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崇禎拱手瀟灑轉身,一眾學子趕緊讓開一條通道。
“秦兄留步......”
黃宗羲幾個追了上來。
“敢問秦兄,可否賜教大名?在下期待與秦兄重逢!”
此人語出驚人,絕非泛泛之輩,黃宗羲不是傻子,帶著一臉誠懇。
“哈哈哈,有緣自會相見,秦某單名一個天,告辭!”
崇禎三步並作兩步離開千人石,留下近千學子一陣淩亂。
“秦......秦天,太衝,此人莫不是日報上經常發文那人?”
顧炎武一臉驚訝,拋出一個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推斷。
“某也不知,然,然不無可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啊,夏某也如此認為。”
看向那十餘背影,幾人大腦裡不禁浮想聯翩......
......
晌午已過,就在崇禎回城途中。
蘇州府正在抓緊抄寫朝廷公文,以張貼告示告知於民。
華夏日報最新版,也隨公文一同送達,滿篇刊登相關政令,並對內容予以細化分析。
翌日一大早。
蘇州府告示張貼於城中各處,驛站帶來的報紙,也向百姓正常發售,還運來大批新書籍。
坊間一下子沸沸揚揚,比虎丘山的陣仗,不知大出多少倍。
看告示者,讀報紙者,口口相傳者,沒多久就將此驚天奇聞,傳遍大街小巷與廣袤鄉村。
告示很長,華夏日報也比往期多出兩個版麵,然歸納起來,不外乎以下幾條:
其一,科舉從本朝十年春闈起,徹底取締八股取士,開設文學科、農學科、數學科、醫科、物理科、化學科、天文科、地理科、兵科九大類,各科人數不等,明年自會公布。
其中還對部分學科,作出相應細分,預示著未來一年多時間內,讀書人將不得不對號入座,重新選擇心儀之學。
也代表宋應星的《天工開物》、陳子龍整理出的徐光啟《幾何原本》,王徵的手記,以及科學院編撰的《數學》、《物理》之類書籍,將被搶購一空。
這裡麵還曾發生過一個小插曲,科學院在翻閱《永樂大典》時,竟發現徐光啟、孫元化編譯的所謂西方學術,以及王徵一係列科研心得,竟在《永樂大典》中,都能找到相關溯源,最遠還可追溯到秦漢時期。
經請旨天子,這個21世紀的穿越者,總算明白為何很多頂尖學術,華夏至少領先西方幾百年。
華夏文明一直獨領風騷,後來某些方麵卻日漸消沉,以致後世國人開始懷疑人生。
一切的一切,皆因數千年文明精華,於1644年戛然而止。
那是華夏民族斷股之痛,冒出一個奴役神州兩百多年的蟎清,讓幾千年文明促成的明末活躍思想,重新退回奴隸社會,國人愚昧自卑三百餘年。
而西夷在宋元明清四朝,竊取華夏若乾智慧結晶,近乎原始的強盜如獲至寶,此消彼長中,日漸蛻變成掠奪神州的利器,可謂九州之痛矣。
於是,崇禎皇帝欽定,將工科類學科名稱,前麵均加上華夏二字。
並命禮部於兩年內,將《永樂大典》進行整理,分類刊印向民間發售。
文化珍寶需要重視,還得分享給更多大明人,當下這份民族領先性,必須永遠延續且不斷創新,絕不可重蹈覆轍!
說回新政。
新政第二項,提倡女子再嫁,夫家不得嫌棄;男子不得隨意休妻,和離需獲得縣衙核準;女子可讀書,可做官,可擇百業,各省重整社學,社學中設立女童學校。
明年開春前,朝廷將在國子監基礎上,成立京師大學,麵向全國招生;計劃每省於兩年內,至少設立一座新式大學堂,未來大學還可在各州府設立。
其三,取締讀書人一切特權,倒查有功名及官紳家族曆史,無論士紳權貴,所有投獻與隱田收歸國有,之後出售於民,並限定相應價格及時限。
取消所有戶籍限製,大明子民均可自由擇業,全麵取締徭役,官府若需用工,一律轉為有償勞動。
其四,冬月二十日,天子將於南都開設恩科,取士300人,僅南方秀才與舉子可參考,逾期不候。
其五,從明年秋收起,士紳一體納糧,火耗歸公。
其六,重申讀書人不得成立任何議政團體,對過去聚眾議政者,可既往不咎,然詔告天下後仍不改之者,罪加一等!
其七,徹底取締鹽課,鹽業製售歸入皇家集團,鹽價與糧價掛鉤,要讓人人都能吃上精鹽。
一時間,若乾大雷集中爆出,在蘇州一地人們奔走相告時,離京師更近的薊遼、山西、山東等地,早在數天前便已引爆。
當朝廷公文送過長江之後,這一波新政詔令,朝著各省與各州府快速蔓延。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