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泮水論難
時維孟夏,薰風解慍。泮水之濱,有古槐覆亭,蔭可蔽十數人。亭中坐四老:東首者,白髯及腹,乃洛下耆儒王景明先生,博通經史,嘗治《周官》《貨殖列傳》;西首者,麵若古玉,目若寒星,為吳門隱士趙鬆雪公,少習商略,曾泛海至大食諸國;南首者,須眉蒼勁,腰佩銅章,係故關市令錢穆之公,熟諳邊貿舊製;北首者,發微斑而神鑠,操嶺南音,乃舶商胡氏之後胡雪岩公,嘗譯泰西商書數卷。
忽有少年持卷趨入,長揖曰:“晚輩嘗聞‘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今吾邦商舶漸通西海,市易之網將及八極,然或謂‘拓域如搏虎,利厚而險深’,或謂‘閉關則困,遠略乃昌’。願聞諸老夫子,當何以謀‘進入更大之市場’?”
王景明撫髯微笑,指亭外泮水曰:“子見此水乎?決之東則東注,決之西則西流。市易之道,亦猶水之就下,勢至則通,阻之無益。昔《史記·貨殖列傳》雲:‘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夫利之所在,雖山海阻絕,商賈必至焉。今西域有大秦羅馬)、天竺,海東有倭國、呂宋,其民皆有需於吾邦之絲綢、瓷器,吾邦亦需彼之香料、珠玉。此非人力強合,乃天道自然也。”
趙鬆雪接言曰:“景明公言其勢,某請言其術。某少遊大食,見其商旅結隊,動以千數,持券票據)而行,跨州越郡,如履庭戶。其國設‘律例院’,定市易之規,凡貨值、契約、稅賦,皆著於令,違約者罰無赦。又造‘海圖’,標風訊、暗礁,故雖遠涉重洋而不迷。泰西有《羅馬法》,其中‘萬民法’專詳商事,所謂‘契約自由,債務必償’,此與吾《唐律·雜律》‘負債違契不償’之條,理實相通。今吾邦欲拓市場,當首立規則,次備器械,三洽外邦之律,否則如盲魚入海,雖有鱗爪,終為他族所噬。”
錢穆之按劍而起,聲如洪鐘:“鬆雪公言律例,某則重邊防。昔漢武通西域,先遣張騫鑿空,複置西域都護,屯兵戍守,然後商路乃安。今西海諸國,或慕吾文物,或貪吾貨利,然蠻夷之心,難測如淵。昔宋室市舶雖盛,終以武備不競,為遼金所困。某嘗覽《孫子兵法》:‘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拓市如戰陣,必以甲兵為後盾,以關隘為藩籬。今當於南洋要衝,如滿剌加馬六甲)、呂宋諸處,築城設衛,屯糧駐兵,使商賈往來,有恃無恐。此非窮兵黷武,乃保商之要道也。”
胡雪岩撫掌笑曰:“穆之公知守禦,未知通變。某近譯英吉利人亞當·斯密《國富論》譯稱《富國策》),其言曰:‘分工愈細,國愈富;市場愈廣,利愈厚。’又雲:‘自由通商,如無形之手,調盈劑虛。’今吾邦若僅恃兵威,不曉商理,猶持雕弓而射浮光。泰西諸國,近興‘公司’之製,集眾資為一,共擔風險,共享其利,如荷蘭之‘東印度公司’,擁兵自護,兼理市易,其勢橫絕四海。又有‘銀行’,可通彙天下,轉瞬間巨金越洋。吾邦當效其製,立‘商部’總其綱,設‘股份公司’聚其財,開‘銀號’通其彙,如此則人力可集,財力可通,雖遠隔重洋,如在庭戶。”
第二章·古今通變
少年蹙眉曰:“諸老之言,各有攸當。然古之商路,如絲綢之路,皆陸行駝隊;今之西海,乃驚濤萬裡,器械不同,製度迥異,恐古法難施於今勢。且聞泰西諸國,船堅炮利,其市易常以兵威脅之,若吾以仁義往,恐如羊入虎群,何以自處?”
