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深諳明哲保身之道,其投靠曹操不久,與荀彧,郭嘉等同僚尚不熟悉,自然不好急於“表現”,以免遭人嫉恨。
不過眼見丞相提問,賈詡倒也不再藏私,拱手道:
“諸位大人,皆是智謀深遠,文和佩服。丞相欲聯姻孫策,自無不可,隻是......若要其北上,僅靠聯姻為盟,還遠遠不夠!”
曹操沉吟片刻,道:
“那依文和之見,該當如何?”
賈詡微微一笑,自信道:
“劉表與劉備業已結盟,劉表不過乃守戶之犬,不足為慮,但其與孫策有殺父之仇!主公隻要命校事秘諜,於江東散布謠言,言二劉同盟,意在他日共謀江東,必引孫策警覺。況且......孫策年少氣盛,對袁術以其交托玉璽稱帝,一向耿耿於懷,如今袁術生死不知,玉璽下落不明,無論是對二劉先下手為強,還是為奪取廬江,向江東世家炫耀武力,甚至是為奪回玉璽,一雪前恥,那孫策都極有可能出兵!”
賈詡再度露出一絲狡黠的笑意,接著說道:
“若丞相還不放心,便為江淮亂局再添上一把火!私下以揚州牧之職相許,命孫策討伐袁術,劉備,待其事成,便正式表奏天子!”
賈詡輔佐張繡,久居宛城,對劉表與孫家的恩怨,可謂知之甚詳。
他篤定以孫策性格,必會先下手為強,而劉表,甚至其同盟劉備,也遲早會與孫策兵戎相見!
郭嘉對賈詡智謀,也是頗為歎服,讚同道:
“文和大人妙計!好一招“無中生有,以利誘之”!孫策此時尚不足為慮,其北上廬江,即便擊敗袁術殘部,與劉備恐也是勝負難料,隻要二人不斷相爭,丞相便可高枕無憂!”
“況且......袁術手中的玉璽,無論落入誰手中,對丞相都未必是一件壞事!”
曹操聞言,瞬間便明白過來,問道:
“奉孝是說......”
郭嘉一副智珠在握的神情道:
“私藏玉璽,形同謀逆!若玉璽落入孫策手中,丞相可借天子名義,命劉備前往討伐,二人必定不死不休!若玉璽落入劉備手中,丞相可借校事秘諜散布流言,稱劉備沽名釣譽,實則早有稱帝不臣之心,其欲仿效袁術,借玉璽於淮南稱帝!”
此言一出,曹操愁眉儘展,大喜道:
“好!諸公所謀,皆有道理!尤其是文和,奉孝之言,最得孤心!”
其收斂笑意,對荀彧下令道:
“文若,傳孤之命!再次派出使者,前往江東拜會孫策,商議聯姻之事!”
“公達,仲德,你二人繼續以校事秘諜,聯絡許貢及其他江東世家,以備他日之需!”
“奉孝,文和,你等密切留意袁術殘部動向,以及玉璽下落,尋機散布流言,攪動廬江局勢!”
最後,曹操才對校事統領杜懷說道:
“這諸多安排,皆需思遠你麾下秘諜配合,孤允你擴充校事,再擇有能者,暗中為孤效力!”
杜懷聽出曹操對其頗有重用,放權之意,連忙喜道:
“諾!屬下必不辜負丞相期望!”
無獨有偶,就在曹操一方精心“算計”之時,孫策已暗中集結兵力於丹陽,虎視廬江。
不過,孫策還未與曹操正式聯姻結盟,且廬江依舊在“老相識”劉勳手中,那偽帝袁術生死未知,傳國玉璽也下落不明。因此,眼下他並不急於立刻北上。
隻是......其一向倚仗的江東“二張”,張昭,張紘二人不停進言,令其不勝其煩。
現今江東六郡,除卻江北的廬江郡,已有五郡在孫策軍治下。
可惜孫策這數年征戰,多行暴戾之舉,以致江東各世家大族同仇敵愾,對其時有反叛之舉!
孫策對此,自是怒不可遏,其屢以武力威懾鎮壓。對反抗的世家大族人物,輕則流放遷徙,重則滿門誅殺,吳郡高氏,會稽周氏皆被其荼毒。
近年來,江東世家勢力被不斷削弱,反抗勢頭日趨減弱,孫策也在好兄弟周瑜,以及張昭,張紘等人勸阻下,略有收斂,也開始拉攏部分江東世家,收為己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如今,錢塘全氏,吳縣朱氏,顧氏等家族,皆有族中子弟效力於孫策麾下。
隻不過,那廬陵,豫章兩郡,還是有不少大小豪族起事,讓孫策不得不分兵鎮壓,以至丹陽僅能調集一萬五千兵馬,以待北上廬江。
張紘一向溫和謙遜,但見孫策竟窮兵黷武,欲再起戰事,不由勸誡道:
“我江東之地尚未安穩,主公便貿然率軍北上,實乃不智之舉!且那廬江太守劉勳實力未損,淮南劉備亦對廬江虎視眈眈,此等亂局,主公又何必勞師遠征,去趟這渾水!?”
張昭性格方正,深得孫策尊重,卻更為固執,當下他直言進諫道:
“主公,子綱之言乃是正理!江東連年征戰,兵源,糧草皆是日漸匱乏,此等非常之時,我等正應安居江東,休養生息,何故主公還要興兵北上?”
“大江阻隔,糧草運輸不便,若主公這一萬五千人馬,受挫困於廬江,豈非自蹈死地!”
孫策年輕氣盛,性情急躁,對張昭,張紘二人的反複勸誡,早已不耐煩,當下便打斷道:
“二公休再多言!想我以三千兵馬,便橫掃江東,成就今日功業!那廬江劉勳,在袁術麾下便是一無能之輩,我破其易如反掌!至於那淮南劉備,有曹操在側牽製,其兵力必定有限,我又怎會懼他!”
張紘,張昭二人還待再勸,竟被孫策揮手打斷,其恨恨道:
“不必再言!當年我以父親所留玉璽為憑,僅從袁術處換得三千兵馬!那狗賊卻借機霸占我家玉璽,以此謀逆稱帝,著實可惡!如今我正要進軍廬江,尋那袁術下落,奪回玉璽,以待他日逐鹿中原,成就不世霸業!”
孫策正在侃侃而談之際,身後卻傳來一聲無奈歎息。
“伯符,你怎還是如此急躁!?”
隻見來人身著一襲月白色絲質素袍,身姿修長挺拔,自有一股卓然不群之態。
其唇若塗朱,眉如墨畫,雙眸明亮深邃,鼻梁高挺,線條剛硬又不失俊朗。一頭烏發束於玉冠之下,幾縷碎發垂落額前,更添幾分不羈與隨性。
正是孫策好兄弟,江東大都督,周瑜。
下章預告“公瑾之謀”!
喜歡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請大家收藏:()我去投皇叔,呂布直搖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