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擊鼓傳花_雜論對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雜論對話 > 第402章 擊鼓傳花

第402章 擊鼓傳花(2 / 2)

花是什麼?nft非同質化代幣),簡單說就是“給圖片、視頻、表情包上鏈,證明它是‘唯一的’”。有個叫“everydaysthefirst5000days”的nft圖片一堆拚貼畫),賣了6930萬美元;還有個“無聊猿”頭像,一張圖賣2800萬美元。

怎麼傳花?

第一棒明星與富豪):賈斯汀·比伯花1300萬美元買了個“無聊猿”頭像,庫裡花18萬美元買了個“猴子頭像”當社交賬號頭像——就像給一張普通自拍照蓋“明星印章”,說它是“藝術品”。

第二棒炒家與平台):opensea等nft平台趁機造勢,說“nft是未來,會像比特幣一樣漲”。炒家們在平台上低買高賣,有人用1萬美元買的nft,一周後賣了10萬美元——就像對著一張截圖喊價,說它是“數字黃金”。

第三棒普通玩家):大學生小王,省吃儉用湊了1萬元買了個“像素畫nft”,夢想“漲到10萬換個電腦”。他每天刷nft價格,比上課還認真——就像用學費買了一張“數字彩票”,還以為中了就能暴富。

鼓聲停的暴跌:2022年nft價格雪崩,“無聊猿”頭像從2800萬美元跌到50萬美元,小王的1萬變成1000元,電腦沒換成,還欠了花唄。有人發現,自己花10萬買的nft圖片,其實在網上能隨便下載,所謂的“唯一性”根本沒人在乎——就像花高價買了個“皇帝的新衣”,彆人都看得到,就是不值錢。

4.網紅奶茶加盟20182023):一杯奶茶炒出“年賺百萬”的騙局

花是什麼?網紅奶茶品牌的“加盟權”,號稱“開一家火一家,年賺百萬”,但多數品牌沒有核心配方,靠“裝修好看”“雇人排隊”營造虛假繁榮。

怎麼傳花?

第一棒品牌方):雇人在小紅書、抖音發“開奶茶店月入10萬”的帖子,拍“加盟商提寶馬”的視頻車是租的)。加盟費從5萬漲到20萬,還強製買“設備”成本1萬賣5萬)——就像給一杯糖水貼“致富標簽”,說它能讓人發家。

第二棒區域代理):品牌方招“區域代理”,代理交50萬就能“壟斷一個城市”,再把加盟權賣給下級加盟商,賺差價。有個代理在三線城市交了50萬,結果隻招到2個加盟商,血本無歸——就像花50萬買了個“賣加盟權的資格”,卻沒人買。

第三棒小加盟商):打工妹小李,看到“奶茶店月入3萬”的廣告,借了20萬加盟費10萬+房租裝修10萬)開了家店。開業時品牌方雇人排隊,看起來很火,等沒人排隊了,每天隻賣50杯,連房租都不夠——就像借高利貸買了個“賠錢機器”,還以為能賺錢。

鼓聲停的倒閉潮:2023年,80的網紅奶茶加盟店倒閉。小李的店撐了6個月,關門時還欠15萬外債,隻能去電子廠打工還債。她發現,品牌方早就賺夠了加盟費,管你加盟商死活——就像擊鼓的人收了錢,早就跑了,隻剩接花的人在原地傻眼。

四、心理陷阱:為什麼你總忍不住接花?

擊鼓傳花能騙到這麼多人,不是因為騙子多聰明,而是利用了人性的“三大弱點”,就像釣魚的人摸清了魚的習性,總能釣到魚:

貪婪:“我比彆人聰明,能在崩盤前跑路”

看到彆人賺錢,你會覺得“他們都能賺,我肯定也能賺,而且我能在最後一刻賣掉”。就像荷蘭鬱金香泡沫裡的鐵匠,明明知道球莖不值錢,卻覺得“農民比我傻,會接盤”;p2p投資者明知利息太高不正常,卻覺得“我先投,賺幾個月就跑”。結果呢?就像一群人在懸崖邊傳球,都以為自己能在掉下去前傳給彆人,最後一起摔下去。

從眾:“大家都在搶,不搶就是虧”

當身邊的人都在談論“買比特幣”“開奶茶店”,你會怕“跟不上潮流,錯過暴富機會”。就像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出租車司機都在聊“.”股票,你不買都插不上話;2021年nft火時,同事們都在發“無聊猿”頭像,你不買好像就“不懂科技”。這種“怕被拋棄”的心理,讓你像羊群裡的羊,跟著大家往懸崖跳,根本不想為什麼。

敘事陷阱:“這一次不一樣,是新機遇”

騙子最擅長編故事:“鬱金香是貴族象征,會一直漲”“互聯網能改變世界,虧損沒關係”“nft是區塊鏈技術,肯定有價值”。這些故事聽起來很有道理,就像給泡沫裹上“創新”“科技”的糖衣,讓你覺得“這次真的不一樣”。但曆史證明,所有“這次不一樣”的故事,最後都一樣——泡沫會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五、照妖鏡:3招識彆“擊鼓傳花”遊戲

1.看“花”本身有沒有價值:脫離炒作,它值多少錢?

鬱金香:就是花,最多值幾十塊;

比特幣:一串代碼,不能當錢花,不能買東西,脫離炒作一文不值;

nft圖片:網上能隨便下載,沒人炒作就是一張圖;

網紅奶茶:成本3塊,賣15塊,全靠“加盟費”賺錢,沒有回頭客。

若答案是“幾乎不值錢”,那就是在傳花。

2.看“賺錢方式”:是不是“靠下家接盤,而不是創造價值”?

傳銷:靠拉人頭賺錢,沒有實際產品;

p2p:靠新投資者的錢還利息,不是靠借款人還錢;

加盟騙局:靠賣加盟權賺錢,不是靠賣產品賺錢。

若賺錢全靠“讓彆人接花”,那就是傳花遊戲。

3.看“鼓聲”是誰在敲:是不是“人為製造的恐慌或貪婪”?

中介喊“學區房要漲,再不買就沒了”;

網紅說“這個nft會漲到100萬,我已經買了”;

業務員催“今天不投,明天利息就降了”。

這些“鼓聲”都是人為製造的,目的是讓你在衝動中接花。

結語:最後一棒的人,永遠在等“更傻的人”

擊鼓傳花的終極謊言,是讓每個人都相信“有更傻的人會接盤”。但曆史反複證明:最後一棒的人,往往就是那個“以為彆人更傻的人”。

荷蘭鬱金香泡沫裡,最後接花的是農民;英國南海泡沫裡,最後接花的是掃煙囪的工人;p2p爆雷中,最後接花的是退休大媽;nft崩盤時,最後接花的是大學生……他們都曾以為“自己不是最傻的”,卻忘了:當你在找“更傻的人”時,你已經成了彆人眼裡“更傻的人”。

彆做那個接最後一棒的人。因為這世上最傻的事,就是相信“靠炒作能暴富”——真正的財富,從來不是擊鼓傳花傳出來的,而是一針一線織出來的。就像海浪退去,裸泳的人會被看見;鼓聲停下,手裡攥著花的人,會被泡沫砸醒。

喜歡雜論對話請大家收藏:()雜論對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鵲棲蘭因 真吵,朋友送我一隻珍珠鳥 欲吻春潮 凡塵紀 劍雪 百戰無雙 步步高升:從借調到權力巔峰 劍嘯南宋 穿書後我成了女配她哥 綜武:融合不良帥,橫推武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