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共十五個菜。
十三菜兩湯,除涼拌雞、小菜豆腐湯外,其餘菜品均與土豆紅薯有關。
比如涼拌土豆花、紅薯蒸酥肉、土豆燒牛肉、用紅薯粉裹豬肉而成的滑肉湯......
當然,這些菜的菜名就不那麼樸實無華了,成為涼拌脆玉、金銀映月、金玉滿堂、琉璃嫩滑羹之類高雅名諱。
小二每上一道菜都會報上菜名,與會者從耳聞、眼觀過渡到有幸品嘗,陣陣飄香中那哈喇子都快流出來了。
當已有七八道菜連同酒水端上桌,崇禎端起了酒杯:
“諸位,為前線之大勝,我等共飲此杯!”
“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大夥兒都站了起來,舉著杯子一口悶。
這白酒可比米酒辣口,很多人還不太適應。
不過天子喊乾杯誰敢不乾,那股辣過之後的純糧味回味悠長,似乎並不那麼難喝。
“今日儘管儘興,一律不論君前失儀,開席!”
“多謝陛下!”
崇禎率先動筷子,臣子們也跟著動了起來。
開始不少人還保持著拘謹,但隨著味蕾不斷被美食洗禮,文質彬彬也變成了大快朵頤。
看臣子們吃得歡快讚歎聲絡繹不絕,崇禎明白,這一餐算是植入人心了。
“諸位愛卿,味道如何?”
放下筷子,崇禎問向離得最近的幾桌。
光悶頭乾飯不聊點什麼顯然不妥,宴請帶有宣傳與推廣農作物目的,自然得活躍一下氣氛。
“回陛下,老臣七十餘年來未曾吃過如此獨特之美味,實在三生有幸!
番薯、土豆烹飪法彆出心裁,臣相信未來推廣後以我大明百姓智慧,烹飪法勢必更多。
油潑辣子與味精調料鮮香異常,老臣無以言表,今日大飽口福矣!”
孫承宗帶著笑意,朝崇禎款款道來。
“陛下,閣老言之有理,臣也大感受用,請求陛下秋收後將番薯、土豆種子劃撥一定數量給順天府。
臣一定讓各縣百姓家家種植,以報陛下之苦心!”
鐘炌除了談吃還談及打算,讓崇禎很是受用。
“你這父母官心係百姓,朕心甚慰!”
“臣慚愧!”
“朕去年便予宋侍郎相商,今年以及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官地之產出將大部分用於種子。
然百姓並不熟知育苗及栽植之法,切不可暴殄天物產生浪費。
現六部擴充一事即將落地,新設之農業部便有指導耕種之責,專業人士會充斥其中,愛卿之願望並不會等候太久!”
“臣多謝陛下!”
君臣之間的對話被禮官傳唱,眾人享受美味的同時認真聆聽,從中增長了不少見識。
接下來,崇禎又聊了些番薯、土豆的好處,與大米、小麥之間的價格差異之類,總之產量巨大會比主糧價格便宜數倍雲雲。
還提出期望儘快走進千家萬戶,這樣的話將很大程度緩解大明糧食問題。
大家明白普及需要多年光景,但並不會等得太久了。
“上主食!”
吃吃喝喝聊了小半個時辰,事務司非常應景地讓酒樓小二將最後一道端上來。
每人分得兩個土豆兩個紅薯,成了等同於大米飯的主食。
臣子們吃得點頭連連,這低賤玩意兒一蒸一烤配上蘸料完全風味絕佳。
焦香味伴著乾辣椒麵讓人欲罷不能,尤其烤紅薯不需任何配料竟如此香甜,簡直難以置信。
“陛下,尋常百姓暫無法做出今日這些美味佳肴,土豆紅薯或蒸或烤便是最簡單烹飪之法,甚至比米麵烹飪更節省用時。
此等佳品一旦進入百姓家,臣深信未來可期!”
孫承宗美美地開了下嘴皮,向崇禎稟報起了心得。
“那是自然,先生所言甚是!”
“看似平凡之物卻造就不平凡,令臣大開眼界,臣多謝陛下賜食!”
“多謝陛下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