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評級舞台的追光燈打得人眼眶發燙,蘇明遠卻覺得這暖光像極了慶朝太學裡的燭炬。他抱著雕花木箱踏上台階時,廣袖掃過紅毯,露出繡著雲雷紋的鞋尖——那是他用現代帆布鞋改製的“古風履”,鞋頭還沾著昨夜趕工的膠水痕跡。
“蘇明遠,你的初評級內容是?”評委陳雨扶了扶耳麥,目光落在他手中的木箱上。
“回陳老師,”蘇明遠開箱的動作忽然慢下來,青銅酒壺在燈光下泛著幽綠的光,“在下欲獻演‘投壺禮’。”話音未落,台下訓練生們已發出一陣竊笑,小吳更是誇張地捂住嘴,卻不小心碰掉了頭上的發帶。
這壺是蘇明遠跑遍三個舊貨市場淘來的仿古青銅器,內壁還刻著“孝友堂”三個字。他記得攤主說這是“工藝品”,卻在壺底發現了“大明宣德年製”的模糊款識。此刻他握著竹製箭簇,想起慶朝士子們“投壺雅集”的場景:鬆樹下擺著鎏金壺,有人穿著襴衫投箭,有人在一旁擊節而歌。
後退三步時,蘇明遠特意避開了舞台上的升降台——上次彩排他曾踩空,被小吳笑了三天“古代人不會踩機關”。竹箭離手的瞬間,他手腕輕抖,箭簇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撲通”一聲落入壺口,激起一陣木屑飛揚。
“哇!”訓練生席傳來驚呼,卻見蘇明遠眉頭微蹙——這箭簇比慶朝的短了三寸,力度稍重便會擊壺出聲,少了幾分“靜雅”之意。他想起老祭酒的話:“投壺者,投中為‘中’,不喧嘩為‘禮’。”於是第二支箭出手時,他刻意放緩速度,箭簇如一片羽毛般輕輕落入壺中。
評委張嵐卻搖搖頭:“蘇明遠,這更像是行為藝術,和偶像選秀的關聯性在哪裡?”
蘇明遠將第三支箭在手中轉了個圈,竹節硌得掌心發癢:“投壺乃古代士大夫宴飲之禮,需‘心正、身正、矢正’。正如今日舞台,既需技藝精湛,亦需德行配位。”他忽然想起在現代禮儀課上,李芳教他“微笑要露八顆牙”,便試著扯了扯嘴角,卻笑得比哭還難看。
“不如諸位老師親自一試?”他將箭簇遞給坐在最前排的流量明星王浩,後者穿著破洞牛仔褲,接過箭時指尖還沾著電子煙的霧氣。
王浩聳聳肩,隨意一投,箭簇擦著壺口飛過,落在蘇明遠腳邊。台下傳來一陣哄笑,他卻麵不改色,彎腰撿起箭簇:“王老師可知,投壺需‘目注於壺,心定於矢’?”說著,他輕輕握住王浩的手腕,調整姿勢,“手肘微屈,如抱古琴;手腕發力,似撥琴弦。”
第二次投擲,箭簇在壺口打了個轉,終究還是掉了出來。王浩泄氣地擺擺手:“算了吧,我連王者榮耀都玩不明白,何況這古代遊戲?”
蘇明遠卻又遞上一支箭:“在下初學投壺時,曾連百矢而不入。老……老師說,‘心不靜,則矢不中’。”他險些說出“老祭酒”,忙用咳嗽掩飾。
第三次,王浩屏息凝神,箭簇終於落入壺中。訓練生們頓時鼓掌歡呼,蘇明遠也笑了,卻在這時瞥見王浩手腕上的金表——表盤上的羅馬數字在燈光下閃閃發亮,讓他想起慶朝的日晷。
“其實投壺與現代遊戲並無不同,”他忽然說,“古人以箭投壺,今人以球投筐,本質都是‘中’的藝術。隻是古人更重‘禮’,每一次投擲,都是對心性的修行。”
這場“另類評級”成了當晚的名場麵。官微連夜剪出花絮,配文:“建議《全民偶像》增設‘君子組’考核項目!”視頻裡,蘇明遠教王浩投壺的片段被反複播放,尤其是他那句“心不靜,則矢不中”,被網友做成了表情包,配字“當代年輕人的心靈雞湯”。
後台,小吳舉著手機笑到打跌:“蘇哥,你看這彈幕——‘建議蘇明遠開班教投壺,學費我出!’‘原來古代人也玩‘套圈’遊戲啊!’”
蘇明遠卻在擦拭投壺,青銅壺上的鏽跡蹭了他一手。他忽然想起慶朝的某個春日,他在太學投壺,不小心將箭簇投進了老祭酒的茶杯,惹得眾人哄堂大笑。此刻看著手中的仿古壺,他忽然覺得,古今之間的距離,其實不過是一支箭的長度。
“小吳,”他忽然說,“明日幫我買些砂紙吧。這壺上的鏽跡太新,不像曆經千年的樣子。”
小吳愣了:“蘇哥,這本來就是仿古工藝品啊!”
蘇明遠笑笑,用指尖敲了敲壺身:“工藝品也有工藝品的‘禮’。若能讓大家看著它,想起真正的古代投壺,那便足夠了。”
深夜,練習室裡,蘇明遠對著鏡子練習微笑——這次他沒露八顆牙,而是笑得像慶朝士子般溫潤。鏡中倒影與記憶重疊,他仿佛看見自己穿著襴衫,站在太學的投壺場中,陽光透過槐樹葉,在他臉上灑下斑駁的光影。
窗外,春雨淅淅瀝瀝。蘇明遠拿起一支竹箭,在地板上輕輕投擲。箭簇落入空紙簍的瞬間,他忽然輕笑出聲——原來現代的紙簍,竟比古代的投壺更難中。
這一夜,練習室的燈一直亮著。一支支竹箭在燈光下飛舞,宛如穿越千年的精靈,在現代的舞台上,尋找著屬於自己的落點。而蘇明遠,正用他的方式,讓古老的“禮”,在這個喧囂的時代,重新找到了生根發芽的土壤。
喜歡我來現代當明星請大家收藏:()我來現代當明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