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陛下,至本月已收取二百七十餘萬,加上往年欠稅九十餘萬,至年關可累計五百萬。”
“嗯,”崇禎微微點頭。
這事多少知道一些,稅製僅小作調整,單南直隸便會積累這麼多,稅收確實乃大明硬傷啊。
上層階級富得流油,朝廷與平民卻窮困潦倒,真可謂天大之笑話。
“李愛卿!”
“臣在!”
“陳愛卿所指那群人,錦衣衛掌握得如何?”
“啟稟陛下,隨時可拿!”
“甚好!此幫人極度自私,可謂食古不化,繼續嚴密監視,朕要讓他知道厲害!”
“臣遵旨!”
崇禎有些惱怒,先祖們封賞有功之臣固然應該,可其子孫躺在功勞簿作威作福,此種製度已到非改不可之時。
就等那幫雜碎再逍遙一段時日吧,待去南京時再收拾。
聯想到在路上時,內閣就鹽政革新細則,報予他審閱,自己還順便發了篇鹽改文章回京。
江南商業發達,鹽業也不差,便隨口問道:
“陳愛卿!”
“臣在!”
“給朕說說,江南鹽課是何狀況。”
“遵旨!”
理了理思路,陳奇瑜開口:
“啟稟陛下,南方十之其九皆為私鹽,眾多私鹽販子與官紳勾結拉幫結派,我朝官鹽早都名存實亡,臣.…..”
將頭垂得更低,顯然欲言又止。
“但說無妨!”
“遵旨!陛下,原楊一鵬兼理南方漕運及鹽課,受楊顯名掣肘,以致陛下三年前清理鹽引緝私之策收效甚微。
兩淮、江南乃至整個大明,鹽政利益群體龐大,鹽課方麵臣隻觸及到皮毛,臣有負聖恩,請陛下責罰!”
說完,陳奇瑜雙膝跪地,一副無地自容。
其實關於南方官場與鹽課,崇禎大方向知曉,隻是部分細節不一定了解。
當初曹化淳審理王之心、張彝憲等太監時,曾牽涉出南京鎮守太監楊顯名及部分權貴,但所涉事情似乎都不大,也有點鞭長莫及。
南方相較北方,經濟更為發達,大不了少些兵事,具體事務卻要繁瑣得多,尤其所謂鎮守班子,便是亂局主因之一。
聯想到南直隸水很深,某些方麵甚至比京師更糜爛,於是當初選擇暫且擱置。
南方早遲都會來,這次既然來了,很多主要弊端就得好生治一治,若因此引發動蕩,禁軍的刀可沒長眼睛。
“愛卿,當年太祖定下低稅率,是想讓百姓吃上廉價鹽,我朝鹽稅相較於曆朝實屬最低。
然加賦後仍占據國庫收入一成半,加賦前亦達兩三成以上。
若僅以朝廷收取之現銀計,四成都不止,早已背離初衷,愛卿無罪,起來吧。”
“謝陛下!”
陳奇瑜緩緩站起身,被皇帝的大度再次折服。
其實但凡有識之士,都清楚大明鹽政就是個怪胎。
鹽課是曆朝曆代國庫重要支柱之一,牽一發動全身,不自上而下來點硬的,還真沒法處理。
聽皇帝如此一說,似乎有革新之意,這讓陳奇瑜瞬間來了興趣。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