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它不僅僅是複製品,”蘇明遠繼續說,“你用了現代科技理解並重現了傳統技藝,這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文化的生命力不在於完全複刻過去,而在於讓過去的精華在今天繼續生長。”
他看著年輕人似懂非懂的表情,笑了笑:“告訴我,你在這個過程中學到了什麼?”
李思源立刻興奮起來:“我學會了3d掃描和成分分析技術,還研究了材料科學和高溫化學!傳統窯工靠經驗,我們現在可以用科學理解為什麼某種配方和溫度能產生特定釉色...”
蘇明遠點頭:“這就是了。你不是簡單地複製了一個古人的碗,而是在古人的智慧基礎上,增加了你自己的、屬於這個時代的智慧。這就是傳承的真諦。”
李思源離開後,林婉兒走到蘇明遠身邊:“說得很好。看來你已經完全適應這個時代了。”
蘇明遠望著大廳裡三三兩兩交談的人群:“我隻是明白了,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使命。慶朝有慶朝的輝煌,這個時代有這個時代的責任。”
他轉向林婉兒:“我想去看看那些真正麵臨失傳的技藝。不隻是站在這裡接受讚美,而是真正去做些什麼。”
一個月後,蘇明遠和林婉兒來到了陝南的一個小村莊。這裡有一位老人,是最後幾位掌握著某種獨特皮影雕刻技藝的手藝人之一。
老人的家簡陋卻整潔,牆上掛滿了各式皮影作品。看到蘇明遠一行人,他並不驚訝——常有文化工作者前來記錄他的技藝,但真正留下來學習的,一個都沒有。
“我兒子去城裡打工了,孫子對這些不感興趣。”老人一邊雕刻新的皮影,一邊說,“等我死了,這門手藝也就沒了。”
蘇明遠拿起一個尚未上色的皮影,那雕刻精細程度令人驚歎,連鎧甲上的鱗片都清晰可辨。
“您願意教我嗎?”蘇明遠突然問。
老人抬頭看他一眼,笑了:“你們城裡人就是一時新鮮,學不了幾天的。”
“我是認真的。”蘇明遠說,“我來自一個很遙遠的...地方,那裡重視這些技藝。我想學,並且我會想辦法讓更多人學。”
老人搖搖頭,但還是遞給他一把刻刀:“試試吧。”
蘇明遠接過刻刀,手感陌生又熟悉。在慶朝,他用過毛筆、用過寶劍,卻從未用過皮影藝人的刻刀。但他有著狀元的學習能力和專注力,很快就掌握了基本技巧。
接下來的日子裡,蘇明遠白天跟老人學習皮影雕刻,晚上則用基金會的設備記錄每一個步驟。他不僅學習技藝本身,還請教每一個圖案的含義,每一個故事的來曆。
林婉兒則走訪周邊村莊,尋找對傳統技藝感興趣的年輕人。她承諾基金會將提供補助,讓學徒們能夠安心學習而不必為生計發愁。
離開前夕,老人終於對蘇明遠露出了真誠的笑容:“沒想到你真能堅持下來。你這雙手,本來應該是拿筆的,卻來拿刻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蘇明遠看著自己手上的細小傷口:“筆和刻刀,都是傳承文化的工具,沒有高下之分。”
回京的車上,林婉兒問蘇明遠:“你真打算繼續學習皮影雕刻?基金會還有很多工作...”
“不隻是學習,”蘇明遠從包裡取出一個精美的木盒,裡麵是他這些天的作品——一套初步成型的皮影人物,“我還要創新。”
他打開筆記本電腦,展示了一個設計圖:“這是我根據老人的技藝,結合現代審美設計的新版皮影人物。同時,我記錄下了老人的每一個動作和講解,準備製作成交互式教學程序。”
林婉兒驚訝地看著設計圖:“這...這太好了!我們可以把這個模式推廣到其他瀕危技藝的保護中!”
蘇明遠點頭:“傳統不是靜止的,它需要與時代對話。我們要做的,不是把老東西原封不動地放進博物館,而是讓它們活在現代人的生活裡。”
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遠處夕陽西下。蘇明遠望著窗外的景色,忽然想起四百年前離開家鄉赴京趕考的情景。那時的他,一心想的是金榜題名,光宗耀祖。
如今,他的使命已經不同。
回到北京後,蘇明遠在基金會的第一次正式會議上提出了“活態傳承”計劃:不僅記錄和保護傳統技藝,還要幫助傳承人創新和發展,讓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找到自己的位置。
會議上,一位年輕的工作人員提出問題:“蘇老師,您不擔心過度創新會失去傳統的本質嗎?”
蘇明遠思考片刻,回答:“在我來的時代,每一代文人都在前人的基礎上創新。李白杜甫超越了前朝詩人,蘇軾辛棄疾又開辟了新的境界。傳統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是一條流動的河,而不是靜止的湖。”
他打開全息投影,展示李思源的青瓷、那個女孩的古琴電子樂、vr皮影戲,以及他自己設計的現代皮影:“這些不是對傳統的背叛,而是傳統的當代延續。真正的傳統,是不斷創新的精神本身。”
會議結束後,蘇明遠獨自走到基金會的露台上。夜空中的星星被城市的燈光掩蓋,隻有最亮的幾顆依稀可見。
他想起慶朝時的夜空,繁星如織,沒有現代的光汙染。但那時的世界,也沒有現代的包容與可能。
“給你。”林婉兒遞給他一杯熱茶,站在他身邊,“看什麼呢?”
“看這個時代。”蘇明遠接過茶,“它不完美,但它努力讓每一種文化都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這在慶朝是不可想象的。”
林婉兒微笑:“所以你不再懷念過去了?”
蘇明遠沉默片刻:“我依然懷念慶朝的某些東西——那些安靜的夜晚,那些紙上交流的深思熟慮。但我更珍惜這個時代給予的機會:讓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智慧對話交融的機會。”
他望向遠方故宮的輪廓:“紅牆不再是界限,而是圓心。從這個圓心出發,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過去與未來,都能相互對話,共同創造。”
夜風中,蘇明遠仿佛聽到了各種聲音——編鐘的渾厚、電子樂的靈動、皮影戲的鑼鼓、還有世界各地人們的交談笑語。這些聲音交織在一起,形成一首文明傳承的交響曲。
在這個時代,他不再是迷失的穿越者,而是文明長河上的擺渡人,連接著過去與未來。
而這條長河,正因為無數人的努力,流向更加廣闊的海洋。
喜歡我來現代當明星請大家收藏:()我來現代當明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