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財用當慎論_雜論對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雜論對話 > 第74章 財用當慎論

第74章 財用當慎論(1 / 1)

財用當慎論

——長安王翁與胡商子嗣問答錄

第一章奢靡之禍昭前鑒

第一節金穀園荒警示深

唐會昌三年暮春,長安西市胡商子嗣安畢羅,新襲父業得萬貫家財,終日宴飲作樂,以明珠飾馬,以錦緞鋪路。聞東市“王記藥鋪”王翁素諳古今財用之道,遂攜珍玩往謁,笑問:“人生在世,富貴何不及時行樂?昔父執言‘財聚則人散’,翁以為然否?”

王翁撫須長歎,引至庭中老槐下,指殘卷曰:“汝知晉石崇乎?《世說新語》載其‘廁有十餘婢侍列,皆麗服藻飾,置甲煎粉、沈香之屬’,以蠟代薪,以錦步障五十裡。後八王之亂,崇被收,歎曰:‘奴輩利吾家財!’收者曰:‘知財致害,何不早散?’崇無以應。此非‘財聚則禍至’耶?”

安畢羅嗤笑:“石崇恃財傲物,故遭禍耳。吾但求自娛,豈同此輩?”

王翁取《史記·貨殖列傳》示之:“秦末烏氏倮以畜牧致巨富,然‘禮抗萬乘,名顯天下’;而漢鄧通得文帝賜銅山,富可敵國,終至餓死。《道德經》雲:‘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汝父言‘財聚則人散’,實本《大學》‘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非謂縱樂也。”

第二節酒池肉林遺恨長

見安畢羅麵有不屑,王翁厲聲道:“汝知商紂‘酒池肉林’乎?《史記》載其‘以酒為池,縣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耗財無數,終致國滅。近世隋煬帝鑿運河,造龍舟,‘龍舟四重,高四十五尺,長二百丈’,幃幔皆錦緞,舟子衣羅綺,天下財賦耗儘,遂有瓦崗之變。此非‘財妄用則國亡’之證耶?”

複指西市廢宅:“昔此宅主為波斯商人穆罕默德,以香料暴富,造‘黃金屋’,柱嵌寶石,地鋪琉璃,每宴客必碎玉杯、焚沉水。後一場大火,財貨儘毀,其子流落為丐。吾嘗聞其仆言:‘主人每用財,如潑水於沙,看似光鮮,轉瞬即逝。’”

第二章節儉之德傳千古

第一節陶朱三散見高風

安畢羅怫然曰:“若如翁言,當守財如鐵公雞耶?”

王翁撫掌笑曰:“非也!《史記》載陶朱公‘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諸昆弟’,此非守財,乃‘富好行其德’《孟子》語)。公居陶時,見歲饑,儘出倉粟以賑,民感其德,後複聚財更巨。漢相公孫弘‘食一肉脫粟之飯,故人所善賓客,仰衣食,弘奉祿皆以給之’,終成賢相。”

乃展《袁氏世範》:“‘rich而能儉,可以長久。’宋參政魯宗道,家貧時‘食齏粥’,顯貴後‘所居不增一椽,所衣不過繒帛’,仁宗歎曰:‘真宰相器也。’汝父嘗販絲綢至嶺南,見災民枕藉,遂以半船絲綢易米賑濟,後嶺南商埠皆與通好,此乃‘散財聚人’之道。”

第二節朱門陋巷見真章

王翁引安畢羅至內室,示其布衾瓦灶:“吾雖薄有家財,然‘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左傳》)。昔晏嬰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齊景公謂其‘太儉’,嬰對曰:‘君之欲,無窮也;民之力,有儘也。’今汝以明珠飾馬,曾見西市織工‘終歲勤動,妻子凍餒’乎?《論語》雲:‘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又指藥櫃標簽:“此皆吾手書,紙乃前朝舊牘翻麵用之。吾祖訓雲:‘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昨見汝以錦緞裹果餌,此非‘暴殄天物’耶?《尚書》‘惟日孜孜,無敢逸豫’,真財用之道也。”

第三章財用三維持樞要

第一節養德維生為上計

安畢羅頓悟,叩問:“願聞財用正道。”

王翁取算盤置案:“財用有三維:一曰‘養德’,二曰‘維生’,三曰‘興業’。《禮記》雲:‘富潤屋,德潤身。’汝當以十分之三財,行義舉:建義倉、修橋梁、助寒士。昔宋陳摶‘以財造書院,聚書萬卷,供貧士讀’,其子孫多登科第。”

“二曰‘維生’,”王翁撥珠,“以十分之四,備衣食、養父母、教子弟。唐柳玭《家訓》雲:‘夫名門右族,莫不由祖考忠孝勤儉以成立。’汝父嘗言:‘每日用度,當思明日有無。’吾見汝昨宴客,一席之費夠織工半年糧,此非‘維生’,乃‘戕生’也。”

