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在畢懋康、畢懋良、焦勖等工仗局主事官員的陪同下,巡視到那處專門用來試射新式鳥銃的試驗場之時,一名正在調試手中火銃的匠戶,在看到遠處那片象征著天子親臨的明黃色儀仗之後,竟是嚇得魂飛魄散,“噗通”一聲,便跪倒在地,連手中的火銃,也“當啷”一聲,掉落在了地上。
崇禎皇帝的目光,瞬間便被那支掉落在地的、造型頗為新穎的短火銃,給吸引住了!
“此物……是何物?”他饒有興致地問道。
工部尚書兼工仗局總領畢懋康,連忙上前,將那支短火銃拾起,恭敬地呈送到皇帝麵前,臉上帶著幾分自豪與興奮,回稟道:“啟稟陛下!此銃,乃是我等工仗局的工匠們,在研究了那些從澳門送來的西洋轉輪打火槍之後,去其繁複,取其精要,並加以改良之後,所試製出來的新式短銃!”
他繼續介紹道:“臣等以為,可將其命名為——‘大明短銃’!”
“大明短銃……”崇禎皇帝接過那支尚帶著幾分粗糙、卻也充滿了實用主義美感的短銃,在手中掂了掂,滿意地點了點頭,“好!好名字!最重要的是,此乃我大明工匠,自主改進之利器!足以向天下人證明,我漢家兒郎的智慧,絕不輸於任何西夷蠻邦!”他這番話,極大地提升了在場所有工匠們的民族自豪感!
這“大明短銃”,采用了雙槍管設計,不僅可以齊射,更可以實現快速的連射;其槍身短小精悍,可單手操作,尤其適合騎兵在顛簸的馬背之上,進行近距離的射擊作戰;更關鍵的是,它采用了最新研製出來的、對氣候依賴更小、也更便於清理殘渣的燧發式擊發結構,兼具了外露與內藏兩種機括之優點。唯一的缺點,或許便是……其造型略顯樸素,不如那些西洋貴族們所用的裝飾精美的短銃那般……美觀。
“光說不練假把式!”崇禎皇帝把玩著手中的短銃,興致盎然,“朕要親眼看看,它在實戰之中的威力!”
他目光一掃,落在了隨行護衛的錦衣衛百戶齊昊的身上。此人乃是前不久武科大比之中,脫穎而出的一名武進士,馬術、騎射皆是上上之選,此刻正被安排在禦前,充當侍衛。
“齊昊!”
“臣在!”
“你,來替朕,試試此銃!”
“遵旨!”
齊昊聞言大喜!他知道,這是皇帝陛下在給自己一個在禦前展現實力的絕佳機會!他立刻接過那支“大明短銃”,翻身上馬,向著百步之外的草人靶子,策馬疾馳而去!
隻見他在顛簸的馬背之上,竟是異常沉穩!他先是舉槍,對著那草人靶子,連開兩槍!“砰!砰!”兩聲脆響!那草人的頭部和胸部,瞬間便爆出了兩個大洞!隨即,他竟在馬背之上,以一種令人眼花繚亂的速度,從腰間的彈藥包中,取出了新的彈藥,迅速完成了再次的裝填!並再次射擊!在精準地命中靶心之後,他又猛地拔出腰間的繡春刀,發出一聲怒吼,手起刀落,便將那早已是千瘡百孔的草人靶子,一刀……斬首!
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一氣嗬成!
這……這便是騎射與近戰的無縫銜接!這短銃的出現,將極大地提升大明輕騎兵的戰術靈活性與衝擊力!
齊昊策馬而回,臉上充滿了難以抑製的興奮:“陛下!此銃……此銃簡直是神物啊!其所有裝填發射之操作,皆可在馬背之上完成!若我大明騎兵,皆能人手一支,那……那日後在與建奴韃子的騎兵對陣之時,必將……無往不利!此乃……應對賊虜騎兵之無上利器啊!!”
然而,就在崇禎皇帝也同樣為此銃的巨大威力而感到振奮不已之時,火器局主事焦勖,卻上前一步,臉上帶著幾分悲痛之色,奏報了一件……令人心情沉重之事。
“陛下……”他的聲音有些哽咽,“為……為試製此銃,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我火器局……共有五名最為優秀的匠戶,因銃管在試射之時,不幸炸膛,而當場……殉職。另有三名經驗最為豐富的老師傅,也因日夜操勞,積勞成疾,最終……病逝於任上。”
畢懋康兄弟二人,也隨之跪倒在地,聯名請求道:“懇請陛下,能給予這些為國儘忠的匠人,一份……身後的哀榮!”
崇禎皇帝聞言,心中一震!他連忙親自上前,將這三位為大明火器革新,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功臣,一一扶起。
“三位愛卿,快快請起!”他的眼中,充滿了感動與……敬意。
他環視在場所有工匠,用一種前所未有的、莊重而又充滿了感情的語氣,當眾宣布:“傳朕旨意!!”
“自今日起!凡我大明工仗局所屬之所有工匠,凡因公殉職者,一應……皆視作在戰場之上,為國捐軀之陣亡官兵!其名諱,入忠烈祠,永享祭祀!!”
“其家屬,儘數接入京師!由戶部統一安置!每月按時發放雙倍之銀兩糧米!確保其……衣食無憂!其子女,亦可優先入國子監或皇家武學院就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所有在職之有功匠戶,皆需按軍功,詳細造冊!由吏部核定之後,一體……升賞!”
“朕要讓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聲音,在整個試驗場上空回蕩,“為國造船、製炮、煉鐵、造銃者!與那上陣殺敵之將士,一般無二!皆是……為國戰死!皆是我大明朝,最值得敬重的……英雄!!”
在用這番製度化的撫恤,徹底贏得了所有工匠們的“人心”之後,崇禎皇帝立刻便下達了關於“大明短銃”的量產命令!
“畢愛卿!此‘大明短銃’,首批,給朕……先造三千杆出來!朕要儘快,將其配發到京營禁軍之中,先行試用!”
隨即,他又立刻召見了戶部尚書倪元璐、英國公張世澤、以及禁軍總督董琦三位大臣,與他們一同,商討此銃之具體使用與後續的推廣方向。
最後,他又將目光,投向了他最為信任的內廠提督方正化。
“方伴伴!”
“奴才在!”
“從今日起,整個工仗局,所有火器的研發、製造、以及……經費之使用,所有事宜,皆由你內廠,給朕……全權監察!”
“朕不希望,”他的眼中,閃過一絲冰冷的寒光,“再看到任何……因官僚扯皮、或是貪墨腐蝕,而導致朕這興國強軍之大計,受到半分阻撓之事!你……可明白?!”
“奴才……遵旨!”方正化心中一凜,立刻叩首領命。
喜歡啟明1644請大家收藏:()啟明1644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