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元年六月己未,鄗邑城外的千秋亭沐浴在初升的朝陽裡。
東方天際雲霞翻湧,赤紅色的霞光如金鱗鋪就的錦緞,將方圓十裡的原野染成一片祥瑞之色。
晨霧未散,繚繞在青翠欲滴的麥苗間,似是天地都在為這場盛典披上輕紗。
遠處傳來的馬蹄聲、車軲轆聲與此起彼伏的號角聲交織,打破了黎明的靜謐,宣告著一個新王朝的黎明即將到來。
自卯時起,通往千秋亭的官道便熱鬨非凡。
來自各州郡的使節、功臣勳貴、儒學名士,身著華服,乘著裝飾精美的馬車,沿著新修的馳道魚貫而入。
道路兩旁,百姓們自發聚集,手持彩旗、香花,踮起腳尖翹首以盼。
孩童們在人群中嬉笑穿梭,老人們則雙手合十,嘴裡喃喃祈禱著太平盛世的降臨。
身著玄色官袍的官員們騎著高頭大馬,來回巡視,維持秩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們腰間的玉佩隨著馬匹的步伐叮當作響,與空氣中彌漫的熏香氣息相得益彰。
不時有傳令兵策馬飛馳而過,紅色的披風在風中獵獵作響,高喊著“聖駕將至”,引得人群一陣騷動。
功臣們的馬車最為引人注目。
馮異、鄧禹、銚期、吳漢等開國元勳,皆乘坐著朱輪華轂的馬車,車輿上雕刻著精美的雲紋和瑞獸圖案,彰顯著他們尊貴的身份。
車旁跟隨的侍衛們身披鐵甲,手持長戟,威風凜凜。每一輛馬車駛過,都能聽到百姓們的讚歎聲:“那就是助劉公打天下的大將軍啊!”
儒學名士們則乘著素色馬車,車上堆滿了竹簡典籍。
他們或撫須微笑,或低聲交談,討論著即將開始的盛典,以及新朝的治國方略。
其中,太學博士們頭戴進賢冠,身著深衣,氣質儒雅,引得不少學子駐足觀望,眼中滿是敬仰。
千秋亭四周,早已搭建起高大的祭壇。
祭壇分三層,由漢白玉砌成,每一層都雕刻著精美的蟠螭紋。
最上層中央,擺放著祭祀天地的禮器,青銅鼎、玉璧、珪璋等一應俱全,在陽光下泛著幽幽光澤。
祭壇四周插滿了五色旗,隨風飄揚,宛如一片彩色的海洋。
巳時三刻,天邊傳來一陣轟鳴,二十八星宿儀仗隊率先出現。
二十八匹駿馬拉著裝飾著二十八星宿圖案的馬車,緩緩駛來。
每輛馬車上都站著一位身著彩衣的儀仗官,手持象征星宿的旗幟,威風凜凜。
緊接著,是三十六輛鼓吹車。
車上的樂手們奮力吹奏著號角、敲擊著鼓鉦,激昂的樂聲回蕩在原野上空。鼓聲隆隆,號角長鳴,仿佛天地都在為之震動。
在震天的鼓樂聲中,劉秀的鑾駕終於出現。
隻見六匹純白的駿馬拉著一輛裝飾華麗的金根車,車輿上雕刻著龍鳳呈祥的圖案,車頂覆蓋著黃色的華蓋,四周垂掛著五彩流蘇。
劉秀身著華麗的龍袍,頭戴十二旒冕旒,端坐在車輿中央,神情莊重而威嚴。
他的目光堅定而深邃,掃視著道路兩旁的百姓,不時微微頷首致意。
車駕兩側,是貼身護衛的虎賁軍。他們身著黑色鎧甲,手持長劍,如同一座座黑色的鐵塔。
虎賁軍們步伐整齊劃一,每一步都踏出鏗鏘有力的聲響,彰顯著皇家的威嚴。
劉秀登上祭壇最高層,麵向北方而立。
司禮官高聲宣布:“吉時已到,祭天大典開始!”
霎時間,鼓樂齊鳴,鞭炮震天。
樂師們奏響莊嚴的祭祀樂曲,編鐘的聲音渾厚悠遠,編磬的聲音清脆悅耳,瑟竽的聲音婉轉悠揚,交織成一曲震撼人心的樂章。
舞女們踏著音樂的節奏,翩翩起舞。
她們身姿輕盈,彩衣飄飄,長長的飄帶在空中飛舞,宛如仙女散花。
舞姿時而柔美婉約,時而剛健有力,將對天地的崇敬和對新朝的祝福融入每一個動作之中。
劉秀雙手捧著玉璧,神情肅穆,開始祭祀天地。
他緩緩跪下,將玉璧放置在祭壇上,口中念念有詞:
“皇天在上,後土在下。劉秀本一介布衣,蒙天地眷顧,得萬民擁戴。今在此立壇登基,願承天命,撫黎民,安社稷,創萬世之基業。若有違背,天地共誅之!”
聲音堅定而洪亮,在天地間久久回蕩。
…………
“劉秀登基做皇帝了?!”更始皇帝劉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皇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情。”宦官一再強調,事情的真實性。
更始皇帝劉玄這才完全相信了。
悔不當初!
悔不當初!
悔不當初啊!
喜歡大樹將軍馮異請大家收藏:()大樹將軍馮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