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兵科給事中瞿式耜,識大體重大義!
特封為鬆江府浦東知縣,官居正四品,欽此!”
“臣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鬆江乃我大明對外之重要窗口,瞿卿入職後,需按朝廷與方知府謀略好生執政,倘若有半點差池,朕拿你是問!”
“臣絕不負吾皇期許,定為鬆江全力以赴!”
“甚好,平身!”
“謝陛下!”
“入座吧!”
“遵旨!”
瞿式耜今日算撿著大瓜了,根本沒料到會麵聖,更沒料到會重新入仕。
彆看一個小小知縣,鬆江府的知縣卻獨樹一幟,那可是正四品啊,又處於革新前沿之地,前途不可限量矣。
“楊廷樞何在!”
“學生在!”
崇禎打量一眼,此人相貌堂堂,樣子在四十歲上下,昨日好像也在虎丘山,隻是黃宗羲幾個都很生猛,似乎輪不到他親自上陣。
“朕聽說,你萬曆三十四年便已中舉?”
“回陛下,正是!”
“屢試不第,數次進京趕考,想必感觸頗多吧?”
“陛下,學生慚愧!”
“哈哈哈,千裡挑一,本就機會渺茫,待到十年之時,朕必給生員更多良機!”
崇禎有感而發,大明從成祖開始,每三年開科一次,每次僅錄取三百餘人,絕大多數學子擠破腦袋,也無法如願。
要讓大明煥發生機,必須有更多人參與進來,尤其是年輕人,這也是要開設恩科的主要原因。
而未來的十年春闈,人數也會很多,處於封建社會,就連皇權都還沒下鄉呢。
“陛下,如此,大明學子有福矣!”
楊廷樞隨口附和,聽聖上的意思,科舉名額會大幅增加,大明讀書人可巴望不得。
“朕聽聞你在長期講學?”
“回陛下,正是!”
“既然如此,朕看本次恩科就彆去參加了。”
什麼?楊廷樞大驚,還興衝衝準備過幾天就去南京,結果竟然這樣。
以往在講學過程中,宣傳了不少複社理念,可近幾個月都轉成宣揚天子恩德,還經常與張溥對著乾,看來皇帝對他的複社前科仍舊不喜,打擊不可謂不大。
“陛下,學生有罪,請陛下責罰!”
楊廷樞趕緊請罪,將身軀幾乎匍匐於地,心裡麵七上八下。
“哈哈哈,朕說過既往不咎,豈能出爾反爾!”
“陛下,學生......”
楊廷樞懸著的心,猛地放下不少,不由百感交集。
“你能聽得陳子龍規勸,還與張溥一乾針鋒相對,不失為浪子回頭!
朕看你也去鬆江吧,到按察使司當個僉事,並主管鬆江學政!”
“學生......臣感激涕零,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個任命太意外,楊廷樞仿佛從黑暗中重見曙光,人生的跌宕起伏,實在太過刺激。
大明除了景泰年間的狀元郎柯潛,以及嘉靖朝張居正,沒有任何人可以比肩,而且彆人乃進士,自己卻是舉人,可謂一步登天!
“朕詔令科舉革新,涉及的社學、女子讀書、開辦大學堂、新學教育等各個方麵,楊卿務必嚴加落實,鬆江須走在全國前列,具體如何,就看你的了!”
“臣多謝陛下,臣絕不辜負陛下期許!”
楊廷樞立馬做起了保證,確實也發自肺腑,大明一省提學官,一般由按察司副使或僉事兼任,鬆江府與省級同等,那便是妥妥正五品官員。
在如今這種革新洪流下,不可能不奮發圖強,皇帝的科舉新政,天下人都看著呢。
“平身!”
“謝陛下!”
崇禎此般任命,並不擔心會拔苗助長,原跡上楊廷樞敢組織抗清活動,還取得部分亮眼戰績,說明組織能力很強。
而且此人長期講學,有一定教育經驗,加上已經四十歲,閱曆更為豐富,用作科舉新政的排頭兵,再合適不過。
處理完楊廷樞的事,品了一口熱茶,崇禎掃視一圈。
眾人微垂雙眸,都不敢正視天子。
“夏允彝!”
“臣在!”
夏允彝被點名,趕緊走出座位,幾乎九十度作揖彎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