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銅雀現世_不第河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不第河山 > 第361章 銅雀現世

第361章 銅雀現世(1 / 1)

慶曆七年六月末的汴京,暴雨連下了三日。薛冰蟾立在相國寺藏經閣的暗室裡,銅雀硯靜靜置於案上,硯台表麵的蜂蠟已被炭火烘烤得微微發軟。窗外雷聲滾過,簷角鐵馬叮當作響,與遠處貢院號舍傳來的木柝聲混在一處。

她指尖的銀針輕輕挑開硯台邊緣的鎏金紋路。針尖觸到暗格機關時,銅雀硯突然發出一聲清越的鳴響,像是古琴斷弦的尾韻。硯台底部緩緩裂開一道細縫,露出內裡藏著的澄心堂紙——紙色已經泛黃,邊緣卻不見絲毫蟲蛀痕跡。

"果然用砒霜熏過。"許慎柔的銀簪挑起紙張一角。簪頭鑲嵌的磁石微微顫動,將紙上隱現的褐色斑點吸附成行。"《元佑黨人後裔錄》......"她忽然噤聲,簪尖停在某個被礬水寫就的名字上。

薛冰蟾的袖箭突然指向梁柱陰影處。箭簇擦過《大藏經》的函套,釘入後方某冊《景佑科舉錄》的封皮。書頁間簌簌落下幾片乾枯的堿草,草葉上沾著新鮮的血漬。

"墨娘子的人來得倒快。"趙明燭從經幢後轉出,朱砂筆在掌心轉了個圈。他的虹膜仍殘留著都江堰血誓後的暗紅,此刻在燭光下映得那冊《後裔錄》上的名字微微發亮:"韓忠彥......韓琦族侄,景佑三年進士及第。"

銅雀硯突然劇烈震動。硯池裡殘餘的墨汁翻湧如沸,墨色中浮起細密的銀針——正是都江堰屍骨口中那些針的微縮版。針尾拴著的冰藍絲帶在墨浪中舒展,露出交子密押般的暗記。

薛冰蟾的機關匣哢噠彈開。匣中銅尺量過絲帶寬度,尺身上的刻度自動拚出"崇文院火印"五個小字。她突然翻轉銅尺,用背麵鎏金紋路壓住《後裔錄》上某個名字——紙麵立刻顯出被堿草灰掩蓋的批注:"元佑八年流嶺南,私建貢院於瘴林"。

窗外閃電劈落。

刹那的白光中,藏經閣四壁的《大藏經》書函突然同時崩開絲帶。數百冊經卷嘩啦啦翻動,最終停在記載元佑黨人案的章節。泛黃的紙頁間,所有"韓"字都被針尖刺穿過,針孔組成西夏文的"奴"字。

"難怪要仿造崇文院硯台。"許慎柔的銀簪挑開《後裔錄》第二頁。簪尖沾到的砒霜粉末在燭焰下泛出詭異的藍光:"嶺南鬼貢院的考生,用的全是砸碎的官硯......"

銅雀硯的暗格裡突然彈出一枚銅鑰。鑰匙插入硯台側麵的雀眼時,整塊澄心堂紙突然豎向撕裂,露出夾層裡更薄的唐代楮皮紙。紙上密密麻麻記載著三百餘名流放者的後代,每人名後都標注著"骨相可塑"或"懸膽當黜"。

趙明燭的朱砂筆突然折斷。

筆管裡流出的不是朱砂,而是黑如徽墨的堿草灰溶液。液體滴在"韓忠彥"三字上,竟腐蝕出景佑三年金榜的殘影——那個本該在嶺南病死的名字,赫然出現在皇佑元年進士名錄中!

"滴血驗卷術......"薛冰蟾的袖箭突然轉向經櫥頂層。箭矢射落某函《金剛經》,經書墜地時散出大量堿草灰。灰燼中露出半頁被燒焦的《禮部韻略》,其上被礬水圈出的冷僻字,正與都江堰銀針上拴的試卷殘片完全一致。

銅鑰在此時突然融化。

鎏金的銅汁流入《後裔錄》,將紙背滲透的砒霜結晶衝成溝壑。液體凝固時形成的紋路,竟是縮小版的嶺南山川圖。圖中某處標注"鬼貢院"的位置,插著七根銀針組成的北鬥七星——與都江堰屍骨腦後的針陣一模一樣。

許慎柔突然割破手指。

血珠滴在嶺南圖的銀針標記上,整張地圖突然浮起一層堿草灰。灰燼中現出更小的字跡:"七音鎖魂陣,以《禮部韻略》冷僻字為引"。她的血繼續流淌,將灰燼衝開後,露出底下用交子密押寫的補充:"每代需三百六十五具寒門屍骨養針"。

