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十二個正副千戶均派往地方擔任行省軍區司令,孫千戶擬派駐廣東!”
“嗯......”
崇禎略微思考,原有錦衣衛就六個千戶。
李若鏈接任指揮使後擴軍加上今年設立省軍區,各千戶主官和鎮撫使絕大多數都會重用。
“朕看就重新任命廣東主官,再增設錦衣衛南洋軍區。
其總部設在巴達維亞一帶無比合適,同荷蘭人搶一搶地盤,就讓孫之沆去吧。”
“臣遵旨!”
“南洋軍區主要事務為搜集海外情報,同步監督各個宗藩!”
“臣遵旨!”
說完,崇禎背起雙手,不禁歎了一口氣。
“當年成祖將大明提舉司設到長城以外征稅,三寶太監叱詫西洋,南洋提舉司更是為大明運回若乾錢糧器物。
可惜此等榮光曇花一現,實在遺憾。
朕看於南洋同步設立戶部海關司,將來統一征收藩王賦稅中轉,一並助南洋軍區開疆擴土!
先生之三子孫鈐也彆在工部了,去當南洋海關司主事!”
“臣多謝陛下恩典,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承宗從椅子上起身,欲下跪行禮被崇禎攙住。
皇帝把他一個兒子一個孫子放在一起,這是多大的信任啊。
“先生請起,朕還沒說完呢。”
讓孫承宗重新坐下,崇禎接著道:
“朕說過臣子亦可出海,自然言出必行,如今我大明內憂外患尚未解決,大明軍隊尚需時日方可真正兵強馬壯。
讓孫鈐、孫之沆兩叔侄前去,算是開臣子出海之先河,朕有言在先,地盤能打多寬多廣,就看他們的造化了!”
“陛下......”
孫承宗欲開口,崇禎揮手製止,繼續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先生助先帝穩住遼東,為朕平衡朝堂,數十年為大明兢兢業業,就算將來朕給你封個太師,也難以褒獎先生功績。
先生今年七十有四,雖體健硬朗然畢竟年事已高,故朕以為再過幾年,該安享晚年矣。”
“臣聽從陛下一切旨意!”
孫承宗作揖,不知天子為何突然提起這一茬。
他本就不是濫權之人,朝堂通過一年多大刀闊斧,中青年官員輩出,不愁後繼無人。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恰當的時候歸鄉未嘗不可。
“朕絕無攆先生之意,明鏡台籌措完成後朕準備進一步規範中樞體係,先生再乾五年,為朕多培養出接班臣子!”
“臣定不負聖恩!”
按曆史軌跡,再過八年孫承宗都硬朗得很。
若非建奴攻入高陽,他活個九十甚至長命百歲也不無可能。
“先生歸隱之時,便是朕給你封王之日!”
“陛下,萬萬不可!”
孫承宗大驚,趕緊跪下,任崇禎怎麼攙扶都不肯起來。
太祖明文規定,非朱家子孫不得封王,兩千多年前漢高祖更是早早表態。
臣子封異姓王乃王朝大忌,不禁惶恐萬分。
見他堅持跪著,崇禎也沒再阻攔,淡淡道:
“朕何嘗不知異姓王給曆朝帶來之弊端,然朕之考量有彆於曆位先賢。
韓一良和宗人府草擬之《宗藩法》即將成型,朕近日修改了幾條,先生想聽一聽嗎?”
孫承宗一愣,作揖道:
“臣洗耳恭聽!”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重生大明1635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