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出風口結著水珠,像極了蘇明遠前世見過的簷下冰棱。他穿著改良漢服站在白板前,袖口的雲雷紋刺繡被汗水洇得發暗,卻仍堅持不用現代的磁吸袖口——“古人束袖用襻帶,吾等習古,當從細節始。”
“大家看這裡。”他用狼毫筆指著白板上的“殺青”二字,筆尖在“青”字上輕點,“此字非顏色之謂,乃竹之青皮。古人製簡,必以火炙之,去其青皮,防蛀蟲,亦令字跡久存,是為‘殺青’。”
練習生小張揉著眼睛打了個哈欠,發膠固定的錫紙燙發型歪向一邊:“蘇老師,我還以為‘殺青’就是導演喊‘cut’呢!那‘殺青快樂’是不是該改成‘烤竹子快樂’?”
全場哄笑,有人用毛巾捂住嘴,有人笑倒在把杆上。蘇明遠卻認真點頭:“若按古義,確該如此。吾初至現代,聞‘殺青宴’三字,以為是食竹宴,還琢磨著‘竹胎釀’是何滋味,後來才知……”他故意拖長聲音,“是烤羊排。”
更誇張的笑聲爆發出來,小張笑得直拍地板:“蘇老師,您這古代人濾鏡也太厚了!那‘粉絲’呢?您不會以為是綠豆做的吧?”
“正是。”蘇明遠板著臉從兜裡掏出個小紙包,展開來竟是把粉條,“吾第一次見應援牌寫‘蘇明遠粉絲團’,還托經紀人李芳買了十斤綠豆,想給諸位‘粉絲’熬湯,惹得她笑了三日。”
訓練室裡笑成一片,有個叫小林的學員忽然舉手:“蘇老師,那‘c位’呢?古代有類似的說法嗎?”
“c位?”蘇明遠撫須沉吟,忽然眼睛一亮,“若論‘中央之位’,古曰‘中宮’‘正位’,如《周禮》載‘司裘掌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王所立之處,便是‘c位’。不過……”他忽然輕笑,“若在朝堂,‘c位’當是丞相之位,需得‘趨進,翼如也’——走路要小步快跑,像鳥兒展翅般恭敬。”
小林吐了吐舌頭:“那我還是當‘練習生c位’吧,不用給人下跪。”
“非也。”蘇明遠搖頭,“古人‘席不正不坐’,今人之‘坐有坐相’,與古禮相通。就像諸位練舞講究‘體態’,古人講究‘站如鬆,坐如鐘’,本質並無不同。”
他忽然放下毛筆,從背包裡掏出一卷竹簡——這是他用現代工藝複刻的慶朝簡牘,“諸位且看,此為《樂記》片段,記載古代樂舞‘三成而南,五成而分’,與諸位編舞時的‘段落拆分’同理。吾昨日見小張的街舞routine,其中‘大鵬展翅’的手勢,竟與《霓裳羽衣舞》的‘翔鸞勢’有七分相似。”
小張瞪大了眼睛:“真的?蘇老師快教教我!”
蘇明遠走到鏡子前,調整呼吸,手臂緩緩揚起,指尖如拈花般轉動,腰肢微擰,竟將街舞的力量感與古舞的柔美融合得恰到好處。學員們驚呼著圍過來,有人掏出手機錄像,有人跟著比劃,訓練室裡的氣氛瞬間熱絡起來。
“注意手腕的弧度,”蘇明遠糾正小林的手勢,“古人雲‘舞袖拂雲霄’,需得有‘欲上青天攬明月’的氣勢,卻又要像柳枝拂水般輕盈。”
“像這樣?”小張模仿著甩動手臂,卻因動作太大,差點打翻桌上的礦泉水瓶。蘇明遠眼疾手快接住瓶子,笑道:“古人‘羽舞’用的是雉雞尾羽,若你這般揮臂,怕是要‘羽落紛紛’了。”
訓練室裡又是一陣笑聲。不知誰的手機響起,是首節奏強烈的電子舞曲,蘇明遠忽然即興用古舞步伐踩著節拍,袖口的雲雷紋在燈光下流動,竟與音樂的律動感完美契合。學員們先是一愣,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小林跟著節奏唱起rap:“竹簡殺青火烤焦,古今中外架座橋,蘇老師的課太妙,傳統文化活了跳!”
