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咣咣......”
五城兵馬司、順天府一隊隊人馬敲著大鑼扯著喉嚨,在大街小巷宣傳起了最新旨意。
順天府衙役也在往日張貼官府榜文的地方,貼出一張張告示,引得百姓紛紛圍觀。
工部派出工匠於各街道安放一個個木箱子,上麵還寫著“垃圾箱”三個字。
全城多處空地大興土木,說要修啥公共廁所。
“奉陛下諭旨,即日起入城牛馬全部套麻袋接屎尿,未套者嚴禁進城!
百姓不得隨地大小便,汙穢之物統一放於垃圾箱,不得亂堆亂放!
違者罰掃大街三日,天氣轉暖,謹防瘟疫發生......”
“......”
銅鑼聲響遍全城各個角落,口頭與書麵宣傳雙管齊下。
天子連這種小事都要管啊?管得也太寬了吧?百姓們無不感到納悶。
朝廷有兵馬司、巡城禦史、順天府、錦衣衛、工部負責京師治安及市容管理。
各衙門間權責存在些許交叉,隨著朝政荒廢,往往為一件清理排水溝之類的小事扯皮,久而久之變成了幾不管。
可以說除了皇城之類核心區域,整個京師市容市貌並沒有後世想象般美好。
若非有人把這一項當作生意,將地雷和尖尖收納賣給種地的,朝廷名義上也確實在管,恐怕跟中世紀的歐羅巴相差無幾。
北方降雨匱乏,開春後風沙簡直沒得說,還夾雜著牲畜屎尿味,氣溫升高後引得無數蒼蠅蚊子,常常讓人避之不及。
外城就更不用說了,地雷特彆多,人們在犄角旮旯釋放的“尖尖”,才是最惡心的。
或許百姓也想街邊有個規規矩矩的茅房,能夠肆無忌憚生理釋放一通,可惜沒有啊。
隨地“放水”及布設“尖尖”,在京師包括整個大明,談不上什麼稀奇。
天子這一回下了狠招,將五城兵馬司、巡城禦史衙門、工部都水清吏司和營繕司整合。
以五城兵馬司、順天府衙役、巡檢為基礎,成立大明警察總局和順天府警察局。
警察體係仍隸屬兵部,但具體執法下放給地方。
崇禎先從順天府試點,根據情況逐步向地方延伸。
預示著以後各地典吏、巡檢衙門就不存在了,將統一納入警察係統。
另外三個衙門整合成順天府市政工程處、順天府城市管理處。
朝廷中樞不再管理城池事務,一律由順天府自行處理。
警察局主要維持治安和消防,跟以往權責區彆不大。
市政與城管,才是本次最大亮點。
崇禎給這一回革新起了個名字,稱作“廁所革命”。
整個京師將從興建無數公共廁所開始,開展基礎設施建設與打造全新城市環境。
新政令規定地方稅收會留存當地一定比例,地方上有了錢,自然有相應建設資金。
最關鍵一點,科學院水泥穩定性已經尚可,京師公廁建設便是首批試點工地。
“陛下,此乃成型三日、七日、半月、一月之樣品。
此乃未摻沙石,此乃摻砂,此乃砂石皆摻......”
地上擺著幾十坨方方正正的水泥塊,上麵還寫有文字,宋應星指著一一介紹。
“承壓能力如何?”
“回陛下,臣實驗多次,但凡超過七日之摻砂製塊,加重千餘斤無法壓碎。
隻有摻砂過多或成型僅兩三日者,數百斤即可壓碎。
水泥定型後數個時辰即會發熱,需灑水降溫,否則會出現裂紋脫皮現象......”
宋應星說了一大堆,大概意思就是成型時間越久,比例越恰當強度越高。
還要澆水養護,要不然基本就廢了。
對於水泥,崇禎並不了解。
前世大學暑假期間去工地上搬過磚掙生活費,美其名曰體驗生活,略知一點點皮毛。
這個時代沒有標準養護室,更無液壓機械設備測試強度,隻能來個簡單粗暴。
“取大錘來!”
“遵旨!”
工匠將早已備好的鐵錘遞上,宋應星一把接過準備開砸。
“慢,讓朕來!”
“陛下......”
王徵、宋應星等科學院高官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