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辭之中滿是景仰與讚頌,事實勝於雄辯,大明度過了最危險時刻,正一步步走向新生。
天子一切政令無比正確,能用的讚譽之詞都用了,還通俗易懂,聽得人熱血沸騰。
將崇禎歌頌一番,範景文接著提到了大明兒郎。
公布自出征天津起,直到前日各場大小戰役立下卓越戰功的兒郎名單。
禁軍主力都在福建,本次宴會隻有一部水師、一千錦衣衛及少量禁軍參與,還有從福建過來的本土兵卒。
最具突出表現的數十立功人員,已經被周遇吉幾個武將帶了過來,作為代表參加萬壽聖節。
能在今日這種場合得到口頭表彰,其性質非同小可。
範景文宣布,所有南下禁軍、水師、錦衣衛將士每人賞銀五兩,身在安平者宴席過後排隊領取,沒在的正旦前全部發放到位。
立功人員按規定該升官者升官,該封賞者另行封賞。
本次要常駐台灣的鄭家軍、福建兵通通賞銀一兩,算是小小收買一下人心。
彆看每人所得數量不多,加起來卻是近200萬兩,天子太大方了。
範景文還順便吹了個風,大明軍隊從明年起將實行新的服役、軍餉及撫恤金製。
通過今年實踐與革新,軍隊管理體製方已越來越清晰,可以進入全麵正規化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朝廷將從明年正式實行義務兵製,每個家庭凡非獨子者,均需有人參軍,通過考核合格後入伍,服役期3年。
期滿後可退伍亦可繼續從軍,新兵每月待遇餉銀最低一兩二錢,之後逐年提高。
吃穿用度均由朝廷解決,軍屬家庭可獲取朝廷補貼,最低標準不低於軍餉之三成。
現役將士按參軍年限同樣可以申請退伍,即便普通士兵退伍,均可獲得一筆不少於一年軍餉總和的安家費用。
朝廷還會根據情況,為士兵及武官安排一條營生之路。
終身為軍、世代為軍的體製一去不返,真正走向人性化、新製度化。
在場士兵們嘩然了。
除了鄭芝龍的兵外,絕大部分兵卒都來自於原有軍戶。
明年讓每個非獨子家庭都要參軍,預示著全民平等,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莫大精神安慰。
尤其家裡有補貼,退伍後有安家費朝廷還要安排事情做,這是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事,陛下想得太周到了。
不枉他們為大明流血犧牲,他們這輩子值了!
末尾範景文還栓上一句話,往後參軍將更為嚴格,報名都不一定選得上,軍人將成為大明最推崇的職業之一。
崇禎敢在萬壽聖節讓範景文對這一條政令進行預熱,他是擁有相當底氣。
大明軍隊長期保持在200餘萬人,中後期衛所頹廢後實際也差不多。
拆撤衛所讓名義兵力減少,禁軍、水師加上各地營兵,實際大約在70萬人上下。
這當中很多邊鎮兵卒需要重新篩選,禁軍和水師一係列製度,將全麵推向全軍。
按崇禎構想,當下野戰軍保持在100萬人上下較為合理,守備軍也就是內衛部隊20萬人左右即可,如此諸多構想方能實現。
當然,未來隨著烏斯藏、哈密衛、遼東、蒙古等地重新納入統治,軍隊可恢複至200餘萬。
經戶部戶籍司清查大半年之久,各省人口黃冊清理過半。
大明原兩京十三省範圍預計3300餘萬戶,丁口不少於1.4億人,加上12歲以下孩童,預計在1.7至2億人口之間。
兵源基數巨大,大明一點都不缺人!
隨著經濟民生發展,完全養得起那麼多軍隊,且不會像以前的軍戶那般潦倒。
武人地位越來越高,保家衛國的理念持續注入,自然成為年輕人向往。
很多人擠破腦袋,還真不一定選得上。
該說的都說了,今年萬壽聖節大為不同,崇禎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展示雄心的節點與場合。
萬壽聖節說兵事,意義絕非一般。
在場臣子絕大多數都是武人,那份狂熱都被帶動了起來,跟著天子混大有前途!
“陛下有旨,開席!”
“遵旨!”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