課後,蘇明遠在更衣室擦汗,小張抱著竹簡跑進來:“蘇老師,能給我簽個名嗎?用毛筆!就寫在這竹簡上,以後我就說這是‘古代導師手跡’!”
“你這滑頭。”蘇明遠笑著接過竹簡,想了想,在空白處寫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落款是“明遠書於滬上”,“此句出自《大學》,願你每日精進,如竹簡去青,終成大器。”
小張摸著竹簡上的字跡,忽然認真地說:“蘇老師,以前我總覺得傳統文化是老頭子們的玩意兒,今天才知道,原來‘殺青’這麼有意思,古舞和街舞也能這麼搭。”
蘇明遠拍了拍他的肩膀:“文化如水,本就該流動。吾昨日見你編舞時用了‘踏鼓’的步法,那鼓點節奏,與慶朝的‘羯鼓三通’頗有淵源。待你明日練舞,吾攜編鐘來為你伴奏如何?”
“真的?”小張眼睛一亮,“那我得設計個‘編鐘炸場’的橋段!蘇老師,咱們來個‘古今batte’!”
“batte?”蘇明遠挑眉,“若論‘鬥舞’,古人亦有‘舞技較藝’之說。《史記》載,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便是一場刀光劍影的‘batte’。”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兩人相視而笑,窗外的雨不知何時停了,一縷陽光穿過訓練室的玻璃,照在竹簡上的“新”字上,將墨色映得透亮。蘇明遠望著學員們在鏡子前練習古舞手勢的身影,忽然想起在國子監授課的時光——那時學生們捧著竹簡背誦《論語》,如今孩子們用手機記錄知識點,可眼中對知識的渴望,卻如出一轍。
“蘇老師!”小林舉著手機跑過來,“您看!您上課的片段上熱搜了!蘇明遠殺青是烤竹子”
蘇明遠湊近一看,視頻裡自己拿著粉條講解“粉絲”的片段被剪出來,配文是“古代狀元的現代冷笑話,笑到打鳴!”。評論區裡,有學生留言:“原來‘殺青’這麼有文化,以後寫作文再也不會用錯了!”還有家長調侃:“建議蘇老師出《考點冷知識》專輯,我家孩子肯定搶著聽!”
他忽然輕笑,想起林婉兒說過的“文化需要網紅體質”。或許真如她所言,用冷笑話做引,用街舞做橋,才能讓更多年輕人願意走近竹簡裡的春秋,編鐘裡的日月。
更衣室的廣播響起,通知下一組學員進棚訓練。蘇明遠收拾好竹簡,瞥見小張在白板上畫的街舞動作分解圖,旁邊不知誰用毛筆添了句批注:“左肘需如‘鴻鵠展翅’,右膝當仿‘金鶚獨立’——蘇門弟子謹記。”
走出訓練室時,晚霞正將天空染成蜜糖色。蘇明遠摸出手機,給林婉兒發消息:“今日在訓練室,以粉條喻粉絲,以街舞比古舞,竟得學員歡喜。”
很快收到回複:“這叫‘以現代之瓢,飲古代之酒’。對了,粉絲寄來的雲雷紋應援扇到了,明日帶給你當‘導師道具’!”
他搖頭失笑,抬頭看見訓練室的玻璃上,不知哪個學員用ndensation水汽)畫了個古裝小人,旁邊是個跳街舞的現代少年,中間用竹簡搭了座橋。蘇明遠伸手觸碰那幅畫,水汽在指尖暈開,卻在玻璃上留下淡淡的雲雷紋痕跡——像極了他心中,古今文化該有的模樣:彼此映照,彼此交融,最終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根係深紮千年沃土,枝葉舒展擁抱藍天。
“蘇老師!”小張從身後追來,手裡揮著竹簡,“明天見!彆忘了帶編鐘!”
“好!”蘇明遠轉身,衣袂在晚風中揚起,“吾必攜‘姑洗’‘仲呂’二鐘,與爾等共奏一曲《青春殺青謠》!”
暮色漸濃,訓練室的燈光次第亮起,將蘇明遠的影子拉得老長。他看著影子裡隱約可見的竹簡與街舞鞋,忽然明白,所謂傳承,從來不是簡單的古今對話,而是讓古代的智慧在現代的土壤裡發芽,讓現代的活力為古代的基因注入新血——就像竹簡上的墨跡,曆經千年,依然能在電子屏幕上綻放出新的光彩。
喜歡我來現代當明星請大家收藏:()我來現代當明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