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的深秋,銀座書店的玻璃櫥窗上映照著都市霓虹與過往行人。蘇明遠駐足在櫥窗前,目光穿透自己的倒影,落在櫥窗內陳列的一排排漫畫書上。最顯眼的位置,擺放著封麵熟悉的《雙生魂——古今交響詩》第一卷。
封麵上,是他自己站在小劇場朗誦《將進酒》的場景。畫家巧妙地將現代都市的霓虹與古代酒肆的燈籠重疊,勾勒出他吟詩時微醺的神態和台下觀眾如癡如醉的表情。畫中的他,衣袂飄飄,眼神裡有著連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穿越千年的迷茫與堅定。
“這就是你說的那本書?”身旁的林婉兒輕聲問道,她的呼吸在冷空氣中凝成白霧。
蘇明遠點頭,心中湧起奇異的感覺。作為一個從慶朝穿越而來的人,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書中人物,更不用說是一本異國漫畫的主角。
“進去看看吧。”林婉兒推開門,風鈴清脆作響。
書店內暖氣很足,蘇明遠脫下外套,目光仍無法從漫畫書上移開。他拿起一本,指尖撫過封麵上自己的畫像,恍惚間仿佛觸摸到了另一個世界的自己。
“我們不畫穿越奇幻,隻畫文化碰撞的真實。”
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蘇明遠轉身,看見漫畫家阿樹微笑著站在那裡。三個月前,這位年輕的日本漫畫家突然來到明遠書院,說是要“體驗生活”,沒想到竟是為此。
“阿樹先生,您真是瞞得緊啊。”蘇明遠苦笑。
阿樹撓頭笑道:“抱歉抱歉!但若不這樣,怎能捕捉到最真實的樣子?記得嗎,您用算盤教數學的那堂課,我可是偷偷畫了好多草圖呢。”
林婉兒在一旁輕笑:“還有我用自拍杆講‘古代女子妝容’的那次?”
“那可是經典場景!”阿樹眼睛發亮,“現代科技與古代文化的完美結合。很多讀者留言說,從沒想過自拍杆還能這樣用。”
蘇明遠翻開漫畫,一頁頁地看下去。畫麵中,他在書院講課的身影、與弟子們的對話、甚至獨自一人在月光下沉思的模樣,都被細膩地描繪出來。最讓他觸動的是,阿樹不僅畫出了外在形象,更捕捉到了那些微妙的情感瞬間——他與這個時代的隔閡,對故土的思念,以及逐漸在新生活中找到歸屬感的複雜心緒。
“這一頁...”蘇明遠的手指停在某一頁上。畫麵上,他正在教小弟子們用毛筆寫字,窗外是北京的現代建築,窗內是墨香四溢的書房。畫麵下方配著一行字:“文明從不拒絕任何容器,它既能安居於竹簡,也能流淌於像素之間。”
“您還記得那天嗎?”阿樹問,“您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文字不隻是符號,是時間的舟楫’。”
蘇明遠頷首。他當然記得。那日望著窗外的高樓大廈,再看看手中的毛筆,他突然有種明悟: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人類對美的追求、對智慧的渴望從未改變。
“最受歡迎的是‘古今生活指南’單元,”阿樹興奮地介紹著,“比如‘如何用《孟子》化解校園霸淩’‘慶朝禮儀在麵試中的應用’...”
林婉兒接話:“我們在國內都聽說了,有學校甚至把這些內容編成了德育教材。”
蘇明遠繼續翻看,忽然在一頁讀者來信處停住。那是一位法國讀者畫的跨頁插畫:左邊是漫畫中的他教弟子們用毛筆寫代碼,右邊是現實中的自己在巴黎街頭畫雲雷紋塗鴉,中間用法語寫著“aciviisationn"apasdedecaagehoraire”文明沒有時差)。
“這位讀者是巴黎美院的學生,”阿樹解釋道,“看了漫畫後,開始在街頭藝術中融入中國傳統紋樣,說是要讓自己城市的牆壁也‘講述東西文明對話的故事’。”
蘇明遠感到喉頭有些發緊。千年之前,他寒窗苦讀,隻為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何曾想過,有朝一日自己的言行會飄洋過海,激勵一個法蘭西青年在塞納河畔用塗鴉傳承文明?
“蘇先生,您怎麼了?”林婉兒關切地問。
“無妨,”蘇明遠勉強微笑,“隻是覺得...很奇妙。”
走出書店時,東京已是華燈初上。街頭大屏幕上正宣傳著《雙生魂》的世界文明特輯,展示著各國漫畫家筆下的文化傳承故事:埃及金字塔守護者與現代考古學家的對話,印度佛教遺址修複師與遊戲設計師的合作...
林婉兒停下腳步,望著屏幕:“記得我為特輯寫的序言嗎?‘真正的雙生魂,不是某個人的穿越,而是每個時代的人,都在努力讓文明的魂魄,在當下的軀體裡,鮮活地跳動。’”
蘇明遠凝視著她被霓虹燈照亮的側臉:“寫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