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曆七年臘月十八,汴京韓氏私宅的地窖裡彌漫著堿草灰的甜腥氣。崔月隱的銀簪挑開第七口鑄鐵爐的窺孔,火光映出他凝重的麵容——爐膛內燃燒的不是尋常炭塊,而是用《禮部韻略》書頁裹著的嶺南堿草,每一捆都浸透了曼陀羅汁液。
"子時三刻,熒惑入鬥。"
他低聲念出《璿璣錄》的預言,將簪尖探入爐火。銀簪遇熱彎曲的弧度,竟與渾天儀上火星銅球的軌跡分毫不差。爐壁突然傳來規律的震動,那是嵌在夾層中的銅管正將堿草蒸汽輸往宅院各處——韓似道竟把整座宅邸改造成了微縮的司天監渾儀!
"看爐紋!"
身後的寒林社士子突然壓低聲音。崔月隱俯身檢查爐體外壁,發現那些看似裝飾的雲雷紋,實則是用銀針刻出的微縮星圖。當他的銀簪劃過"紫微垣"位置時,針痕裡突然滲出藍霧,在空中凝成慶曆八年殿試的擬題目錄。
"《春秋》三傳異同辨......"
崔月隱的指尖突然顫抖。這道題目與遼國禮賢館發現的預測題完全一致,更可怕的是題後標注的破題要點——竟詳細記載了如何利用"五音姓利"法則淘汰懸膽鼻者。爐膛爆出個火星,將他的袖口燒出個針眼大的洞,透過小孔恰能看見地窖頂部的銅製管道——那些管道排列的形狀,正是鎖文塔底《景佑四年黜落簿》的暗記。
醜時的更鼓從巷口傳來。
崔月隱沿著銅管走向地窖深處。管道每隔七尺就有個窺孔,每個孔眼都正對著某位朝中要員的宅邸方向。當他將《璿璣錄》殘頁卷成筒狀插入窺孔時,羊皮紙突然浮現出對應官員的鼻相拓本——這些拓本與嶺南鬼貢院驗骨的記錄完全吻合。
"韓似道在監控骨相......"
寒林社士子突然割破手指,將血滴在銅管銜接處。血珠順著管壁流動的軌跡,竟與趙明燭胸口刺青的貢院地圖一模一樣。當血液流到代表明遠樓的節點時,管壁突然傳出細微的誦經聲——那是質子院詩囚們用銀針刻經的共振!
寅時的月光透過地窖氣窗。
崔月隱發現牆角堆著七口樟木箱。撬開最舊的那口,裡麵整齊碼放著三百六十五方銅雀硯,每方硯台都刻著被黜落者的姓名。當他拿起標注"陳襄"的硯台時,硯池突然滲出黑紅色液體——這竟是二十年前滴血驗卷留下的血痂!
"硯底藏針......"
寒林社士子突然掰開某方硯台。夾層裡藏著七根銀針,針尾的冰藍絲帶上寫著慶曆年間的科考日期。最駭人的是針尖挑著的微型紙卷——展開後是禮部內部使用的《黜落者骨相檔案》,每份都蓋著崇文院的火印。
卯時的晨光驚醒了銅管中的氣流。
崔月隱將耳朵貼在主管道上,聽到詭異的"叮叮"聲。這聲音與西夏題窟的銀針刻題聲同頻,但節奏更為規律——每七響對應《禮部韻略》的一個韻部。當他用銀簪輕敲管壁時,回聲竟組成完整的"陽"韻字表。
"辰時調管!"
地窖上方突然傳來韓府管事的吆喝。崔月隱急忙隱入陰影,看著工匠們調整銅管角度。他們手中的羅盤不是指向南北,而是對準紫微垣星位。為首的工匠突然展開張星象圖,圖上用朱砂標注著明日"熒惑守心"的精確時刻——午時三刻,正是禮部呈遞殿試題目的時辰!
"堿草爐溫升二刻......"
管事翻看手中的《璿璣錄》抄本,突然下令添料。崔月隱看見工人將某種珍珠母般的粉末撒入爐膛——正是墨娘從西夏帶回的"蜃樓散"。粉末遇火炸出七彩煙霧,順著銅管湧向皇城方向。
巳時的日光照亮銅管末端的機關。
崔月隱順著管道爬到儘頭,發現出口竟藏在韓府書房的孔子塑像內。塑像的眼珠是兩顆磁石,正隨著渾天儀的運轉微微轉動。當他將《璿璣錄》殘頁放在磁石前時,羊皮紙上的針孔突然投射出星圖光影——正是明日"熒惑守心"的預演,火星軌跡終點直指禮部封彌所!
"珊瑚金匣......"
寒林社士子突然指向書案。案下暗格半開著,露出鎏金匣子的一角。崔月隱用銀簪挑開暗格,匣內整齊排列的銀針突然集體顫動——針尾的冰藍絲帶無風自動,組成"滴血驗卷"四字。
午時的鐘聲震得銅管嗡嗡作響。
崔月隱突然發現書房地板暗藏玄機。當陽光透過窗欞照到特定位置時,地磚縫隙裡浮現出用堿草灰寫的密令:"未時六刻,堿草煙鎖明遠樓"。這竟是通過銅管向謄錄院工匠發送的指令!
"看磁石眼珠!"
寒林社士子突然低呼。孔子塑像的眼珠不知何時已轉向西南,磁力將案上《論語》的書頁吸得微微翻動。崔月隱撲到書前,發現被磁石吸引的頁麵正是《為政》篇——"舉直錯諸枉"的"枉"字上,釘著根幾乎不可見的銀針。
未時的日影斜移過書案。
崔月隱撬開"枉"字下的地板,發現裡麵埋著個蜂蠟密封的銅管。管內裝著七份殿試讀卷官的鼻相拓本,每張拓片背麵都用堿草灰寫著其祖上被黜落的年份。最年輕的那位讀卷官拓片上,銀針釘著的標簽赫然寫著:"元佑黨人孫,懸膽鼻,當黜"。
"韓似道連讀卷官都要篩選骨相......"
銅管突然傳來規律的震動。崔月隱將耳朵貼上去,聽到的是謄錄院工匠的暗號:"申位齊,七音備"。這是通知各環節準備啟動"滴血驗卷"的信號!
申時的寒風刮得窗欞作響。
崔月隱最後看了一眼珊瑚金匣。匣內的銀針不知何時已自行重組,排列成明日"熒惑守心"的星象。針尖投射在牆上的光影裡,隱約可見三百六十五個被黜落者的姓名——每個名字都對應著《璿璣錄》記載的凶煞星位。
酉時的暮鼓聲中,銅管傳來最後一陣嗡鳴。
崔月隱的銀簪突然磁化,自行指向書房的西北角。當他撬開那裡的地磚時,發現了韓似道真正的秘密——微型渾天儀的磁針樞軸,軸心處鑲嵌的竟是嶺南黜落者的額骨碎片!
骨片上的黥印在暮光中泛著藍暈,螺旋紋路裡藏著針尖大的預言:
"星位移,則國運改。"
喜歡不第河山請大家收藏:()不第河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