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兩京_啟明1644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02章 兩京(1 / 1)

崇禎皇帝將一眾附逆的江南士紳、豪商儘數清洗之後,整個南直隸的官場,都陷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死一般的寂靜之中。

所有人都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是這位行事酷烈、也同樣恩威難測的年輕帝王,對整個江南官僚體係的……徹底重塑。

這一日,在南京的臨時行宮之內,崇禎皇帝召集了所有留都的文武百官,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朝會。

朝會伊始,氣氛尚算平靜。然而,就在眾人以為,今日的議題,依舊是圍繞著如何“善後”平叛事宜之時,禦座之上的崇禎皇帝,卻忽然將目光,投向了新任的南京吏部尚書馬士英。

“馬愛卿,”皇帝的聲音,平淡而又隨意,“朕且問你,於我大明立國以來,這‘南北兩京’之製,你有何看法啊?”

此言一出,底下所有官員,皆是心中一凜!

馬士英更是嚇了一跳!他知道,這“兩京之製”,乃是成祖文皇帝定下的祖製,二百餘年來,無人敢於輕易非議!他連忙出班,躬身回道:“啟稟陛下,此乃……此乃成祖皇帝所定之祖製,行之二百餘年,自有其……安定天下之深意。臣……臣位卑言輕,不敢妄議祖製。”他言辭謹慎,試圖規避風險。

然而,崇禎皇帝卻似乎並不滿意他這番“滴水不漏”的回答。他隻是淡淡一笑,隨即,便拋出了一個足以讓所有人都為之駭然的、石破天驚的改革意圖!

“朕意,自今日起,廢除南京‘陪都’之地位!”

“改南京為‘金陵府’!仍為南直隸之省會,然……其不再享有陪都之尊榮!”

“撤銷南京之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翰林院等一應留都衙門!自此,我大明天下之政務,皆由京師之內閣,統一執掌!再無……南北之分!!”

這番話,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萬鈞巨石!整個大殿之內,瞬間一片嘩然!

“陛下!萬萬不可啊!!”

南京都察院左都禦史陳洪成,第一個便出班,跪倒在地,激烈反對!“陛下!南京乃我朝之龍興之地!是太祖高皇帝親自選定之都城!亦是我大明龍脈之所在啊!非但不能廢,臣以為,當效仿前朝舊例,還都金陵!將北京……降為陪都!方合天意,順民心啊!”

他身後,立刻便有數名同樣是出身江南的官員,隨之附議。甚至還有一位侍郎,更是異想天開地建議,說金陵雖好,但並非太祖真正的“龍興之地”,建議應另立太祖的故鄉鳳陽為中都,與北京、南京,共成“三都並立”之勢,方能……安定天下。

工部尚書高弘圖,也同樣是滿麵憂色地出班進諫:“陛下!我朝這南北兩京之製,行之二百餘年,早已是深入人心!其一南一北,互為犄角,一為經濟文化之重心,一為政治軍事之中樞,正是……我大明得以安定天下二百年之基石啊!”

他更是引經據典:“漢有長安、洛陽,唐有兩京一都,皆是盛世之兆!若陛下今日,貿然廢除南京之陪都地位,恐……恐將寒了天下江南士子之心!甚至……可能再次引發地方動亂啊!”

就在這反對之聲,此起彼伏之際,那位剛剛才因禍得福、被皇帝破格任命為皇八子之師的南京禮部尚書張爾岐,卻也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

他先是肯定了皇帝“統一政務、裁撤冗官”的必要性:“陛下,臣亦以為,如今這南京六部,早已是權柄甚大,然辦事者少,淪為許多官員養老、甚至貪腐之溫床!其存在,不僅耗費巨額國帑,更使得朝廷政令,難以在南方得到有效推行!南方民間,甚至有‘隻知有南京,不知有北京’之謬論!此等亂象,若不加以整頓,長此以往,國將不國!故,撤銷南京六部,勢在必行!”

隨即,他又話鋒一轉:“然則,南京畢竟是太祖定都之所,亦是江南士子之心之所向。若驟然廢其陪都之名,恐確如高大人所言,會引發不必要的動蕩。臣以為,或可……保留其‘陪都’之名,以安撫人心。但其六部等實權衙門,則必須……徹底裁撤!”

