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千萬護道者_我來現代當明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4章 千萬護道者(1 / 1)

驚蟄的雷聲,悶悶地滾過京城上空,像是沉睡了整個冬天的巨人,在雲層深處翻了個身。濕漉漉的空氣粘在皮膚上,帶著泥土和萌發草芽的腥氣。明遠書院那麵古樸的青磚公告欄前,人頭攢動,雨傘擠挨著雨傘,彙成一片移動的彩色蘑菇林。雨水順著傘骨滑落,滴在青石板上,濺起細小的水花,也洇濕了那張新貼的、墨跡淋漓的告示:

【文明守護團】

招募同道

短短三天,十萬份申請,雪片般飛進書院那隻特製的、雕刻著慶朝“雲雷紋”的信箱。信箱鼓脹欲裂,沉甸甸地墜在門廊下,如同一個被過於豐盛的希望撐滿的肚腹。蘇明遠立在廊下陰影裡,指尖無意識地撚著袖口——那裡是空蕩蕩的,沒有寬大的慶朝袍袖可供他攏手其中,隻有現代衣料薄而挺括的觸感。他看著那些在雨中依舊熱情不減、伸長脖子排隊登記的身影:頭發花白的老者戴著老花鏡,一筆一劃填著表格;背著雙肩包的少年,臉上還帶著課業的稚氣,眼神卻亮得驚人;幾個穿著時尚的年輕人擠在一起,手機屏幕的光映亮他們興奮討論的臉龐。一張張陌生的麵孔,彙聚成一股溫熱的潮汐,衝刷著書院古老的門檻。

“典籍組”、“衣冠組”、“技藝組”……守護團自發的脈絡迅速延伸、清晰起來。蘇明遠第一次看到那本在守護團內部悄然流傳、用再生紙精心裝訂的冊子時,心口像是被什麼東西輕輕撞了一下。

封麵是手繪的,水墨暈染出一盞古樸的油燈,燈芯跳躍著一點微黃的光暈,旁邊是三個娟秀的手寫體:《護道夜話》。翻開,裡麵密密麻麻,是他這些年來在直播中、在課堂上、在博物館講解時隨口說過的話。有些零散的感悟,他自己都已模糊,卻被有心人一字一句收集、整理、歸類。

“文化不是供在神龕裡的牌位,是流動在血脈裡的活水。”

“真正的傳承,是讓古人的智慧,照亮今人的腳步,哪怕這光很微弱。”

“莫怕歧路,歧路亦是路。走的人多了,歧路也能踏成通途。”

他的手撫過那些熟悉的、又似乎陌生的文字,指尖能感受到紙張的粗糲和油墨微微的凸起。一種奇異的暖流,順著指尖蜿蜒而上,流進胸腔深處某個沉寂已久的角落。曾幾何時,在慶朝金鑾殿上,他那些嘔心瀝血的策論奏章,也曾被謄抄傳閱,被視為圭臬。可那終究是廟堂之上的清音,是少數人的共鳴。而此刻手中這本薄薄的、帶著手工溫度的冊子,卻像是無數細小的聲音彙聚成的低語,在塵世間回響。他微微閉了閉眼,仿佛又看到自己初臨此世時,獨自走在燈紅酒綠的陌生街頭,巨大的孤獨如冰冷的潮水將他吞沒,無人能懂他口中那些“之乎者也”,無人知曉他心中那個早已湮滅的王朝。那時的他,像一枚被時光洪流衝上岸的化石,格格不入,徒勞地攥著掌心早已失去溫度的故土塵埃。

“蘇老師?”一聲溫和的呼喚將他拉回現實。守護團的團長,退休教師張阿姨,正站在他麵前,笑容和煦,像春日裡曬足了陽光的棉布。她身後跟著幾個年輕的衣冠組成員,臉上帶著探索的興奮。

“張姨。”蘇明遠收斂心神,將《護道夜話》輕輕合上,那暖意似乎還留在指尖。

“我們打算去趟城南的‘錦心坊’,拜訪那位做了一輩子盤扣的宋老裁縫。”張阿姨聲音不高,卻透著一種沉穩的力量,“您書裡提到過慶朝官服衣襟上的‘盤花扣’,形製繁複,寓意深遠。宋師傅的手藝是祖傳的,我們想看看,能不能把老祖宗的‘盤花’神韻,揉進現在的旗袍盤扣裡。”

“哦?”蘇明遠眼中掠過一絲興味。盤花扣,那是慶朝官服上身份與等級的徽記,金線銀絲,盤龍踞鳳,是廟堂森嚴的象征。而旗袍盤扣,精巧玲瓏,更多是女子衣襟上的風情點綴。這兩者,如何相融?

