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擊鼓傳花_雜論對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雜論對話 > 第402章 擊鼓傳花

第402章 擊鼓傳花(1 / 2)

擊鼓傳花:從南海泡沫到nft,一場用瘋狂編織的風險接力

一、本質:擊鼓傳花是「用泡沫當貨幣」的集體幻覺

擊鼓傳花的本質,是一場以“虛假價值”為載體的風險接力賽。就像一群人在燃燒的房間裡傳球,每個人都知道房子會塌,但隻要鼓聲不停,就堅信“能在著火前把球傳給下一個人”。這遊戲的核心從來不是“花有多值錢”,而是“相信有人願意用更高價接花”的迷信——就像給一塊普通石頭刻上“寶石”二字,第一個人賣100,第二個人賣1000,直到最後一個人發現,石頭終究是石頭,刻字的墨水還會掉色。

從17世紀荷蘭鬱金香到2022年的nft,從18世紀英國南海公司到2018年的p2p爆雷,這場遊戲的道具換了又換,但套路從未變過:先給“花”編一個“未來會暴富”的故事,再用“先入局者賺錢”的假象吸引更多人,最後在鼓聲驟停時,讓最後接花的人承擔所有損失。

二、曆史鏡像:四百年前的“泡沫標本”與今天的“複刻版”

1.荷蘭鬱金香泡沫16361637):一朵花炒出一個王國的財富幻覺

花是什麼?普通鬱金香球莖,因偶然染上病毒,花瓣會出現不規則的彩色條紋類似“碎玉”紋理),被荷蘭貴族視為“身份象征”。當時最稀有的“永恒的奧古斯都”球莖,一朵能換“2棟海景彆墅+100隻羊+20車小麥+12頭豬+8000磅奶酪”——相當於一個普通工匠30年的收入,夠買一艘小型商船。

怎麼傳花?

第一棒貴族):用黃金和土地換球莖,把“賞花”變成“炫富比賽”。有個伯爵為了炫耀,在宴會上把鬱金香球莖當酒杯墊,引得賓客驚呼“太奢侈了”——就像把一塊麵包鑲上鑽石,拿它當藝術品展覽。

第二棒商人):發明“鬱金香期貨”不用交割實物,隻炒價格),甚至出現“球莖交易所”。阿姆斯特丹的商人早上買10朵球莖,下午就能加價30賣出,有人一天賺的錢能買一個莊園——就像對著空氣畫餅,說這餅能當黃金用。

第三棒工匠、農民):抵押工具、耕地、家具加入炒作。一個鐵匠用祖傳的鐵砧換了一顆普通球莖,堅信“明年能換10個鐵砧”;一個女仆偷偷用3年工錢買了半顆球莖,夢想“變成女主人”——就像用救命錢買了一張“通往天堂的門票”,卻不知道門票是假的。

鼓聲停的瞬間:1637年2月,哈勒姆市一場鬱金香拍賣會,原本估價1000荷蘭盾的球莖,喊到500盾都沒人應價。有人喊“400盾”,全場死寂;再喊“300盾”,依舊無人舉手。恐慌像瘟疫一樣蔓延,一個月內,鬱金香價格暴跌99。鐵匠的“10個鐵砧夢”碎了,鐵砧沒了,球莖隻能喂豬;女仆的“女主人夢”醒了,工錢沒了,還被主人趕出門。荷蘭經濟因此蕭條了十年,有人在日記裡寫:“街上到處是賣孩子換麵包的人,他們手裡還攥著發黴的鬱金香球莖。”

2.英國南海泡沫1720):一家公司炒出“買下整個世界”的瘋狂

花是什麼?英國南海公司的股票,這家公司號稱“壟斷南美洲貿易”,能從殖民地賺“源源不斷的黃金”,但實際上,南美洲的貿易被西班牙壟斷,南海公司連一艘能出海的船都沒有。

怎麼傳花?

第一棒政府與貴族):英國政府為了償還國債,和南海公司勾結,允許它“用股票換國債”。財政大臣把自己的年薪全買了南海股票,國王喬治一世甚至當起了公司“名譽董事”——就像給一個空殼公司蓋“皇家印章”,說它能造黃金。

第二棒商人與投機者):公司宣稱“每年分紅能達本金的50”,股票從128英鎊漲到1050英鎊8個月漲了8倍)。倫敦的裁縫、麵包師、女仆都在炒股,有人賣了房子買股票,說“年底就能買10棟房子”——就像把全部家當押在“空氣公司”上,等著天上掉黃金。

第三棒底層民眾):一個掃煙囪的工人,用攢了10年的20英鎊買了一股南海股票,每天蹲在交易所門口,聽人喊價就傻笑——他看不懂股票,隻知道“買了就能賺錢”。

鼓聲停的後果:1720年9月,有人發現南海公司根本沒貿易,股票開始暴跌,3個月內從1050英鎊跌到120英鎊。財政大臣被關進監獄,國王顏麵掃地;商人跳樓的不計其數;掃煙囪的工人20英鎊變成2英鎊,隻能繼續掃煙囪,隻是每次路過交易所,都會吐一口痰。這場泡沫讓英國人此後100年都怕“炒股”,馬克思在《資本論》裡專門寫:“南海泡沫是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金融詐騙。”

3.2000年互聯網泡沫:一個“.”域名炒出“改變世界”的幻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花是什麼?帶“.”的互聯網公司股票,隻要公司名字裡有“互聯網”,哪怕沒盈利、沒產品,股票就能暴漲。有個叫“pets.”的公司,賣寵物用品,一年虧1億美元,股票卻漲了3倍。

怎麼傳花?

