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獨子,今年幾歲?”
夏某人納悶了,聖上咋來不來問起自家兒子,隻得老實作答:
“回陛下,犬子已四歲半。”
“是否名曰夏完淳?”
“回稟陛下,正是!”
皇帝連兒子的姓名都知道,夏允彝更加驚訝,天子的錦衣衛無孔不入啊。
萬幸自己看不起張溥一幫人,又得到陳子龍點撥,不然真不知結局會怎樣。
錦衣衛確實調查過他,但他兒子的名字,可不是李若鏈告訴崇禎的。
“太子明年會出閣,朕看你家獨子,明年開春後便去京師,與太子同窗吧!”
“學......學生多謝陛下恩典!”
夏允彝雙膝跪地,神情無比激動,陪太子讀書是何意義,任誰都明白。
就是弄不清楚為何兒子會受到恩寵,不過這份狐疑,已經被欣喜拋到腦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天啟七年便已中舉,且已年近四十,恩科就彆去了,朕賜於你從六品行走之職,暫且伴駕左右吧!”
為避免他像先前兩人那樣,崇禎乾脆一口氣說完,文震孟呈送的公文中有這幾個人,對於他們的基本情況,早都了然於心。
“臣多謝吾皇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夏允彝內心熱血沸騰,眾人也替他感到高興。
在三個已封官的舉人當中,他的官銜最低,然伴君的意義非同小可,他才是最牛叉之人。
“黃宗羲、歸莊、馮班、冒襄、顧炎武、陳貞慧!”
“學生在!”
崇禎一連叫出剩餘幾人的名字,六人趕忙離開座位,在君前排成一排。
他們清楚,他們的高光時刻,似乎也要到了。
“你等是否都會去南京趕考?”
“回陛下,正是!”
“甚好,不過朕有一事,需要爾等去辦理,不知爾等願意與否?”
“學生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六人幾乎異口同聲,皇帝說得如此委婉,他們哪敢不從。
“朕知曉當年顧憲成重建東林書院,曾提出讀書、講學、愛國之人生格言,主張學以致用,反對空談之風。
然倘若他在天有靈,知道一區區書院,竟成為後世拉幫結派之地,造就一幫空談誤國自私自利之輩,肯定會悔不當初!
朕擬定未來之江南大學堂,就定在東林書院,爾等去南京之時,最好走官道,順路把東林書院牌匾,給朕一把火燒掉!”
“學生遵旨!”
幾人顫顫巍巍應允,啥順路不順路,分明就是刻意,惶恐的同時,也倍感慶幸。
天子沒有治他們拉幫結派議政之罪,已經算非常大度,可也需要一份投名狀啊。
燒掉一個牌匾事小,意義卻非常重大,等同於撤掉東林人精神圖騰。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在心!
顧憲成此副對聯,稱得上美妙絕倫,可惜差一個橫批,王承恩!”
崇禎變得一臉嚴肅。
“奴婢在!”
“把朕讓你準備的橫批拿來!”
“奴婢遵旨!”
不多時,一個隨從取來一副牌匾,上麵赫然刻著五個大字:
“有國方有家!”
眾人眼前一亮,此橫批很通俗,卻與顧憲成那副對聯完美呼應。
是啊,沒有國,哪還有家,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唯有國家富強,大明才可興旺,東林人誇誇其談說甚胸懷天下,實則滿口虛無縹緲,首先想到的,仍舊是自己。
而這份歪風邪氣,早在讀書時代就已形成,且殃及到整個大明。
“諸位,燒掉那塊東林匾,將此塊橫批給朕掛上,不得有誤!”
“學生遵旨!”
六人聲如洪鐘,心中已毫無顧忌。
可以乾這件事的人多了去,天子為何偏偏選中他們,事情再明顯不過,做了之後,代表一眾人等徹底倒向皇權。
當然,或許也隻有如此,顧憲成在九泉之下,方可得到安息,他們也將在天子的帶領下,讓大明光芒萬丈!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