城南的胡同彎彎曲曲,彌漫著潮濕的木料氣息和若有似無的漿糊味。“錦心坊”的招牌很小,木頭被歲月熏得發黑。鋪子裡光線有些暗,一個瘦小的老頭正埋首在堆滿布頭和絲線的案台後,鼻梁上架著老花鏡,鏡片厚得像酒瓶底。他枯瘦的手指撚著極細的絲線,在一枚小小的銅胎扣座上纏繞、穿插、打結,動作快得幾乎看不清,隻有那枚雛形的盤扣在他指尖一點點成形,像一朵含苞的花。

“宋師傅,打擾您了。”張阿姨的聲音放得又輕又柔。

老人抬起頭,渾濁的眼睛透過鏡片看了看他們,沒說話,隻是用下巴點了點旁邊的長凳。

衣冠組的年輕人們拿出平板電腦,調出從博物館資料庫拍下的高清圖片——慶朝官服衣襟上那些或威嚴、或華美的盤花扣特寫。龍鱗片片分明,鳳羽根根清晰,瑞獸形態各異,在小小的方寸之地凝聚著令人驚歎的匠心。圖片被推到宋師傅眼前。

老人放下手裡的活計,湊近了,幾乎把鼻子貼在屏幕上。他看了很久,布滿老年斑的手在冰冷的屏幕上無意識地摩挲著那些早已消逝的紋樣,渾濁的眼睛裡漸漸凝起一點光。他沉默著,拿起自己案台上那枚剛做了一半的、用於現代旗袍的普通琵琶扣,又看看屏幕上的盤花扣。過了半晌,才慢吞吞地開口,帶著濃重的京腔:“老玩意兒……講究的是個‘勢’,是筋骨。”他拿起一根細銅絲,比劃著,“你們這圖上的龍,爪尖兒要帶鉤,眼睛要立起來,才有勁兒。現在的盤扣,”他捏起那枚琵琶扣,語氣淡淡的,“花哨是花哨,軟塌塌,沒骨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個紮著馬尾辮的衣冠族女孩眼睛一亮:“宋爺爺,那您能不能……試試把這種‘勢’,這種筋骨,揉到我們現在的盤扣樣子裡去?不用那麼複雜,但要那種精氣神兒?”

老人沒立刻答應,他枯瘦的手指撚起一根深藍色的絲繩,又挑了一縷極細的金線,在指尖撚了撚。他重新拿起那枚銅胎扣座,動作變得異常緩慢而凝重。不再是之前流水般的迅跡,而是像在雕琢一件微型的藝術品。金線被巧妙地嵌入深藍的絲繩之中,形成隱約的脈絡。他不再追求繁複的具象圖案,而是用金線勾勒出幾個銳利的轉折、一道有力的弧線。漸漸地,一枚嶄新的盤扣在他布滿褶皺的指間誕生了。它保留了傳統琵琶扣的輪廓,但線條陡然變得硬朗、挺拔,深藍底子上那幾道銳利的金線,如同暗夜裡劃破天穹的閃電,又似蒼龍隱於雲霧中露出的嶙峋一角。它不再僅僅是柔美的點綴,而是帶上了一種內斂的、沉甸甸的力量感。

“謔!”圍觀的年輕人都忍不住低呼出聲。那枚小小的盤扣,仿佛真的被注入了古老的魂魄。

“成了……”宋師傅長長籲出一口氣,額角沁出細密的汗珠,渾濁的眼睛裡卻閃著一種近乎孩子氣的得意光芒。他把盤扣托在手心,遞給張阿姨,“試試這個‘筋骨’?”

