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謹慎的滲透_不第河山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不第河山 > 第450章 謹慎的滲透

第450章 謹慎的滲透(1 / 2)

皇佑二年的深秋,汴京城的銀杏葉鋪滿了禦街。杜衍案後的朝局表麵平靜,暗地裡卻暗流洶湧。仁宗皇帝病體稍愈後,做出的第一個決定便是將朝政交由太子監國,自己退居深宮養病。這一決定在朝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皇城司值房內,炭火盆驅散著秋寒,卻驅不散眾人心頭的陰霾。趙明燭將一份密奏在火盆中焚毀,灰燼在空中打著旋兒。

"陛下密旨,文昌閣一案暫緩查辦。"趙明燭的聲音低沉,"太子新立,朝局未穩,不宜大動乾戈。"

陳硯秋默然看著飛舞的灰燼。這幾個月來的生死搏殺,那些為此付出生命的同僚,難道就這樣輕描淡寫地畫上句號?

薛冰蟾輕聲道:"不是結束,而是轉入暗處。陛下密旨中還說,讓我們"暗中觀察,待時而動"。"

崔月隱從太醫署帶回消息:"陛下今日精神稍好,私下召見我,問起香料之事。我據實以告,陛下沉默良久,隻說了句"朕知道了"。"

墨娘子的情報更值得玩味:"近日多家書鋪在暗中收購與星象、科舉相關的古籍,出價奇高。買主都是生麵孔,但付款用的都是江南錢莊的銀票。"

陳硯秋將這些線索串聯起來:"陛下明麵上叫停調查,實則讓我們轉入暗處。而對方也在積極準備,收購古籍可能是在為甲子年的"星樞移宮"做準備。"

趙明燭在地圖上標出新的監控點:"既然明刀明槍不行,我們就暗中布網。墨娘子,你負責市井情報;冰蟾繼續研究星象和機關;崔先生留意宮中動向;硯秋..."

他看向陳硯秋:"你我要演一出戲。"

次日早朝,趙明燭當眾呈上辭表,以"辦案不力,有負聖恩"為由請辭皇城司使一職。滿朝嘩然。更令人驚訝的是,陳硯秋也同時請辭國子監編修之職。

太子在輔政大臣的建議下,準了趙明燭的辭呈,但挽留陳硯秋。經過一番推辭,陳硯秋最終接受降職,調任秘書省校書郎——一個清閒但可接觸宮中典籍的職位。

這出雙簧戲成功地讓文昌閣放鬆了警惕。暗哨回報,多家與文昌閣有牽連的商鋪近日重新開業,沉寂多時的詩社也開始活動。

陳硯秋在新的職位上謹言慎行,每日埋首整理典籍,暗中卻記錄著借閱特定書籍的人員名單。他發現,有幾個宗室子弟頻繁借閱星象類書籍,其中以趙允弼最為積極。

"趙允弼是太宗皇帝曾孫,平日以風流才子自居,沒想到對星象如此熱衷。"陳硯秋向趙明燭彙報。

趙明燭如今以養病為名,住在城西的一處彆院,實則繼續指揮皇城司的暗中行動。

"趙允弼..."趙明燭沉吟,"他的母親是西域回鶻公主,與香料貿易頗有關係。"

薛冰蟾的研究有了新發現。她在整理大相國寺的藏書時,找到一部唐代的《星官秘要》,其中記載著"輔星"的奇特屬性:"輔星暗則文運衰,明則文運昌,然過明則主文脈旁落。"

"文脈旁落..."陳硯秋深思,"這意味著如果輔星過亮,文脈可能會被非正統勢力掌控?"

崔月隱則從另一個角度提供證據:"我查閱太醫署的記載,發現每逢科舉之年,失眠、癲狂的學子就會增多。以往以為是壓力所致,但現在想來,可能與星象影響有關。"

十月初一,秘書省組織秋祭大典。陳硯秋作為校書郎參與籌備,發現祭典流程與墨池祭有微妙相似:同樣要焚特殊香料,同樣要誦讀特定經文,同樣要在星象最佳時辰舉行。

祭典當日,太子首次以監國身份主祭。陳硯秋注意到,當祭祀進行到高潮時,趙允弼悄然離席,走向觀星台方向。他暗中跟上,發現趙允弼在觀星台與一個黑袍人密談。

"...

甲子年秋分,便是時機。"黑袍人的聲音嘶啞。

趙允弼道:"星樞大人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中。"

陳硯秋心中巨震,正要靠近細聽,忽然腳下一滑,發出了聲響。

"誰?"趙允弼厲聲喝道。

危急時刻,一隻野貓從草叢中竄出。黑袍人低聲道:"是野貓,不必驚慌。記住,下一個望日,老地方見。"

陳硯秋躲在暗處,待二人離開後才敢呼吸。他注意到黑袍人離開時,袖中落下一物。拾起一看,是一塊刻著星紋的黑木令牌。

薛冰蟾見到令牌後大驚:"這是"星樞令"!傳說中隻有文曲先生才能持有的信物!"

令牌的發現證實了文曲先生"星樞"確實存在,而且與趙允弼關係密切。但令人困惑的是,趙允弼雖然是宗室子弟,但地位並不顯赫,如何能掌控文昌閣這樣的龐大組織?

墨娘子深入調查趙允弼的背景,發現一個驚人事實:趙允弼的母親回鶻公主,其實是西域一個神秘教派的聖女,該教派崇拜星辰,相信通過星象可以掌控人心。

"所以趙允弼可能是通過母親繼承了某種星象秘術?"陳硯秋推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新小说: 我名黃天,蒼天已死什麼鬼? 我有億點馬甲怎麼了? 宗門噩夢:我的修為靠丟人 元武劍仙傳 區區藝考,你覺醒神話戰魂? 神翊暗殤之千回端木 DND:黃沙暴君的複仇 重生趕山:老婆小姨子全寵成寶 我在幕後發係統 名義:我才是最後的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