王景明頷首曰:“子言甚是。然變中有常,常中有變。《周易》雲:‘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昔張騫通西域,帶絲綢而返苜蓿,此非獨貿易,乃通文化也。今之西海,雖器械精利,其民亦慕吾禮儀之邦。某嘗讀《島夷誌略》,見汪大淵所記西洋諸國,雖蠻貊之邦,亦重信約。吾邦當以‘王道’治商,先遣使者宣諭德化,示以懷柔,再以貨賄結其心,以技藝服其誌。昔鄭和下西洋,不奪其地,不掠其財,惟宣威德,故諸國皆遣使來朝。此非示弱,乃‘柔能克剛’之道也。”
趙鬆雪歎曰:“景明公言德化,某則見血火。某在大食,聞泰西人言,其哥倫布、達伽馬之流,航海南極,皆以國王之命,攜兵器而往,遇土人不服,則以炮轟擊。其東印度公司,所至之處,或迫簽條約,或奪其港口,名為通商,實乃殖民。今南洋諸島,多為荷、葡所據,其律例嚴苛,於吾商舶,或重征關稅,或限其交易。若一味懷柔,恐如宋襄公之仁,喪師辱國。當效《管子》‘通貨積財,富國強兵’之策,一麵通商,一麵治兵,使吾船有堅甲,炮有遠力,彼見吾不可犯,乃肯以禮相待。”
錢穆之擊案曰:“鬆雪公此言,深得‘以戰止戰’之意。某考《漢書·食貨誌》,桑弘羊治鹽鐵,‘國富而兵強,乃能攘夷狄,服四夷’。今欲拓市場,必以國力為基。臣聞福建、廣東沿海,已造‘福船’‘廣船’,其堅可敵泰西之‘夾板船’,當擴其船廠,募善舟者習水戰,仿泰西炮術,鑄精鐵大炮,置諸船頭。又當於沿海設‘市舶司’,掌關稅、稽商旅,凡出洋商船,皆給‘公憑’,編隊而行,遇海盜則合擊,遇強邦則互援。如此,商隊即船隊,貨船即兵船,進可貿易,退可自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胡雪岩搖首曰:“穆之公知強兵,未知‘商戰’。泰西有賢哲名曰大衛·李嘉圖譯稱‘李加圖’),著《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言‘比較優勢’之理,謂各國各擅其長,互通有無,則彼此皆利。今吾邦絲綢、瓷器,彼邦呢絨、鐘表,各有優劣,正可相易。若一味恃強,恐激其聯合抗我,如春秋戰國之合縱。某以為,當設‘商約司’,專司與外邦定約,仿泰西‘領事裁判權’譯稱‘領事治訟權’),保吾商民在彼之權;又於吾港口設‘夷館’,許彼商居住,示以開放,如此則‘利共均,怨共分’,市場可久長也。且泰西有‘專利法’,保護技藝創新,吾邦亦當立‘器藝專利’之條,鼓勵工匠造新船、製新器,如此則器械自能精進,不待外求。”
第三章·利弊之辨
少年再拜曰:“諸老之論,如撥雲見日。然聞‘利與害隨,福與禍倚’,拓大市場,或可富民強國,亦或致財外流、民心浮動,敢問當何以避害而趨利?”
