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孩兒知錯,事已至此,還請父親教我!”
“教你,平日教得還不夠嗎!孔家曆經這麼多朝不倒,靠的是什麼?全靠老祖留下之聖訓,全靠曆代先祖識得時務,你,你氣死老夫也!”
孔胤植厲聲嗬斥,孔家與江南士紳眉來眼去,根本算不上啥,派兒子去京師僅僅屬於捧場,他完全能夠自圓其說。
曲阜乃讀書人精神支柱,與這些人來往很正常,誰都不敢輕易出賣或針對孔府,不然今後就彆在天下人麵前混了。
“父親,天津固若金湯,又有山東軍閥鼎立相助,即便李弘濟不成事,還有下一個李弘濟,北邊還有建奴呢!
白蓮教廣撒各省,各路流賊都曾借助白蓮教之影響,我等積極響應必然聲勢壯大,麵對燎原之火,朱由檢敢不管不顧嗎,孩兒也是為孔家萬年長青啊!”
“你...你...”
孔胤植被氣得說不出話來,平時寵溺兒子慣了,這家夥有點愣頭青,尚需時日打磨。
如今寶貝兒子給他擺了一道,已喪失坐山觀虎鬥的有利局麵,孔府被逼親自下場,他不抓狂才怪。
“那孔貞運到濟南後非但沒過問劉澤清叛亂一事,反倒朝南而來,不是奔著我曲阜是什麼?曲阜將如臨大敵啊。
建奴在宣府被朱由檢狠揍,一時半刻能緩過氣嗎?你與白蓮教聯絡,能逃過錦衣衛眼睛嗎?朱由檢就注定失敗嗎?李弘濟就真能獲取半壁江山嗎?蠢豬,逆子,逆子!”
“……”
孔興燮任由老子臭罵,將腦袋埋得很低,他是被大好形勢衝昏了頭腦,這一層還真沒老爹分析得透徹。
在他眼裡,李弘濟雖敗退天津,但優勢明顯,成事後也不太可能再想什麼扶太子上位,直接向前邁一步的概率極大,孔家不添一把猛火似乎不恰當。
加上京師傳來的報紙說他北孔乃蒙元血統,又聽說孔貞運欽差山東,這家夥慌了,於是私下把這把火放在了白蓮教身上。
薑還是老的辣,換成他老爹,不可能想得如此膚淺。
自前宋起幾百年王朝興衰,孔家卻一直穩如泰山,靠的都是見風使舵,與各個勢力間八麵玲瓏若即若離,待局勢明朗後再選擇“天命之主”,始終處於主動狀態。
孔胤植萬萬沒想到兒子會瞞著他私自行動,而且用力過猛,著實被氣得不輕,可發怒終究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過了良久,呼吸已沒那麼急促,重重歎出一口氣,說道:
“你給孔家闖了大禍啊......罷了,罷了,或許這就是孔家該有的劫數吧,今後不得再擅作主張,否則為父絕不饒你!”
“孩兒遵命,一切聽從父親安排!”
孔胤植還有一絲怒意,他是衍聖公,更是曲阜的土皇帝。
曲阜就是個國中之國,總體來說他也容不得朝廷傷害自身任何利益,既然默認兒子做的一切,表示隻有一條路走到黑了。
接下來,爺倆就在先祖靈位前,將很多方略認真密議,最終達成統一思路。
“列祖列宗在上,請保佑孔家子孫世享榮華,孔氏一脈萬年流長!”
事情說得差不多,兩人再次跪地叩拜,態度無比敬畏。
倘若崇禎聽到兩父子方才這番對話,肯定會暴力地給上幾大腳,然後指著鼻子罵:
“滾你嗎的蛋!你特麼還指望天津,天津早都玩玩了!爾等眼裡隻有私利,世修降表恬不知恥,對得起你家仲尼老祖嗎?你北孔就是漢奸鼻祖,全特麼一群敗類!”
差點忘了科普一下,孔子字仲尼,名字叫孔丘,孔子二字的意思,相當於孔老師,乃後世對他的尊稱。
作者不得不為北孔子孫感到憤慨,自北宋滅亡起北孔骨頭就斷了,幾百年後還想著去跪舔日本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