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盧象升領著南線第六軍數千兒郎踏上北上之路,身在京師的崇禎也接到了他的奏本。
“哈哈哈......”
崇禎開懷大笑,整個東暖閣充滿著欣喜氛圍,十餘重臣也難掩興奮之色。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陛下,此役曆經兩個餘月達成既定目標,我軍大獲全勝,吾皇高瞻遠矚運籌帷幄,實乃我大明之幸矣!”
“陛下,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我大明自此可安心發展國內民生,臣不敢多言,至少三五年奴酋難有作為!”
“......”
恭維之詞從臣子口中說出,崇禎愉快地舒了幾口氣,笑道:
“那是自然!孫先生!”
“臣在!”
“以軍機處並內閣回複盧象升,赤峰至鎮江堡一線按既定部署排兵布陣!
近一兩年內以小股騷擾為主,作出隨時都有可能攻入遼東腹地之勢,需讓奴酋上下感到前所未有滅國之壓力!
前線已用不著那麼多兵力,由他酌情抽調部分禁軍及水師兒郎,回防京師與天津!
另外還有一點,多爾袞和杜度仍在赤峰至朝陽一帶,讓大淩河守軍騰出一隻手,助黃、尤二人把那兩幫建奴給朕趕跑!”
“臣遵旨!”
想了想,應該就這些了。
以盧象升眼光完全看得清局麵,多爾袞等人也不可能傻到等著明軍去消滅,趕走就行了,崇禎隻是提醒一下。
至於本次的俘虜和投誠漢軍以及記功之類,更用不著操心,盧象升奏本中早已說清。
漢軍和建奴一律派去修路,勞改數年後貶為普通平民,大明還需要兵,但不是兵油子,首領人物則通通押到京師治罪。
立功將士在中秋以前完成所有記功,傑出者及將士代表都將回京接受封賞。
“孫先生!”
“臣在!”
“通知下去,明日起沐休三日,朕要在後日於大明樓宴請京師百官!”
“臣遵旨!”
“王大伴!”
“奴婢在!”
“將盧象升奏本抄送一份給田大成,華夏日報全麵報道戰果,將此事傳遍天下!”
“奴婢遵旨!”
抿了口茶,崇禎笑容不改,是時候把更多精力投向國內了。
“馮尚書!”
“臣在!”
“給朕說說律法之事吧!”
“遵旨!”
理了理思路,馮英朗聲道:
“啟稟陛下,《大明憲法》、《公務員法》、《大明刑律》、《國土資源法》、《大明稅法》等均已定稿完畢!
現已先後交予禮部經廠刊印,年內除滿足各級衙門所需,還將陸續向民間發售!
刑部正與軍機處和兵部籌劃《兵役法》,與禮部籌備《教育法》、與工部籌備《建築水利法》、同大明銀行修訂《銀行法》......”
馮英說了一大堆律法名稱和進展,總之刑部忙得不可開交。
大明要繼往開來須擁有大量配套法律,一個國家隻有用健全的法製去管理方可。
純粹靠君主意誌是行不通的,崇禎可不想累死。
“甚好,朕隻有一點要求,所有律法及條例必須依據《大明憲法》為基礎,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律法麵前人人平等!”
“臣遵旨!”
“另外刑部要與華夏日報積極對接,以報紙的形式撰文向天下百姓普法!
常言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百姓方為一國之根本,一旦階級固化魚肉百姓亂象無法根治,則離亡國不遠亦!
因此法律之精髓乃平等,任何脫離百姓脫離平等之舉均屬自取滅亡!”
“臣等謹記!”
從律法衍生到國家存亡,崇禎道出了王朝興衰真諦,與他曾說的三百年國運如出一轍。
“今日朕很高興,一年多以來從未開過經筵,要不就在此與諸卿談古論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