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關的硝煙尚未散儘,空氣中依舊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
陳奇瑜站在關隘之上,望著下方正在打掃戰場、收攏俘虜、救治傷兵的明軍將士,心中百感交集。這一仗,贏得慘烈,也贏得僥幸!若非劉芳亮輕敵冒進,若非董琦率領那些被赦免的罪犯士兵甲子營死士)以命相搏,若非後軍副將陳東指揮得當、及時迂回包抄,勝負實未可知!
他看著那些雖然疲憊不堪、傷痕累累,但眼中卻重新燃起希望之火的士兵,特彆是那些曾經被視為社會渣滓、如今卻用鮮血和勇氣為自己贏得了“功勳”二字的甲子營士卒,心中感慨萬千。陛下破格赦免罪犯、招募流民入伍的決定,當初曾引來多少非議?如今看來,卻是亂世之中,不得不行的險棋,也是卓有成效的奇招!正是這些原本失去了一切、隻求一搏生路的人,在關鍵時刻爆發出了最驚人的戰鬥力,成為了扭轉戰局的關鍵!此戰之後,陳奇瑜對這位行事不拘一格、手段酷烈卻又時有仁心閃現的年輕皇帝,更多了幾分敬畏與信心。
他知道,固關的收複,僅僅是開始。接下來,他要儘快肅清保定、真定府境內的流寇殘餘,並設法與山東的牟文綬等部取得聯係,形成戰略合圍之勢,徹底將李自成這股禍亂中原的巨寇,堵死在山西、河北的山嶺之中!
與此同時,數百裡之外的寧武關下,大順軍的連營之中,氣氛卻是一片死寂和絕望。
長達近半年的圍困,早已將這支曾經氣勢如虹的軍隊,拖得筋疲力儘。連番的攻城血戰,除了留下一座座堆積如山的屍體和無數哀嚎的傷兵,未能撼動寧武關分毫。周遇吉和他麾下的明軍,如同釘死在關隘上的鋼釘,堅韌得令人絕望。
更糟糕的是,隨著戰線的拉長和後方的糜爛,大順軍的糧草補給早已陷入了絕境。營中斷糧的危機,如同懸在每個人頭頂的利劍,隨時可能落下。軍心士氣,早已跌落到了冰點。連日的苦戰和缺糧,使得營中病患急增,非戰鬥減員日益嚴重。李自成引以為傲的數十萬大軍,此刻真正能戰之兵,已是十不存一。更有多名跟隨他多年的心腹將領,或戰死於寧武關下,或死於疾病與內鬥。
李自成本人,也早已不複當初誓師西安時的意氣風發。連日的挫敗、巨大的傷亡、以及後方傳來的各種壞消息如白廣恩叛逃、李岩被擒等),讓他變得越來越焦躁、多疑、甚至有些歇斯底裡。他對麾下將領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對宋獻策的“天命”之說也開始動搖,甚至對自己當初決定放棄南下、強攻寧武的戰略,都產生了深深的悔意。
在一場氣氛壓抑的軍事會議上,當麾下最為勇猛、也是脾氣最為暴躁的大將劉宗敏,再次提出不惜代價、發動最後總攻的建議時,早已心力交瘁的李自成,竟與其爆發了激烈的爭吵!兩人言語衝撞,互不相讓,最終劉宗敏怒哼一聲,拂袖而去,暫時離開了中軍大帳!主帥與核心大將之間的裂痕,已然公開化。
就在此時,負責糧草的官員前來稟報,聲音帶著哭腔:“大……大王!軍中斷糧了!所有能搜集到的糧草……全部耗儘!最多……最多隻能再支撐五天了!”
五天!這個數字,如同最後的喪鐘,敲響在李自成的心頭!
一直沉默不語的軍師宋獻策,此刻也終於開口了,語氣中帶著幾分無奈和蕭索:“大王……天意……或許不在北伐……強行攻關,徒增傷亡。依臣之見……不如……暫且退兵吧?”
退兵?李自成渾身一震!他從未想過退兵!他一路從陝西殺出來,席卷中原,兵臨京師城下,眼看就要奪取大明江山,成就帝王霸業!怎麼能在此刻退兵?!
然而,就在他內心激烈掙紮之際,一名從南方拚死逃回來的傳令兵,跌跌撞撞地闖入大帳,帶來了一個讓他徹底陷入絕望的消息:
“報——!大王!南……南路軍……完了!劉將軍……劉將軍在固關遭遇明軍伏擊……兵敗……陣亡了!固關……也已失守!南路……南路十餘萬大軍……全軍覆沒!!”
劉芳亮陣亡?!固關失守?!南路全軍覆沒?!
這一連串如同噩夢般的消息,徹底擊垮了李自成最後一點僥幸和堅持!他眼前一黑,踉蹌著後退幾步,一屁股癱坐在了帥位之上,口中喃喃自語:“敗了……敗了……徹底敗了……北伐……終究是……一場空……”
南路軍是他迂回包抄、威逼京師的關鍵!固關更是他日後西撤或東進的咽喉要道!如今,南路軍覆沒,固關失陷,他北上的道路已被徹底堵死,後路亦岌岌可危!他知道,自己已經徹底失去了問鼎中原的最佳時機!再不撤退,等待他的,隻有全軍覆沒的下場!
“退……退兵……”他艱難地吐出這兩個字,仿佛耗儘了全身的力氣,“回……回西安……我們回西安……”他放棄了北伐,放棄了近在咫尺的北京城,選擇了退回他起家的陝西老巢,準備重新整頓軍力,以圖東山再起。
丞相牛金星見狀,知道大局已定,連忙上前勸慰道:“大王英明!勝敗乃兵家常事!我軍將士遠征疲憊,糧草不濟,此時暫回西安休整,乃是保存實力,以圖再起之上策!待我軍養精蓄銳,兵精糧足,再揮師東出,定能一雪前恥,直搗黃龍!”
李自成如同沒有聽到一般,隻是無力地揮了揮手。
很快,退兵的命令傳遍了整個大順軍營。那些早已厭戰、思鄉心切的士兵們,雖然也為失敗感到沮喪,但更多的是一種可以活下去的慶幸。而那些忠心耿耿的老營兵和將領們,則在沉默中,開始默默地收拾行裝,準備踏上那條漫長而充滿未知凶險的西歸之路。
圍困寧武關近半年之久的大順軍,終於……開始撤退了。這場牽動了整個帝國神經、幾乎決定了大明國運的寧武關之戰,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落下了帷幕。雖然明軍未能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殲滅戰,但成功地將不可一世的闖王大軍,拒之於京畿之外,並最終迫使其狼狽西撤,這本身,就是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偉大勝利!而這場勝利,也為崇禎皇帝和他那風雨飄搖的王朝,贏得了更多、也更寶貴的……時間。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