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妨!”
天子要乾這種低賤之事,讓他們很意外。
不過皇帝說過實踐方可檢驗真理,人家上陣殺敵都敢,砸點水泥塊算個啥。
一通劈裡啪啦,成型三日、七日的摻砂塊較為容易便砸碎。
而純水泥及加了砂石的就不一樣了,隻掉了點邊邊角角,很多還紋絲不動。
以崇禎外行眼光看,此物修房築路完全沒問題。
若樓層超過五六層或修建混凝土橋梁之類,那就不敢保障了。
華夏早都有了石灰和三合土,水泥明顯超出此類工藝。
嚴格地說水泥屬於化學物,安定性、強度等涉及麵廣,還需要很長時間去探索。
這個時代沒有發明出鋼筋,無法奢望高樓大廈跨江大橋。
但以先前那十多錘來看,已經能夠滿足當下需求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朕看這摻砂之物稱其為砂漿,加了砂石的就叫混凝土!”
“多謝陛下賜名!”
石灰漿和三合土在大明很普遍,皇帝改這兩個名無比貼切,人們很容易接受。
“卿等再接再厲持續研發,朕看就以此技藝予以量產,先滿足城中公廁建造。
而後朕要用此物修橋補路,產量提高後亦可銷往民間!
大明本就缺乏木材,大量好木材都在南方深山老林,如此將進一步減少我大明營建消耗,科學院功不可沒矣!”
“臣等多謝陛下!”
“卿等免禮!”
皇帝說的是大實話,木結構確實是華夏文化精髓,隻是造價太高,最大缺點為不防火。
古時候做得到火燒全城,便是這個原因。
水泥明顯強過石灰,修建城牆之類也用不著摻和糯米了,費用將更為低廉。
能得到天子誇獎,眾人興奮異常。
前些日天子在朝會上嘉獎了科學院,傑出官員和工匠都得到一張蓋著大印的文書。
文書很精美,還寫著大大的“獎狀”二字,上麵有他們的姓名與獲得的殊榮。
有人被封了官,有的升了級,還得到相應銀兩獎勵,天子親自頒獎,一個個都倍感榮光。
今日皇帝親臨科學院,看得出興致頗高,誰都高興得緊。
接下來,崇禎參觀了水泥的燒製、研磨等流程。
西山建了兩座煆燒窯,生產已經展開,科學院後院一個角落處,就是一座微縮版水泥廠。
見在用馬匹和人力碾壓礦石粉末,崇禎又提起了蒸汽機。
要求科學院依據蒸汽機特性,製造一種可用蒸汽機帶動的研磨石塊物件。
如此效率將加大若乾,這便是他曾說過的工業機床。
有時單靠語言表達不一定那麼形象,指著實物討論,科學院大佬們思路愈加明朗。
崇禎觀看了火銃、火炮研發車間,嘴上掛著的全是勉勵。
時間不到一年,科學院能取得今天這種成績已經很不錯了。
真得感謝大明工匠及牛人們有所積累,投入金錢和資源整合後,便突飛猛進。
當然,崇禎也知道火器方麵暫時給不了他驚喜了,不可能一下子冒出子彈、開花炮彈之類產物。
他是一個務實主義者,這些都需大量時間去鑽研,隻要在朝著那個方向前進,必會形勢大好。
崇禎還看到了火柴,這東西簡單,卻算得上跨時代產物。
為確保城內安全,火柴廠放在了西苑官地火藥車間,不日就會委托皇家集團批量上市。
零售價定為十文一盒,與市麵上普通火鐮價格相當。
東西雖小,意義非凡。
如此百姓們就不用掩埋灶灰保存火種,也無需選擇不易操作攜帶不便的火鐮了。
(參考消息:
明代北京、南京由五城兵馬司隸屬兵部)、巡城禦史隸屬督察院)、都水清吏司和營繕清理司隸屬工部)共同管理。
以上衙門分屬不同機構,卻往往由巡城禦史說了算,為此常常責權不分管理混亂。
北京城還有錦衣衛巡街,算是加強版城池管理模式。
石灰、三合土起源於先秦時期,為華夏人民智慧結晶。)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