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山易·八卦
1.艮卦山之陽:核心捕獵采集區)
核心古文依據:
1.《帝王世紀》:“《連山易》其卦以純艮為首,艮為山,山上山下,是名《連山》。雲氣出內於山,夏以十三月為正,人統,艮漸正月,故以艮為首。”
2.《水經注》:“有崇伯鯀伏於羽山之野。”
校訂後卦辭:
艮陽啟明,獸踐草痕;十三月夏正)晨出,持石斧、木矛,獲鹿與兔。午日當頂,雲氣蒸為瘴,若貪獵不止,必中其毒。暮歸循溪,避林之暗——狼嘯風起,急返巢穴。羽山之陰為險,鯀伏於此,山陽為安,勿越陰界。
校訂說明:
△新增“十三月夏正)”:呼應《帝王世紀》“夏以十三月為正,艮漸正月”,明確夏代山地文明以“十三月”為正月,此時山陽晨溫適宜,為捕獵起始時段,此前未體現曆法關聯,今補。
△修正“鯀伏羽山”關聯:此前將鯀與“艮卦”關聯,實《水經注》“羽山之野”為山陰多瘴、少光),故在艮卦山陽)中強調“勿越陰界”,明確“山陽為安,山陰為險”,避免卦位混淆。
觀測數據項數據庫補充):
時間:十三月夏正)晨57時啟明)、午1113時瘴生)
工具:石斧劈棘)、木矛捕獵)
風險:越羽山陰界→遇瘴、獸患
2.震卦山之穀:獸穴陷阱布設區)
核心古文依據:
《玉函山房輯佚書》輯《連山》:“初七曰:龍潛於神,複以存身,淵兮無畛,操兮無垠。初八曰:龍化於蛇,或潛於窪,茲孽之牙。”
校訂後卦辭:
震為山穀,獸穴深藏;鹿居岩隙,熊臥樹洞。初七月相)獸潛於穴,勿擾其眠,複待其出春醒);初八月相)蛇潛於窪,乃孽牙幼獸)滋生時,設阱勿傷幼獸。晨設藤蔓阱於獸道,暮查若得大獸,合眾分之;若聞熊吼,持矛群驅,勿孤身搏。
校訂說明:
△融入“初七、初八”月相記載:此前未提及《連山》殘句中的“初七、初八”,今以“月相定獸情”——初七上弦月前)獸深潛,初八上弦月)蛇蟄伏,貼合“龍潛於神”“龍化於蛇”“龍”代大獸,“蛇”代小獸),明確捕獵需隨月相調整,避免盲目布設陷阱。
觀測數據項數據庫補充):
月相:初七→獸潛、初八→蛇潛
陷阱:藤蔓+石塊勿傷幼獸)
協作:3人以上持矛驅熊
3.坎卦山之澗:水源防澇區)
核心古文依據:
1.《玉函山房輯佚書》輯《連山》:“坎水毒湧”
2.《帝王世紀》:“雲氣出內於山”
校訂後卦辭:
坎為山澗,水向東流;春融雪水,濁而可澄沉3日取上清);夏遇雲氣聚《帝王世紀》“雲氣出內”),必發暴雨,坎水毒湧腐葉衝融生毒),勿飲、勿近澗邊。澗邊築石台儲淨水,若見水漲過膝,速遷高阜:水漫三尺,必沒營地。
校訂說明:
△補充“雲氣聚→暴雨→水毒湧”邏輯:此前僅提“夏暴雨濁而有毒”,今結合《帝王世紀》“雲氣出內於山”,明確“雲氣聚”是暴雨前兆,“水毒湧”為暴雨後腐葉汙染所致,形成“預警→應對”完整鏈條,更貼合“統計規律”本質。
觀測數據項數據庫補充):
水質:春雪水→澄3日、夏雨後→毒湧不可飲)
預警:雲氣聚於山澗上空→2日內必暴雨
避險:水漲過膝→遷至高阜海拔超澗底5丈)
4.坤卦山之陰:木材礦石避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