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身體狀況如何?”
“稟陛下,並無大礙,隻是牢獄數月體質瘦弱!”
“明日放他回去,命他休養半個月,之後朕要見見他!”
“臣遵旨!”
很多臣子心中咯噔,天子還是聽得進去諫言的。
以倪元璐罪行而言可大可小,若天子真是個昏君暴君,世間就沒有姓倪這個人了。
不但沒殺他還委以重任,天子胸襟不是一般的寬廣。
“朕以為倪元璐可當戶部侍郎,然律法並非此人所長,牢獄數月也該有所悔悟了。
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人才選拔應注重能力而非形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朕崇尚唯才是舉,大明並非沒有人才,而是應積極去發掘!”
“陛下英明!”
大家都在感歎倪元璐能重見天日,也在唏噓黃景昉的命運。
朝堂上何必跟天子硬剛呢,就不能好好說話嗎?
天子沒有重處黃景昉,或許念在其清廉耿直上,隻是那人恐怕要坐很久的冷板凳了。
崇禎壓了壓手。
“著範複粹提任左侍郎,倪元璐就接任戶部右侍郎吧!”
“臣等遵旨!”
“臣多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範複粹品階沒升,實際地位卻高了半級,連忙跪地謝恩。
華夏文化當中以左為大,左、右侍郎二者官階一致,僅有第一副手和第二副手之彆。
“平身!”
“謝陛下!”
“文先生!”
“臣在!”
“朕看六部侍郎欠缺多位,督察院亦有空缺,吏部可予考察人選,對空職進行補充!”
“臣遵旨!”
文震孟很高興,當下各衙門空凳子太多卻無人去坐,一直是他這吏部尚書的心病。
如今縱觀整個朝廷中樞,六部、督察院、九大寺很多職位都沒有填齊,天子在這一期間有點類似於萬曆爺作風。
六部在崗侍郎普遍隻有一個,而像王徵那種工部侍郎,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科學院。
宋應星、畢懋康之類掛著工部侍郎銜的人,實則都在耕耘科學院或下屬製造局。
現各項事務將積極展開,六部急需補齊人手發力了。
去年朝堂混亂不穩,一天到晚瞎逼逼之人甚多,局勢也不太明朗,崇禎當時終於理解了萬曆爺為何幾十年不補缺空位。
能入眼的人確實不多,用了說不定也自尋煩惱,乾脆就空著。
不過崇禎保障了朝堂運轉,不像萬曆那般最低穀時內閣僅有一人,也沒有靠奏章治天下。
那樣做的確過分了些,不適合中樞健康執政,那不是他想要的。
“陛下,臣鬥膽,敢問九大寺空缺之職是否補齊?”
文震孟接著發問,先前皇帝說了要補位,但隻提及六部和督察院,其它的隻字未提。
他需要把事務弄清,以領會最高指令精髓。
這個問題崇禎本就會接著說,文震孟提了出來,那就一並給嘮嘮,大手一揮:
“大理寺全部補齊,除此外其餘衙門原則上隻出不進,隻裁不增!”
“陛下,臣......”
文震孟聞言,不由支吾了一下,在場臣子大多都為之一驚。
大理寺涉及律法和案件複核,屬於九大寺中重要衙門,天子不可能視而不見。
然皇帝說得很清楚,好像另外八個衙門無足輕重似的。
欽天監和太醫院倒沒啥,少幾個官職仍舊可以運行。
可翰林院、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鴻臚寺、國子監同樣很重要啊。
尤其翰林院和國子監,那可是讀書人與功成名就者向往之地,怎能這樣呢?
“陛下......這......”
文震孟腦裡滿是問號,恐怕也代表著多數人的想法。
之前崇禎本欲在朝會上提,還準備把製定的方略說一說,結果沒乾成。
大員們反應都這個樣子,倘若朝會上宣布此條原則,或許就不止黃景昉一人跳出來了。
(參考消息:
明代九大寺承襲唐宋舊製,為封建集權最高峰,後來的蟎清完全參照明製,僅少許調整。
九大寺分為: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仆寺、鴻臚寺、翰林院、國子監、太醫院、欽天監。
這當中過半衙門都是為皇室服務,而國子監之類機構,其榮譽性質高於實際意義。)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