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眾藩王神情發懵,崇禎指著輿圖:
“諸位,當年三寶太監七下西洋,曾繪製西洋地圖,然自文獻被劉大夏付之一炬後,我朝對海外知之甚少。
此圖經過改良,比西夷人進獻神宗之圖更為精確,這便是我大明之泱泱疆域也。”
邊說,崇禎邊在一中央區域指了一下。
圖中標注了京師、南京、沈陽、西安幾個重要城池,國土用淡紅色予以塗抹,大致為成祖時期的國土範圍。
海外部分國度與大洲,也作了簡易文字標識,崇禎開始侃侃而談:
“諸位,華夏曆朝君主,均以萬裡江山形容國土,諸位請看,成祖時我大明幅員之寬廣遼闊。
東麵鬆江府到烏思藏都司近萬裡之遙,努爾乾都司至安南長達一萬三千餘裡,萬裡江山實至名歸。
周邊還有朝鮮、琉球、暹羅、蘇祿等十餘藩屬國,若算上被我朝後期冊封之倭國等,數量更為龐大。
然隨著我朝漸漸勢微,各都司與藩屬國失去掌控,最終僅實控兩京十三省,還丟失大片遼東土地,朕痛心疾首,我朱家子孫嗟歎何及?”
藩王們認真聽著,這些人大多從小博覽群書,對於這些事一說便知,隻不過尚未在如此直觀的地圖上一探究竟。
見眾人進入狀態,崇禎接著道:
“大明從鼎盛時期至今,實控國土縮水近七成,努爾乾都司、烏思藏、哈密衛十不存一,海外藩屬更是無從提及。
士大夫常常大言不慚教化四夷,然若無軍隊走出去,沒有我華夏子民涉足對方國土,所謂教化實乃信口雌黃,為此,爾等必須出海!”
說到這裡,皇帝的意思更加明確了,就是要把你們給攆出去,彆想趴在大明身上繼續吸血。
“陛下,臣有一事不明!”
唐王朱聿鍵拱手。
“王叔公請講!”
有問題就問,崇禎自然歡迎。
“恕臣愚鈍,臣聽聞三寶太監曾到錫南、古裡等地,最遠涉足天方、木骨都束,不知是在圖中何處?”
這唐王有點意思,大概率更容易認清形勢,皇帝都逼你們走了,隻得往走的方麵去想。
“王叔公請看,錫南、古裡在此處,天方、木骨都束在這兒,木骨都束便乃三寶太監為成祖尋得麒麟神獸之地。”
崇禎在三哥那兒指了一下,又在非洲東海岸畫了一圈,啥麒麟不麒麟,實際就是非洲的長頸鹿。
“臣已明白,多謝陛下。”
定了定神,崇禎接著道:
“按朕之構想,無論將來你等占據多寬土地,皆視為封地!
朕申明海外封地屬於大明,立國與世襲均需報備,承擔向大明納稅之責,稅率因地製宜,最多不超過兩成。
除此外,封地擁有民政、律法、軍隊之權,再說簡單點,大明乃母國,封地則由爾等全權作主!”
嘖嘖,這個誘惑力太大了。
海外立國或多或少存在困難,但那是自己說了算啊,比在大明被各種受限強出太多,藩王們已經興奮起來。
“陛下,臣有疑問!”
見皇帝有讓提問的意思,益王朱慈炲搶先一步。
崇禎抬了抬手,示意恩準。
“陛下,恕臣直言,我等往海外而去,是否屬於侵占他國,是否有違聖人教化?
說完,益王垂下雙眸。
這番話膽子有點大,估計書讀得太多,非要刨根問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