守護團的火種,就這樣以千姿百態的方式,在各地燃燒起來。

消息雪花般飛回明遠書院。蘇明遠坐在他那間堆滿古籍和現代電子設備的辦公室裡,點開一個又一個視頻鏈接。

屏幕亮起。是成都。畫麵裡,竹影婆娑,空氣裡似乎都飄散著竹子的清香和濕潤泥土的氣息。守護團“技藝組”的成員們,正按照蘇明遠在直播中詳細複原的慶朝“蔡侯古法”造紙。巨大的石臼裡,蒸煮過的竹麻纖維被木槌反複捶打,發出沉重而富有節奏的“咚、咚”聲。紙漿被傾入清澈見底的水槽,巨大的竹簾在渾濁的漿水中抄起、抬起。水聲嘩啦,雪白的濕紙被一層層揭下,貼在光滑的木板牆上。陽光透過竹林的縫隙灑落,在那些濕漉漉的紙張上跳躍。鏡頭拉近,特寫那些剛揭下的紙張,紋理粗獷,帶著天然的肌理和竹纖維的痕跡。這些紙,被精心裁切、裝訂,配上再生麻布封麵,製成一本本獨特的線裝筆記本。筆記本的扉頁上,印著一行清雅的小字:“古法今承”。視頻最後,是一群山區孩子拿到筆記本時燦爛的笑臉,銷售收入資助了他們的古文學習。孩子們用帶著鄉音的童聲,齊聲念著筆記本上的古詩,清脆的聲音穿過屏幕,敲在蘇明遠的心上。

畫麵切換。杭州,西湖。暮色四合,湖麵如一塊巨大的、深沉的墨玉。岸邊,一盞盞特製的燈籠次第亮起。那燈籠的式樣,正是蘇明遠在博物館展櫃裡複原的慶朝“雲雷紋”宮燈造型,古樸厚重。橘黃的燈光透過細密的竹篾骨架和繪著雲雷紋的絹紗,將那些古老神秘的紋樣清晰地投射在湖邊的石板路上,也倒映在如鏡的湖水中。燈光蜿蜒,勾勒出湖岸的輪廓,宛如一條流動的光帶。守護團成員們穿著素雅的現代漢元素服飾,捧著酒樽裡麵是清甜的米酒),沿著被燈籠點亮的“光之河流”緩緩行走。他們效仿慶朝文人“曲水流觴”的雅意,行至某處,便停下腳步,吟誦幾句古詩,或是分享一段對典籍的感悟,再將酒輕輕灑入湖水。笑語和吟哦聲在氤氳著水汽的夜色裡輕輕蕩漾。古意盎然,卻又無比自然地融入了西子湖畔的現代夜景之中。湖對岸的霓虹高樓,在湖水中投下璀璨迷離的倒影,與這岸邊古樸的燈籠之光遙遙相對,仿佛千年時光在此刻的湖麵上,達成了某種無聲的和解與交融。

蘇明遠的目光長久地停留在屏幕上。成都的竹香紙韻,杭州的燈影湖光,還有更多視頻裡閃現的片段:東北某室內滑雪場,守護團“技藝組”的年輕人穿著現代滑雪裝備,腳下踏著的卻是根據古籍記載複原的慶朝“冰嬉”短刀,在潔白的雪道上劃出充滿力量與古韻的弧線;嶺南的茶寮裡,老茶人用慶朝“七湯點茶法”演示,茶沫如雪,香氣四溢,年輕人舉著手機認真記錄……

屏幕的光映在他臉上,明明滅滅。一種極其陌生、卻又無比洶湧的熱流,毫無征兆地衝垮了他心頭的堤壩。眼眶毫無防備地一熱,視野瞬間模糊起來。他猛地仰起頭,書房高高的木質天花板上,一盞仿古宮燈散發著柔和的光暈。他用力眨著眼,想把那不合時宜的酸澀逼回去。

