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晉陽城中。
人生於世,最避免不了,便是人情世故,為何說世家大族綿延的時間,要遠甚於王朝。
這就不得不提這些大族的眼光,確實要比武夫和普通人要長遠一些。
如今的世家大族,雖然經過黃巢的禍禍,以及各地藩鎮的互相攻伐,以至於在朝堂,地方上的實力都受到極大的削弱。
但是真正的亂世剛開始沒幾年,還沒進化到五代之間那種殘酷的殺戮,因此,諸多世家還是有些力量的。
在陳從進發兵進攻河東,朝廷聯軍兵敗,晉陽城破的消息發散後,這些大族,猛然間發現,在北方大地上,已經崛起了一個大的勢力。
陳從進如今已經控製了盧龍,大同,振武,雁門,河東,義昌,其勢之大,可以說就目前而言,在整個北方,都很難挑出對手。
大唐不行了,這個認知,很多人都能猜出來,隻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大唐具體還能撐多久。
不過,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是世家的本能,特彆是在這種戰亂之世,這種分散投資,是延續家族的最好選擇。
所以,在陳從進奪取晉陽後,隻要還有點能力的家族,都派出了族中的青年才俊,奔赴晉陽,想要為陳大帥的事業,添磚加瓦。
當然,派些人才隻是第一步,最一本萬利的投資,還是聯姻。
其實,在陳從進剛剛奪取盧龍節度使的時候,這些大族都注意到了陳從進,不過,當初的盧龍鎮,那換帥的速度,比換衣服還快,長的兩三年,短的一兩月,最離譜的是居然還有就當了一天的節度使。
這事就是放在整個大唐,都是一種奇聞,因此,在世家大族的眼中,陳從進一介農家子,身後沒有根基,如何能坐穩盧龍節度使的位置。
然而,這些大族,眼睜睜的看著陳從進一步一步,勢力愈發膨脹,以至於到了今天,奪取了河東富庶大鎮,實力有了質一樣的飛躍。
當然,在陳從進剛剛奪取盧龍鎮的時候,還是有些家族試探性的投資,比如蘭陵蕭氏。
而正所謂投資的早,投資的眼光準,那麼後續的收益,自然是豐厚無比的。
蕭郗作為盧龍掌書記,在事實上,已經成了陳從進麾下的文官第一人,因此,蘭陵蕭氏很多人,陸續的前往幽州,投靠陳從進。
人情社會,從古至今,也不曾變過,以前的話是叫朝中有人好做官,如今也是差不多的意思。
蕭郗身為掌書記,安插自己的親族,也是屬於無可厚非的行為,親族多了,蕭郗的地位為會更加穩固,行政命令的執行也更簡單一些。
雖然如此,肯定是有很大的弊端,不過,對當時的陳從進而言,缺人才,隻要有人投奔就行,能把這個攤子弄的轉就行。
陳從進其實也是想過大開科舉的,不過這麼辦,確實是不太妥當,直接是把朝廷甩到一邊,而且天下混戰不休,不把這些藩鎮打平,科舉也很難大規模實行。
………………
陳從進翻開河東的田畝,丁口等賬冊,對這等關係到自己的錢糧稅收之事,陳從進是十分上心的。
戰爭打的就是錢糧,沒有錢糧,陳從進就是再高的威望,那也得一天一天的跌落穀底。
此時的河東鎮,轄汾,沁,儀,嵐四州,及太原府之地,原先的地界,是包含忻,代二州,但是由於當年授予李克用雁門節度使後,將忻代二州分割出去,至今仍未歸於河東管轄。
陳從進也沒打算再把忻代二州複歸河東,河東之地,人口繁密,有四州一府,地域範圍已經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