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上酒菜!”
“奴婢遵旨!”
聊了這麼久,晌午已過,該填填肚皮了,能與天子一起吃個飯,眾人隻有受寵若驚的份。
但見每桌就上了六個菜,都是些家常菜品,九個人一桌的分量很足,品種雖少但肯定夠吃。
天子那一桌分量更少,明顯不願意浪費,與他們以往在這裡消費,完全天上地下。
素聞天子一向節儉,今日算是見識,不過這一頓簡餐,比起山珍海味,似乎更讓人開懷。
天子還賜了美酒,定量每人一壺,低度黃酒,最多讓人微醺。
全程皇帝談笑風生,從中還釋放出兩個訊息。
聖上筆名就叫秦天,報紙上的署名文章,都是禦筆之作。
另外一個更為勁爆,南直隸將進行拆分,縣以下還會設置鄉鎮,本次的恩科,絕大多數上榜者,都將從鄉鎮一級做起。
或許此等安排,會讓不少學子不太滿意,但隻要有點遠見之輩,都可洞察其中玄機。
皇帝需要從基層做起的人,他們這幾個,也將起到傳聲筒作用。
......
兩日之後。
無錫東林書院。
那塊立了不少年頭的牌匾,被南直隸一眾學子燒毀,換成了“有國方有家”的巨幅橫批。
東林書院由無錫吳家、華家、馬家管理,吳桂森已經去世,當下主要由華允誠代管。
當知道橫批乃天子所寫,誰還敢阻攔啊,加上黃宗羲等人慷慨陳詞,華允誠隻能選擇默認。
身在京師翰林院的馬士奇,即便獲知消息,也隻能聽之任之,除非不想再做官。
而那些或明或暗的東林人,得知後想必五味雜陳,是繼續結黨營私,還是緊跟天子腳步,相信都會作出明智抉擇。
同時也在這一天,華夏日報最新一期傳至江南,上麵登著兩篇署名為秦天的評論員文章。
一篇叫《論皇權下鄉》,另一篇叫《萬丈高樓從地起》。
分彆論述自始皇帝創立郡縣製起,廣大鄉村皆由鄉紳說了算,大明百姓生存艱難,鄉紳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既然你管不好,那就由朝廷直接管。
《萬丈高樓從地起》,則號召大明讀書人,不一定非以進士及第為目標,未來哪怕沒有功名,隻要你有一技之長,都可以做官,此乃大勢所趨。
當黃宗羲等人看到報紙時,才明白皇帝早就作出部署,京師離蘇州2000裡,報紙能同步跟上,看來天子在拙政園,並非純粹欣賞園林冬色。
......
又過了兩日,方正化抵達蘇州。
文震孟一行已直抵南京而去,他於劉家港轉道蘇州,一並還帶來皇後家信。
“奴婢拜見皇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方正化一臉奉承,仿佛找到了娘家。
“平身,賜坐!”
“謝皇爺!”
幾個月沒有見到天子,方棕熊很是興奮。
崇禎也很高興,自離開京師起,各類起居出行,都是王承恩和李若鏈操持,方正化來了,他們也可輕鬆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