可記憶的閘門,卻被這屏幕上的萬家燈火、被那本薄薄的《護道夜話》、被宋師傅指尖那枚帶著“筋骨”的盤扣……猝然撞開。他清晰地看到自己:那個初臨此世的“狀元郎”,穿著格格不入的現代衣衫,茫然地站在人潮洶湧的十字街頭。巨大的電子屏幕閃爍著刺眼的光,陌生的語言像潮水般湧來又退去。他像一個被遺棄在時間荒原上的孤魂,周遭的一切都堅固、冰冷、飛速流轉,唯有他是靜止的、凝固的,與整個世界隔著一層厚厚的、名為“千年”的毛玻璃。孤獨,是浸透骨髓的寒意,是舌尖上揮之不去的苦澀。他曾在深夜無人的書房裡,對著銅鏡中那張熟悉又陌生的臉,一遍遍無聲地質問:慶朝何在?吾道何存?那聲音,隻有冰冷的四壁回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此刻……指尖似乎還殘留著《護道夜話》封麵的溫熱觸感。耳朵裡,是山區孩子誦讀古詩的童音,是西湖邊守護團成員清朗的吟哦。眼前,是全國各地屏幕裡跳躍的燈火,是無數張在傳承中煥發光彩的、陌生又親切的臉龐。

那層隔絕了他與世界的、厚重冰冷的毛玻璃,是什麼時候開始消融的?是在博物館裡,孩子們恍然大悟的眼神中?是在那位前“清道夫”放下屠刀,用顫抖的手擦拭展櫃的時候?還是在這一刻,看到十萬份申請堆滿信箱,看到那本凝聚著心血的《護道夜話》,看到天南地北升起的、屬於“文明守護”的點點星火?

不再是孤身一人了。

他緩緩低下頭,一滴滾燙的液體終於掙脫了束縛,重重地砸落在桌麵上攤開的一本古籍上。深褐色的墨跡被洇開一小片,像一朵瞬間綻放的、深色的花。他伸出手指,指尖顫抖著,輕輕觸碰那濕潤的痕跡,仿佛在確認這突如其來的暖意的真實性。

窗外,驚蟄後的第一場夜雨不知何時又淅淅瀝瀝地下了起來。雨水敲打著書院古老的瓦片,發出細密而連綿的聲響,如同無數細小的鼓點,敲在心上。這聲音,不再是異鄉的嘈雜,不再令人心慌。它像一種背景,一種應和,襯托著書房裡屏幕的光,襯托著他胸腔裡那擂鼓般的心跳。

他抬起頭,望向窗外沉沉的雨夜。雨絲在路燈的光暈裡斜斜地墜落,織成一片朦朧的簾幕。然而,蘇明遠的眼中,卻仿佛穿透了這雨幕,看到了更遠的地方。他看到了成都竹林裡蒸騰的紙漿熱氣,看到了杭州西湖邊蜿蜒的燈籠長龍,看到了滑雪場上冰刀劃過的雪亮軌跡,看到了老裁縫手中那枚凝聚了古今之力的盤扣……無數微小的光點,在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此起彼伏地亮起。

不再是孤魂野鬼。不再是煢煢孑立。

他身後站著的,是十萬份滾燙的申請,是無數個自發彙聚的“典籍組”、“衣冠組”、“技藝組”,是那本凝聚著無數心血的《護道夜話》,是千千萬萬個在喧囂的現代生活中,依然願意俯身拾起古老智慧星火的——護道者。

一種沉甸甸的、幾乎讓他站立不穩的力量感,混雜著難以言喻的溫暖,如同驚蟄後解凍的春水,緩慢而堅定地注滿了他的四肢百骸,淹沒了曾經蝕骨的孤獨。他挺直了脊背,那屬於慶朝狀元郎的清傲風骨,似乎並未被千年時光消磨,反而在這千萬人的托舉中,被重新擦拭,煥發出溫潤而堅韌的光澤。窗外的雨聲,落進耳中,也成了天地間最溫柔的伴奏。

喜歡我來現代當明星請大家收藏:()我來現代當明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搬空家產隨母改嫁,在大院當團寵 諜戰:我有萬惡之王係統 克係腐潰邪神,從密大教授開始 冷婚三年,提離婚他卻跪了 穿成殘疾大佬的原配肥妻 救贖係統:開局魔術夾魔法 左右心室 我在末世活下去 死遁後師弟他過分粘人 上交係統帶飛祖國,全家哭求原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