雷聲再次炸響時,藏經閣的門被狂風撞開。

暴雨卷著冰藍絲帶撲入室內,絲帶上用堿草灰寫著新鮮的名單——全是今科落第的寒門士子。薛冰蟾的機關匣突然自動分解,零件在案上拚成微型貢院模型,而銅雀硯正好落在"謄錄所"的位置。

"韓氏在造新的養針庫。"趙明燭的斷筆蘸著堿草灰溶液,在案上畫出慶州鎖文塔的輪廓。他的虹膜血色更濃:"塔底暗河引的是汴水支流......"

薛冰蟾已拆解完銅雀硯的機關。硯台最內層的鎏金蜂蠟上,刻著完整的《璿璣錄》"七音篇"。當她把蜂蠟置於燭焰上方,融化的蠟液在案麵形成七個小人——每個小人腦後都插著銀針,針尾拴著《禮部韻略》的殘頁。

許慎柔的銀簪突然刺向自己的指尖。

血滴在蠟人頭頂時,七個小人突然同步動作,用針尖在案上刻出西夏文字。趙明燭的朱砂筆管不知何時已接好,他蘸著血翻譯出那些文字:"乙巳年秋,銀針成靈,文脈當歸"。

銅雀硯的殘片在此時發出蜂鳴。

所有碎片浮到半空,拚成完整的銅雀形狀。雀喙處吐出最後一張楮皮紙,紙上畫著正在雕刻銀針的匠人——他們的工具竟是科場用的紫毫筆,而燒製針管的窯爐,赫然是嶺南鬼貢院的號舍改造而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原來這就是骨相之源......"薛冰蟾的機關零件突然拚成針床。床板上密密麻麻的凹槽,與都江堰屍骨後腦的針孔完全吻合。"韓氏用《禮部韻略》冷僻字作模具,在銀針內部刻字......"

暴雨中忽然傳來鐘聲。

相國寺的景陽鐘連敲七下,聲波震得《元佑黨人後裔錄》嘩嘩翻頁。在最後一頁的夾層裡,飄出半片用堿草灰寫的信箋——正是林氏當年混入謄錄院的憑證。紙背的崇文院火印已經模糊,但殘留的砒霜結晶依然拚得出"七音未齊"四字。

趙明燭的虹膜突然滴出血來。

血珠落在銅雀硯拚成的模型上,雀眼處立刻浮現出微型星圖。薛冰蟾的機關零件自動重組,在星圖四周拚出《景佑科舉錄》記載的考場布局——銀針所在的位置,正是當年林氏負責謄卷的席位。

許慎柔突然掀開《大藏經》的函套。

經函底層藏著被堿草灰染藍的《禮部韻略》抄本,書頁邊緣全是用針尖刺出的西夏文小字。當她將書冊靠近銅雀硯,硯台突然吸走所有堿草灰,在表麵形成嶺南鬼貢院的立體地圖——圖中考生正在用銀針蘸墨答卷,而他們書寫的,赫然是景佑三年的試題!

"乙巳年......"薛冰蟾的袖箭釘住地圖上某個正在移動的黑點。箭簇上纏繞的冰藍絲帶突然自燃,火焰中現出陳硯秋的身影——他正站在慶州鎖文塔前,手中銅尺量著塔基的暗河入口。

銅雀硯在此時徹底碎裂。

三百六十五塊碎片射向藏經閣各處,每塊都嵌進記載元佑黨人案的經卷中。當最後一塊碎片沒入《景佑科舉錄》的封麵,整座藏經閣突然響起此起彼伏的機關咬合聲——所有經櫥自動移位,拚出與嶺南鬼貢院號舍相同的陣列。

暴雨忽止。月光穿過窗欞,照在《元佑黨人後裔錄》最終顯露的名字上:

"林昭容,待詔林氏女,景佑三年黜落,滴血驗卷術傳人。"

名字下方是用堿草灰添加的新注:"慶曆七年六月,都江堰焚譜斷脈。"

喜歡不第河山請大家收藏:()不第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DND:黃沙暴君的複仇 重生趕山:老婆小姨子全寵成寶 我在幕後發係統 名義:我才是最後的贏家 遊戲降臨:開局一把破木弓 鑒寶:雙穿大明,我在後宮當倒爺 中醫嬌妻颯爆了,七零大佬追著寵 雷霆掃黑:光雲守護 腹黑係統和他的寶貝主人 偏門之王的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