第二節興業傳家謀久長

“三曰‘興業’,”王翁指藥鋪匾額,“以十分之三,擴產業、結善緣、備災禍。漢卓文君歸蜀,‘儘賣其車騎,買一酒舍酤酒’,終成巨富。吾每年以財貨之三成,購良種、聘良工、探商路,故藥鋪四十年不衰。《商君書》雲:‘農、商、官三者,國之常官也。’財用於興業,乃強國之本。”

複授竹簡一卷:“此《財用三約》:‘一約:凡用財,先計德業,後及自娛;二約:凡宴客,費不過十緡,逾則捐入義倉;三約:凡購玩物,值過百緡,需書明‘非關生業,聊寄雅懷’,並記於賬。’遵此三約,可保財不妄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第四章散財聚德成至理

第一節財如流水貴疏通

安畢羅再問:“財若積水,不散則腐乎?”

王翁擊節稱善:“然也!《管子》雲:‘善者執其通施,以禦其司命。’財如江河,通流則利,壅塞則害。宋範仲淹‘置義田千畝,以養濟群族之人’,雖位至宰相,死之日‘身無以為殮,子無以為喪’,然範氏子孫‘賢才輩出,綿延不絕’。反觀唐元載‘積胡椒至八百石’,抄家時‘胡椒充公,家財籍沒’,子皆伏誅。”

乃述親曆事:“貞元年間,關中大旱,吾祖儘出藥鋪三年之儲,施藥賑饑,分文不取。後朝廷賜‘義商’匾額,四方藥商聞風來投,藥鋪遂成西市巨擘。此非‘財散則人聚,人聚則財複聚’耶?《周書》‘財匱而令虐,所以失其民也’,誠不我欺。”

第二節用財有道即聖賢

臨彆時,王翁贈安畢羅《貨殖要訓》:“汝觀此冊,從猗頓‘務完物,無息幣’,到白圭‘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皆言財用當‘取之有道,用之有節’。《鹽鐵論》雲:‘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財用之要,在‘因時’‘知事’:豐歲備荒,荒歲賑濟;盛時興業,衰時守成。”

安畢羅拜伏於地:“翁以石崇之敗教我戒奢,以陶朱之散示我積德,以‘三約’‘三維’導我用財,真乃‘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用之有節’《增廣賢文》)之活解也!小子今始知,財富非身外之物,乃‘載德之舟’,舟覆則德溺。自今當毀明珠鞍,散錦緞衣,以財行義,以德守業。”

第五章胡商改行傳美談

越明日,安畢羅儘毀家中奢靡之物,以明珠換粟千石,賑濟長安流民;取錦緞百匹,贈西市織工。又於店門立“義商榜”,書“凡老弱病殘購藥,半值;孤貧者,免費”。

是歲秋,西域商隊聞其“散財行義”,皆以珍奇藥材低價售之,安畢羅遂以“義”字為號,開“安義堂”藥鋪,與王翁藥鋪東西相望,共行善舉。

一日,有波斯故友至,見其布袍蔬食,笑曰:“君昔以珠飾馬,今乃衣粗食淡,何自苦如此?”安畢羅指“安義堂”匾額曰:“吾嘗謂‘富貴不享,枉為富’,今知‘富貴能仁,方為貴’。昔吾父言‘財聚則人散’,吾誤為縱樂,今方知‘財散則德聚,德聚則福至’。”

後安畢羅將王翁所言輯成《財用樞要》,分贈胡商,其跋曰:“吾嘗迷於綺羅,惑於珠玉,幾蹈石崇之覆轍。幸得王翁以‘三維’為舟,‘三約’為楫,渡此迷津。今刻此書,願與天下賈人共勉:財如雙刃劍,善用則利身濟世,妄用則傷身禍家。若能以財養德,雖千金散儘,亦可得‘仁者安仁’之樂,此非真財富耶?”

長安士人聞之,歎曰:“王翁以周孔之訓,化胡商之奢,使財用之道通於夷夏,真可謂‘道不遠人’矣!”由是,《財用樞要》傳於絲路,凡西域商人至長安,必購一冊,長安商風為之一變,奢靡之習大減,此皆“財用當慎”之效也。

喜歡雜論對話請大家收藏:()雜論對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嬌養好孕外室?主母改嫁權臣你哭什麼 貶妻為妾?我轉身抱牌位嫁國公 小師妹養魚失敗,師兄們集體黑化 我黑客,接受全網挑戰! 我一路人甲,怎麼都叫我無限大佬 十三太保重生之白虎轉世 夫人要和離?瘋批權臣親她紅溫 主母從幾十年後殺回來,全府瘋了 開局聖地道子,你讓我走廢材流? 這個日常係文字遊戲大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