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碑林宴_不第河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不第河山 > 第111章 碑林宴

第111章 碑林宴(1 / 1)

霜降夜的汴京城籠罩在濕冷的霧氣中,陳硯秋踩著青石板上的薄霜,跟隨溫如玨的轎子穿過禦街。轎簾偶爾被秋風吹起,露出溫如玨懷中那方琥珀色石碑的輪廓。石碑在月光下泛著詭異的瑩潤光澤,仿佛有生命在其中流動。

"陳兄可知南唐後主李煜的澄心堂?"溫如玨忽然掀開轎簾,手指輕撫石碑表麵,"這方詩碑用的便是澄心堂秘傳的鬆煙墨法,墨色千年不褪。"

陳硯秋借著月光細看,發現碑麵上陰刻的《春賦》字跡間似有銀絲流動。他裝作不經意地用指甲劃過碑麵,指尖立刻沾上黏膩的鬆脂——這分明是新製的贗品。

宰相府的後花園張燈結彩,二十餘名朱紫官員圍坐在暖閣中。溫如玨獻寶般將詩碑置於紫檀案上,閣中頓時彌漫開奇異的鬆香。陳硯秋注意到禮部侍郎王黼的瞳孔驟然收縮——這位以鑒賞金石聞名的官員,此刻正用絹帕死死按住顫抖的右手。

"諸位請看。"溫如玨取來銀燭台貼近碑麵,火光穿透琥珀色的材質,映出內部流動的雲霧狀紋路。陳硯秋借著斟酒湊近,突然發現那些"雲霧"竟勾勒出人形輪廓——一個蜷縮的側影,右手還維持著執筆的姿勢。

"此乃南唐宮廷秘術。"溫如玨的指尖劃過碑麵某處凸起,"以鬆脂混合南海龍涎香,將才子詩魂封存其中。"他的指甲在"淳化三年製"的款識上輕輕一刮,陳硯秋分明看見款識下的石料露出新鮮斷麵。

暖閣角落傳來瓷器碰撞的輕響。陳硯秋轉頭時,正撞上趙明燭驚駭的目光。這位太學生手中的琉璃杯映出詩碑背麵的景象——那裡隱約浮現著張扭曲的人臉,嘴唇開合似在誦讀什麼。

"妙哉!"宰相蔡京忽然擊掌,"碑中可是封著李煜時的翰林待詔?"

溫如玨笑而不答,卻命人抬來銅盆置於院中。月光直射詩碑的刹那,碑麵上《春賦》的文字突然投射在粉壁上,每個字的起筆處都滲出細小的光點。陳硯秋數了數,正好四十八個光斑——與去歲省試錄取人數相同。

"下官鬥膽。"陳硯秋突然上前,"這碑文投射的光影,倒像是..."

"像是今科考題分布?"王黼冷笑著打斷,"陳推官莫非也信那些題引之說?"他的目光掃過詩碑,右手不自覺地摸向腰間——那裡彆著把象牙柄的裁紙刀,刀鞘上沾著可疑的褐色汙漬。

宴席過半時,陳硯秋借口更衣溜出暖閣。他在回廊拐角處撞見驚人的一幕:溫府管家正指揮仆役將六個同樣材質的石碑搬進後院地窖。最年輕的那個仆役腳下一滑,石碑"咚"地砸在青石板上,裂開的縫隙裡竟露出半截手指骨。

"作死的東西!"管家一巴掌扇倒仆役,"弄壞了老爺的"翰林骨",把你全家填進去!"他慌亂地用衣袖擦拭裂縫,陳硯秋卻已看清——那截指骨的中節套著個銅環,環上刻著"廣南西路"四字。

子時更鼓響起時,陳硯秋在茅房後牆發現了薛冰蟾留下的炭筆標記。順著箭頭指引,他摸到溫府西側的柴房。推開門就聞到濃烈的鬆脂味,薛冰蟾正用銅簪挑開一塊石碑的底座。

"杜荀鶴。"她指著底座內側的刻字,"去歲廣南解元,因在策論中諷諫花石綱被除名。"銅簪突然碰到什麼硬物,底座夾層裡掉出片桑皮紙,上麵用白礬水寫著本屆七位考官的飲食禁忌。

