰敗!屆時,我大明官軍便可趁勢追擊,一舉將其殲滅!”
他還聯係到寧武關的戰況:“周遇吉將軍能在寧武關堅守如此之久,並重創竄天猴所部,便足以證明,闖賊主力亦非不可戰勝!其所謂百萬大軍,多有虛數,真實戰力並非傳言中那般強大!若我等能在南線先挫敗劉芳亮,必能極大動搖李自成軍心,或可迫使其從寧武關分兵回援,從而為周將軍解圍,亦可大大提振我大明國威!”
唐通這番分析,聽起來頗有道理,也充滿了自信。崇禎雖然心中仍對所有武將都存有一絲根深蒂固的不信任,但唐通的這番話,以及他主動前來勤王的行動,還是讓他傾向於選擇相信。
為了最終確認,他私下裡又詢問了東廠提督王承恩:“王伴伴,你對唐通此人,評價如何?”
王承恩早已摸透了皇帝的心思,立刻回稟道:“回陛下,據東廠檔冊記載,唐通此人,早年確曾立下過一些重要戰功,尤其是在剿滅地方小股流寇方麵,頗有心得。其人雖偶有桀驁之舉,但總體而言,尚算服從朝廷號令,未有明顯不軌之跡象。此次奉詔勤王,更是其忠心之明證。”他避重就輕,隻說了些好話,恰好印證了崇禎此刻願意相信的判斷。
“好!”得到了王承恩的“確認”,崇禎徹底下定了決心,“既然如此,便依唐通所請,全力支持!命軍器、兵仗二局,務必優先滿足其所部換裝需求!戶部與內帑協同,確保五十萬兩犒賞銀兩,一文不少,儘快發放到位!朕要讓唐通,讓所有勤王將士知道,隻要他們忠心為國,朕,絕不吝惜賞賜!”
就這樣,在皇帝的恩威並施和重金投入下,降將唐通被推到了保衛京師南大門的最前線。他和他那支剛剛得到補給、士氣大振的軍隊,將成為抵禦劉芳亮南路流寇的第一道,也可能是最後一道屏障。所有人的目光,都開始聚焦於京師南郊的黃村大營,等待著那場即將到來的、決定命運的大戰。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