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稱帝”!
潞王朱常淓在杭州、益王朱慈炲在撫州、靖江王朱亨嘉在桂林,這三位同屬大明宗室的藩王,竟在短短月餘之內,相繼登基稱帝,公然與北京的崇禎朝廷分庭抗禮!他們指斥崇禎皇帝為“昏君”、“暴君”,指責其“篡位殺兄”、“複辟閹黨”、“濫殺無辜”,並號召天下兵馬,共誅“國賊”!
一時間,整個天下,竟赫然出現了“五帝並立”的荒唐局麵!——北京,有大明正統皇帝朱由檢;杭州,有建元“建武”的潞王朱常淓;再加上撫州的益王和桂林的靖江王……這已是四位“朱家皇帝”!
而在這四位之外,關外的盛京,還有一位年幼的大清“天子”;四川,有早已稱帝的大西皇帝張獻忠;陝西西安,則還有那位雖在固關慘敗、卻依舊占據著西北老巢的大順皇帝李自成!
這史無前例的“五帝並立”之亂局,徹底動搖了大明王朝最後的國本!
消息傳開,天下震動!普通百姓在經曆了連年的戰亂、饑荒、瘟疫之後,本以為在當今這位鐵腕皇帝的治理下,能過上幾天太平日子。卻不想,這朱家的王爺們,自己倒先亂了起來!他們意識到,這天下……恐怕再無太平之日了!
而京師的朝堂之上,更是人心浮動。許多官員,在經曆了崇禎皇帝近兩年來那酷烈無情的清洗之後,早已是心驚膽戰。如今見南方三王並起,聲勢浩大,不少人的心思,便又活絡了起來。他們開始在私下裡議論、觀望、甚至……暗中聯係,為自己尋找新的“出路”,盤算著該如何在這場即將到來的、更為慘烈的內戰之中,“擇木而棲”。
他們心中清楚,在這亂世之中,所謂的“正統”,早已變得不再重要。最終決定一切的,隻有一個字——“勝”!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才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在他們看來,隻要自己不投降關外的建奴韃子,無論是支持北京的崇禎皇帝,還是支持南京的潞王、或是其他什麼王爺,將來……都可自詡為“大明忠臣”!
崇禎皇帝坐在東暖閣的龍椅之上,看著底下那些神情各異、各懷鬼胎的臣子們,臉上雖然依舊保持著帝王的冷靜,但那雙深邃的眼眸之中,卻早已是殺意凜然!
天下大亂的消息,自然也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關外。
盛京,皇父攝政王多爾袞,在接到關內探馬送回的、關於“三王稱帝”的絕密情報之後,先是愕然,隨即……爆發出了一陣難以抑製的狂笑!
“哈哈哈!好!好啊!朱由檢!你這小兒!你也有今日!!”他興奮地在大殿之內來回踱步,心中充滿了幸災樂禍的快意!
他剛剛還在為自己南征朵顏三衛受挫、被皇太後布木布泰強行召回、以及之前派遣的使臣寧完我在北京被淩遲處死等一係列的失利而憋屈不已。卻不想,這明朝的內亂,竟會來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烈!這簡直是……上天賜予他大清國的絕佳良機!
此時,他剛剛從征討兀良哈諸部殘餘的戰場上歸來的親弟弟、豫親王多鐸,正提著幾顆血淋淋的蒙古部落頭領的首級,前來獻功取樂。
多爾袞看著那些首級,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賞!重賞!但……這些,都隻是開胃小菜罷了!”
他將那份來自關內的密報,遞給了多鐸和一旁的漢軍旗大學士範文程等人。眾人看過之後,無不又驚又喜!
就在此時,又有侍衛來報,說是……那位自稱“建武皇帝”的南明潞王朱常淓,竟也派了密使前來,請求與大清聯手,南北夾擊,共同攻取北京!並許諾,事成之後,願與大清“劃江而治”!
多爾袞聽完,更是放聲大笑:“好一個‘劃江而治’!這朱家的子孫,為了爭奪皇位,竟連這等賣國求榮的無恥之言都說得出口!既然他想借我大清的刀,去殺他的同宗兄弟,那本王……便成全他!”
他當即便在大殿之上,展開了一幅巨大的、由潛伏在明朝內部的奸細所提供的、極其詳儘的明軍邊防布防圖!
他指著地圖上的一處關隘,眼中閃爍著貪婪的光芒:“諸位請看!山海關,有吳三桂重兵把守,強攻不易。然則……此處!喜峰口!”
他冷笑道:“據可靠情報,明廷為平定南方的‘三王之亂’,已將薊鎮總兵黃得功所部主力南調!如今,這喜峰口一帶的防禦,已是空虛無比!”
“更妙的是,”範文程也上前一步,補充道,“據聞,如今鎮守喜峰口的明將,名叫藺養成。此人,乃是前大順流寇的降將!不僅在明軍之中毫無根基,更不受信任,其麾下兵馬,亦不過是些殘兵敗將,戰力低弱,士氣全無!此……乃我大軍入關的最佳突破口啊!”
“好!”多爾袞當機立斷,“既然如此!那本王便再給那朱由檢小兒,送上一份‘大禮’!”
他立刻召來了早已歸降大清、並深得他信任的前明薊遼督師洪承疇!
“洪先生,”多爾袞看著這位同樣是心機深沉的漢人降臣,沉聲道,“本王現在命你,即刻以‘大清國議政大臣’之身份,出使喜峰口!給本王……去策反那個藺養成!”
“你告訴他!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他既已降過一次大順,何不再降一次我大清?!隻要他肯為我大清打開關門,迎接王師入關!本王……不僅可保他榮華富貴,更能封他為王,讓他……真正成為一方諸侯!遠比在他那明朝狗皇帝手下,當一個處處受人排擠、朝不保夕的降將,要強上百倍!”
一旁的肅親王豪格聞言,卻有些不放心地提醒道:“皇叔,這洪承疇,畢竟是明朝降臣,其心……未必忠於我大清啊!派他前去,萬一……”
多爾袞卻自信地擺了擺手:“無妨!洪承疇此人,雖然未必對我大清有多忠心,但他卻是個聰明人!他知道,如今這天下大勢,早已不在朱明一邊!他不會傻到為了一個將亡之國,而自絕生路的!”
他看著地圖上那已是處處烽煙的大明疆域,臉上露出了勢在必得的笑容:“如今,明廷內亂四起,京畿防務虛設,崇禎小兒自顧不暇!這天下……即將定矣!”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