第一棒風險投資):vc們像瘋了一樣給錢,隻要創業者說“我們要做互聯網”,就能拿到幾百萬美元。有個團隊就一個域名“etoiet.”網上賣馬桶),居然融到了500萬美元——就像給一個空盒子貼“魔法盒”標簽,說它能變出任何東西。

第二棒華爾街投行):高盛、摩根士丹利把這些虧損公司包裝成“未來之星”,推向股市。亞馬遜當時每年虧10億美元,投行卻說“它在搶市場,以後會賺翻”,股票從18美元漲到100美元——就像給一隻會下蛋的雞吹成“會下金蛋的龍”。

第三棒散戶):出租車司機、退休教師都在買“.”股票。有個老太太把養老錢全買了“etoys.”網上賣玩具),說“以後孩子都在網上買玩具,這公司能成第二個沃爾瑪”。

鼓聲停的崩潰:2000年3月,納斯達克指數暴跌,一年跌了78。“pets.”破產,老板把公司吉祥物一個狗玩偶)以2萬美元賣掉;“etoys.”倒閉,老太太的養老錢虧光,隻能去超市撿菜葉。這場泡沫讓美國損失了5萬億美元財富,相當於當時中國全年gdp的5倍。

三、現代變種:擊鼓傳花的“七十二變”,換湯不換藥

1.共享經濟泡沫20152019):一輛單車炒出“改變出行”的神話

花是什麼?共享自行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隻要帶“共享”兩個字,就能融到錢。ofo小黃車最瘋狂時,估值30億美元,相當於“每輛單車值1萬元”實際成本300元)。

怎麼傳花?

第一棒資本):滴滴、阿裡巴巴、騰訊瘋狂給共享經濟公司砸錢,ofo累計融資140億元,投資方包括10家頂級vc。他們說“這是在改變世界,用戶越多越值錢”——就像給一堆自行車貼“科技標簽”,說它們能組成“智能交通網絡”。

第二棒城市與用戶):北上廣深的街頭堆滿共享單車,用戶交99元押金就能騎車。資本說“押金能產生利息,用戶越多,利息越多”——其實是用新用戶的押金,給老用戶退押金,玩“龐氏遊戲”。

第三棒中小城市與加盟商):ofo推出“城市代理”,加盟商交50萬就能在三線城市運營,承諾“一年回本”。有個加盟商把房子抵押了50萬,買了1000輛單車,結果沒人騎,單車堆在路邊生鏽——就像花50萬買了一堆廢鐵,還以為是“印鈔機”。

鼓聲停的慘狀:2019年ofo破產,1600萬用戶退不了押金總金額超16億元)。街頭的單車變成“垃圾山”,光北京就清理了10萬輛報廢單車;加盟商血本無歸,有人去ofo總部拉橫幅“還我血汗錢”,卻隻看到空蕩蕩的辦公室。

2.p2p理財泡沫20132018):一個“高利息”標簽炒出“躺賺”幻夢

花是什麼?p2p平台的“理財產品”,宣稱“年化1520,保本保息,把錢借給靠譜的人”,但90的平台根本沒有“靠譜的人”,就是用新投資者的錢還老投資者的利息。

怎麼傳花?

第一棒平台與老板):e租寶、錢寶網等平台老板,把自己包裝成“金融大佬”,開豪車、住豪宅,說“我們有背景,不會跑路”。e租寶老板丁寧買了30多輛勞斯萊斯,還給情婦送了1.3億的珠寶——這些錢全是投資者的本金,就像用彆人的錢炫富,還說“這是我賺的”。

第二棒業務員與“托兒”):平台招大量業務員,拉一個人投資提成5,甚至雇“托兒”在菜市場、公園“演戲”,說“我投了10萬,每個月拿1500利息,比退休金還多”。有個阿姨被“托兒”說動,把準備給兒子結婚的30萬投了進去——就像把嫁妝錢給了騙子,還以為他能幫忙理財。

第三棒普通投資者):退休教師、廣場舞大媽、剛畢業的學生,都成了“接花人”。有個剛工作的女孩,把3年積蓄5萬投了“唐小僧”平台,想著“賺點利息買個包”,結果平台爆雷,5萬變成0——就像把零花錢扔進了無底洞,還等著它長出錢來。

鼓聲停的災難:2018年p2p爆雷潮,1000多家平台跑路,卷走老百姓8000億血汗錢。e租寶騙了90萬人,762億本金被揮霍,丁寧被判無期徒刑;錢寶網老板張小雷自首,留下400萬投資者和500億窟窿。受害者中,有人跳樓,有人中風,有人至今還在信訪局門口排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3.nft炒作20212022):一張圖片炒出“數字藝術品”的泡沫


最新小说: 拒絕聯姻,她把政圈少爺釣瘋了 隨母改嫁:團寵福寶三歲半 結婚冷靜期 溫總彆跪了,夫人要二婚 我靠偷看日記在黃泉遊戲裡封神 不求真心求苟活,奈何帝王偏愛我 我進山討生活,熊貓卻帶參王砸門 無雙召喚之諸天神魔 大小姐回歸在戀綜裡殺瘋了 亡夫死遁歸來稱帝,我成了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