崇禎皇帝聽著底下群臣那或激烈、或折中、或荒唐的種種意見,臉上並無太多表情。他隻是靜靜地聽著,直到所有人都說完,大殿之內再次陷入一片寂靜之後,他才緩緩開口。

“諸卿所言,皆有其理。”他的語氣,依舊是那般平淡,聽不出喜怒,“此事,乾係國本,非同小可。容朕……再思量幾日。”

“今日,便議到這裡吧。”

說罷,他便直接起身,在一眾內侍的簇擁下,離開了大殿,留下滿朝文武,麵麵相覷,皆是……心中惴惴,不知聖意究竟如何。

然而,他們又豈能知曉,此刻崇禎皇帝的內心,早已是……殺機暗藏,意決如鋼!

他之所以會暫時擱置決定,不過是……在給他們,也給自己,留出最後一點“體麵”和“緩衝”的時間罷了!

在他的心中,早已對這所謂的“南北兩京”製度,進行了最為深刻、也最為理性的剖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知道,這“兩京製”,本就是成祖朱棣,為了平衡其“靖難”之後、南北方官員之間的矛盾,而做出的一種政治妥協。自英宗皇帝之後,北京便已成為大明朝唯一、也是法理上的正式都城。南京的“陪都”地位,其實早已是……名存實亡,隻剩下了一個政治上的象征意義。

高弘圖拿漢唐的兩京製來做對比,更是可笑!漢唐的兩京,長安與洛陽,相距不過數百裡,快馬加鞭,朝發夕至!其政治、經濟、軍事聯係之緊密,遠非大明這相隔了數千裡之遙的北京與南京可比!

崇禎皇帝深知,在如今這個信息傳遞依舊極其緩慢的時代,若不能將全國的政務,統一於一個聲音,那這所謂的“南京”,便會變相地,成為另一個可以與京師分庭抗禮的“朝廷”!此次“三王之亂”,便是最好的證明!

保留南京的“象征”地位,可以!但,保留其一整套與京師一般無二的六部、都察院等完整的中央機構,則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他甚至在心中,不止一次地反問自己:如果這南京六部,真的如那些史官所言,對穩定國家、製衡南北,有如此之大的作用,那為何……在曆史上,大明末年,依舊會亡國?!為何這“留都”製度,在李自成兵臨北京城下、在滿清鐵騎踏破山海關的國難之時,從未能起到半分“救急”的作用?!

說到底,這所謂的“兩京製”,不過是那些早已習慣了偏安一隅、不思進取、隻知維護自身利益的江南士紳官僚集團,用來對抗中央皇權、維護自身“半獨立”地位的一個……看似穩妥、實則無用的“紙麵幻象”罷了!

朱棣遷都北京,並非偶然!那是出於政治安全、軍事防禦、以及……擺脫南方士紳集團權力掣肘的深遠戰略考量!而他之所以會保留南京六部,也更多的是為了安置和安撫那些建文帝的舊臣!

如今,他既已穿越而來,又麵臨著這內憂外患、國將不國之危局,便絕不能再被這早已不合時宜的“祖製”,所束縛!

他已明確表態:廢除南京六部,將全國政務,徹底統一於京師,乃是勢在必行之舉!

隻是,考慮到現實的政治阻力和江南地區那複雜的人心,他決定……暫且保留南京“陪都”的象征性地位。

他的改革路線,將從“實權去冗”開始,一步步地,將這早已腐朽不堪的留都體係,徹底瓦解!而由此引發的、南京朝廷官員與既得利益集團的激烈反抗,也必將……成為他下一階段,所要麵對的最為嚴峻的政治主線!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龍刃 抗戰:從淞滬開始打滿全場 詭異降臨:假扮貴族插班生意外成團寵 天幕:開局一首不妙曲,老朱哭了 知青被藏地窖五年吃肉喝血後重生 陰陽黃泉路 重生高考我的未來全是掛 七五:虎妞為伴,再收個落難大小姐 跨時空之戀與毀滅魔咒 重生:那個人好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