王景明捋髯長歎:“子能慮及此,可謂深謀。《老子》雲:‘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昔漢通西域,雖得汗血馬,亦使胡風內漸;唐開市舶,雖致萬邦來朝,終有藩鎮之禍。今西學東漸,其器雖利,其道或異。當設‘譯館’,選通士譯泰西之書,辨其善惡,取其技藝,而斥其邪說。又當申‘華夷之辨’,令商民雖與外夷交易,不得棄吾衣冠禮儀,如《禮記》所言‘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
趙鬆雪接曰:“景明公慮教化,某慮財貨。某聞泰西有‘重商主義’譯稱‘重商之學’),謂國之富在金銀內聚。今吾邦與西夷貿易,多以絲綢、瓷器易其白銀,此乃‘以有易無’,利在吾也。然須防其以‘奇技淫巧’惑吾民,如鐘表、八音盒之類,雖精巧而無益實用,當限其輸入。又當察彼所需,專產其急缺之物,如茶葉、大黃,彼族食肉類,非此不得下,此乃‘以我之所有,製彼之所需’,如《鹽鐵論》言‘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
錢穆之撫掌曰:“鬆雪公知貿易之術,某知固本之要。《尚書》雲:‘民惟邦本,本固邦寧。’今若重商而輕農,恐致穀價騰踴,流民四起。當定‘商農並重’之策,於拓市之餘,勸課農桑,修水利,備荒歉。又當於商稅中取其半,以濟農桑,如漢之‘均輸平準’,使商利不獨聚,農困有所濟。且邊疆拓市,需糧需兵,皆賴內地轉運,若農本不固,雖得海外市場,猶無基之廈,風至則傾。”
胡雪岩朗聲道:“穆之公憂固本,某憂遠略。泰西有《海權論》馬漢之書,譯稱《海權說》),言‘誰控製海洋,誰控製世界’。今吾邦拓市,必爭海權。當造巨艦百艘,分守四海要衝,設‘海軍衙門’統之,習泰西水戰之法,如此則商船所至,海軍所衛,財貨可源源不斷歸我。又聞泰西有‘鐵路’之製,陸地轉運速於駝馬十倍,吾邦當於內地先修鐵路,通南北之貨,再於海外殖民地譯稱‘蕃屬埠’)修之,使貨物流通無滯。此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
第四章·結語·九方之略
四老言罷,相顧而笑。王景明指少年曰:“吾等所言,或主德化,或主強兵,或重農本,或尚商術,子當何以裁之?”
少年再拜稽首曰:“諸老之言,如星辰麗天,各照一方。晚輩以為,拓大市場,當合‘九方之略’:
一曰立製。仿《周官》設‘司市’之職,定《商律》百條,明契約、關稅、專利之規,如趙公所言泰西《羅馬法》之例。
二曰興業。聚民間之資,立‘股份公司’,如胡公所言荷蘭東印度公司之製,興船運、紡織、器械諸業。
三曰強技。設‘器藝院’,譯泰西工藝之書,獎工匠創新,如胡公所言‘專利法’之意。
四曰固防。造堅船利炮,設海軍衙門,於南洋要地築城屯兵,如錢公所言‘以戰止戰’之策。
五曰通彙。立國家銀行,發行紙幣,通萬國彙路,使財貨流轉如江河。
六曰懷遠。遣使者宣諭德化,定商約結好外邦,如王公所言鄭和故事。
七曰重農。以商稅濟農桑,修水利,儲糧粟,如錢公所言‘固本之要’。
八曰明教。設譯館辨西學,申華夷之防,保禮儀不墮,如王公所言‘修教不易俗’。
九曰審時。觀天下之變,察諸國之需,因勢利導,如《孫子》‘因敵變化而取勝’。
此九略者,如九柱承天,缺一不可。昔管仲相齊,通貨積財,九合諸侯;商鞅變法,重農強兵,遂霸西戎。今吾邦欲拓八極之市場,當融古今之智,合中外之長,非獨恃勇,亦非獨恃仁,乃以‘智、信、仁、勇、嚴’五德治商,以‘道、天、地、將、法’五事謀局。如此,則雖涉重洋,如履坦途;雖臨百險,可轉危機。”
四老聞言,皆撫掌稱善。王景明曰:“善哉!真可謂‘後生可畏’。昔《鹽鐵論》雲:‘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製。’今子合中西之理,通古今之變,此策若行,吾邦市易,當遍於寰宇矣。”
趙鬆雪歎曰:“某少遊海外,見泰西之盛,常恐吾邦落後。今聞子言,知吾道不孤,古法可新用,西術可中化,此乃‘和而不同’之大道也。”
錢穆之按劍而起,目光如炬:“有此九略,何愁四海不歸心?某雖老,願為前驅,於南洋築第一城,為吾商立錐之地!”
胡雪岩笑曰:“築城需財,某當效桑弘羊之策,聚天下之資,為拓市之基。吾已譯得《英吉利公司律例》,當以此為藍本,立吾邦公司之製。”
言畢,夕陽落於泮水,金波粼粼,映四老須發皆赤。少年憑欄遠眺,見海天一色,鷗鳥翔集,恍見萬艘商舶,正揚帆西去,直抵大秦之境。乃知市場之廣,非獨貨財之通,實乃文明之會,古今之變,正始於此亭中片語也。
喜歡雜論對話請大家收藏:()雜論對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