柴房外傳來腳步聲。陳硯秋吹滅蠟燭的瞬間,月光透過窗欞照在那塊石碑上。碑中的人形輪廓突然劇烈扭動,那張模糊的臉竟貼到碑麵,嘴唇開合間吐出個血泡——在碑麵上凝成個"冤"字。

"活人碑。"薛冰蟾的嗓音發顫,"《宋刑統》裡記載過的"文刑"。"

陳硯秋想起三年前在江南貢院聽過的傳聞。景佑四年科場案後,有三十餘名舉子被處"文刑"——在皮膚上刺青貶謫緣由,發配邊疆。但眼前這方石碑裡的,分明是更殘酷的變種。

院中突然響起環佩叮當聲。透過門縫,他們看見溫如玨引著王黼往後院走去。王黼手中捧著個錦盒,盒縫裡垂下幾縷銀絲——與陳硯秋在詩碑上見過的如出一轍。

"那是雪蠶絲。"薛冰蟾低聲道,"遼東進貢的顯影線,遇熱會浮現文字。"她突然抓住陳硯秋的手腕,"杜荀鶴離京前給我寫過信,說發現有人用鬆脂..."

一聲淒厲的慘叫打斷了她。慘叫聲來自地窖方向,緊接著是重物倒地的悶響。陳硯秋貼著牆根摸到地窖通風口,看見七個赤膊匠人正將沸騰的鬆脂倒入青石模具。模具中綁著個書生打扮的年輕人,他的嘴巴被蠟封住,雙眼卻死死盯著牆上懸掛的《禮運》篇。

最駭人的是匠人們的前額——每人都有個銅錢大的烙印,細看竟是縮小版的貢院號舍圖。為首匠人攪拌鬆脂的木勺柄上,刻著"天聖七年製"的字樣。

"快點!寅時前要送進宮裡三塊!"管家踹了腳發呆的匠人,"這次用《尚書》題,記得在"惟精惟一"那句多灌些血砂!"

陳硯秋的太陽穴突突跳動。他認出那個被灌注的年輕人——是今春在相國寺辯經會上大放異彩的太學生劉子翬。年輕人突然掙紮起來,被封住的嘴裡發出嗚嗚聲,右手食指在鬆脂表麵急速劃動。

那是太學生之間傳訊的指語。陳硯秋辨出三個字:"題...奴...逃..."

地窖深處傳來鐵鏈拖地的聲響。薛冰蟾突然拽著陳硯秋往後退——通風口的月光裡浮現出一道細長的影子,影子主人穿著國子監生的襴衫,脖頸卻套著遼人樣式的鐵項圈。那人彎腰拾起地上散落的桑皮紙塞入口中咀嚼,轉身時露出半張潰爛的臉。

"周...硯奴?"薛冰蟾的驚呼被陳硯秋捂住。但那怪物似的監生已經扭頭,潰爛的嘴唇突然撕裂到耳根,吐出一截掛著血絲的舌頭——舌麵上密密麻麻刻著本屆考官的姓名與籍貫。

五更梆子敲響時,陳硯秋在溫府後巷的槐樹下挖出個錫盒。盒中是杜荀鶴的入京狀,批注欄朱筆寫著:"此子可作《秋賦》碑。"落款日期正是他失蹤前三天。盒底還沉著塊骨片,上麵刻著令人毛骨悚然的文字:

"淳化三年始,凡三百四十九骨。墨池竭,冤魂醒。"

喜歡不第河山請大家收藏:()不第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DND:黃沙暴君的複仇 重生趕山:老婆小姨子全寵成寶 我在幕後發係統 名義:我才是最後的贏家 遊戲降臨:開局一把破木弓 鑒寶:雙穿大明,我在後宮當倒爺 中醫嬌妻颯爆了,七零大佬追著寵 雷霆掃黑:光雲守護 腹黑係統和他的寶貝主人 偏門之王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