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峋何在!”
範景文望向去歲榜眼郎,眼中充滿著期許。
“下官在!”
“任命原京師北城稅正程峋,擔任戶部鬆江司郎中,統籌鬆江、杭州、寧波海關與稅務征收,此三府稅收,一律直繳國庫!”
“下官遵命,臣多謝吾皇恩典!”
程峋高聲領命,一副意氣風發。
自一個多月前接旨到天津麵聖,便與天子同路下江南,過江後隨禁軍一部直接去的華亭。
連日來已就鬆江升格及開海事務,同方嶽貢積極籌備,這也是鬆江府少數官員,對剛才那番政令,並不驚訝的原因。
“方嶽貢何在!”
“下官在!”
數月前方某人從戶部右侍郎一職,下派鬆江擔任知府,雖品級未變,但難免心中惶恐,還曾猜想是不是惹得當今不喜。
離京前畢自嚴傳見他,勉勵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之類,他還認為僅僅是個過渡,可小小鬆江府,也乾不出啥名堂啊。
直到天津升府並開海的消息傳來,十多天前程峋又帶著天子親筆禦令,他終於明白了一切。
看來當今很器重他,真的已實現天降大任。
“方知府,鬆江身處江南要地,連接南北與外海,切勿辜負陛下期許!”
“下官定不負聖恩!”
朝範景文拱手,接著又朝天子深鞠一躬。
“臣多謝吾皇抬愛,臣定當鞠躬儘瘁,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甚好,愛卿免禮!”
“謝陛下!”
接著,範景文從懷中掏出一份內閣公文。
“陸完學何在!”
“下官在!”
“原巡撫陸完學,調回京師任兵部右侍郎,安慶巡撫史可法,接任浙江巡撫!”
說完,將文書遞給他。
“下官遵命,多謝吾皇恩典!”
陸完學大腦懵懵的,文書沒有任何表彰之言,想來是自己清剿海寇不力。
回去當右侍郎,從某種意義上講,也算得到一定重視,隻不過在浙江留下了遺憾。
其實崇禎倒不完全在意這個,陸完學並非不知兵,隻是更偏向於理論。
曆史上崇禎十五年當過薊遼總督,後來還輔佐朱由崧長江防禦,在當時環境下難有作為,把他調回朝廷,似乎更為恰當。
而且最重要一點,江南需如宣蒙、山東那般軍政分家,此地將誕生出一個統領諸省的龐大軍事機構,陸完學顯然不適合。
此等職務還是留給陳奇瑜,此人可以繼續重用,差不多去南京之時,將實現這一意圖。
大方向安排就這樣了,天子讓其餘地方官都回去。
留下皇家集團、鬆江知府衙門、上海縣令及幾個近臣,還得再聊一聊具體事務呢。
“王大伴!”
“奴婢在!”
“給諸卿看茶!”
“奴婢遵旨!”
“陛下,臣等惶恐!”
範景文、李若鏈、鞏永固、周遇吉,包括陳奇瑜都覺得沒啥。
倒是方嶽貢、李景廉、程峋一類官員,還是頭一遭享受恩寵,上海縣令就更彆提了。
“朕留下卿等,就是想與諸位閒聊,卿等切莫拘謹,坐下邊喝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